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616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提供电源的充电座和无线充电宝,所述充电座内相邻设置有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且所述充电座的外壳为非磁性材料,所述无线充电宝相邻设置有接收模块和第一磁体;所述无线充电宝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吸附于所述充电座磁体;本方案通过在所述充电宝的接收模块外侧设置第一磁体,实现了充电座与所述充电宝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在输出模块外侧设置第二磁体,实现了所述充电宝与手机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充电宝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使用者不需要同时握持手机和充电宝,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手机充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对电池组充电或电池组向负载供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同时手机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无线充电手机。
[0003]为了方便充电和携带,人们研发出了双向无线充电装置,仅需将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靠近双向无线充电装置,便可对具备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进行充电,不用额外的传输线连接手机和双向无线充电装置。
[0004]然而现有的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在对自身进行充电时,需要在充电座上移来移去找准充电位置,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在对具备无线充电的手机进行充电时,同样需要将手机在双向无线充电装置上移来移去,以便能找到准确的充电位置;找到充电位置后,在充电过程中,若不小心碰到,又会造成双向无线充电装置或者手机位置的移动,需要重新找准充电位置;另一方面,在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对手机的充电过程中,若需要使用手机,需要将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和手机捏在一起,单手拿取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磁吸对位的无线充电装置。
[0006]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提供电源的充电座和无线充电宝,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且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相邻设置,所述充电座的外壳为非磁性材料;
[0007]所述无线充电宝内部设置有接收模块,所述接收模块上设置有第一磁体和接收线圈,所述第一磁体和接收线圈相邻设置,所述无线充电宝通过所述第一磁体吸附于所述充电座磁体。
[0008]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底面粘合固定所述接收线圈和所述第一磁体。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体包括多个分磁体,多个分磁体环绕所述接收线圈呈圆周分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座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加长部,所述第一加长部上设置有第一隔磁片。
[0011]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二磁体、输出线圈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输出线圈相邻设置,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输出线圈粘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磁体包括多个分磁体,多个分磁体环绕所述输出线圈呈圆周分布。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底座的一侧向外伸出有第二加长部,所述第二加长部上设置有第二隔磁片。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电路板、蓄电池和外壳,所述接收模块、电路板、所述蓄电池和所述输出模块依次层叠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容腔中。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所述手机内置手机接收线圈和手机磁体,所述手机接收线圈和手机磁体相邻设置,同时所述手机和无线充电宝的外壳均为非磁性材料,无线充电宝的所述第二磁体和手机磁体相吸附连接。
[0016]进一步地,所述接收模块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电路板与所述输出模块电连接。
[0017]本方案通过在所述充电宝的接收模块外侧设置磁体,实现了充电座与所述充电宝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在输出模块外侧设置引磁体,实现了所述充电宝与手机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充电宝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使用者不需要同时握持手机和充电宝,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俯视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仰视图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输出模块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中手机、无线充电宝、充电座定位时的方位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
[0023]1‑
接收模块;11

第一磁体;12

接收线圈;13

第一底座;14

第一隔磁片;131

第一加长部;2

电路板;3

蓄电池;4

输出模块;41

第二磁体;42

输出线圈;43

第二底座;44

第二隔磁片;431

第二加长部;51

面壳;52

底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如图1至4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提供电源的充电座和接收充电座电力的无线充电宝,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且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相邻设置,同时所述充电座的外壳为非磁性材料;
[0026]所述无线充电宝内部设置有接收模块1,所述接收模块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11和接收线圈12,所述第一磁体11和接收线圈12相邻设置,所述无线充电宝通过所述第一磁体11吸附于所述充电座磁体。
[0027]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输出模块4,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第二磁体41、输出线圈42和第二底座43,所述第二磁体41和所述输出线圈42粘合固定于所述第二底座43上。
[0028]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所述手机内置手机接收线圈和手机磁体,所述手机接收线圈和手机磁体相邻设置,同时所述手机和无线充电宝的外壳
均为非磁性材料,无线充电宝的第二磁体(41)和手机磁体相吸附连接。
[0029]本方案通过在所述充电宝的接收模块1上设置第一磁体11,实现了充电座与所述充电宝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在输出模块4上设置第二磁体41,实现了所述充电宝与手机充电位置的精确定位,同时充电宝在对手机进行充电时,手机内置的磁体与所述充电宝第二磁体41相吸附,使用者不需要同时握持手机和充电宝,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0030]所述接收模块1上设置接收线圈12,所述接收线圈12用于无线接收充电座提供的电力;所述输出模块4设置有输出线圈42,所述输出线圈42用于向手机无线传输电力,具体的,所述接收线圈12和所述输出线圈42为铜线绕制而成的超薄线圈,线圈的匝数越多,传输的功率越大,相应的,充电宝充电效率也越高。
[0031]所述接收模块1还设置有第一磁体11,具体的,所述第一磁体11环绕所述接收线圈12设置,所述第一磁体11和所述接收线圈12均粘合于所述第一底座13的底面上,并朝向所述外壳5的面壳51,所述第一磁体11用于吸附提供电源的充电座,所述接收线圈12用于无线接收充电座提供的电力;所述输出模块4设置有第二磁体41和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提供电源的充电座和无线充电宝,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座内设置有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且充电座磁体和充电座线圈相邻设置,所述充电座的外壳为非磁性材料;所述无线充电宝内部设置有接收模块(1),所述接收模块(1)上设置有第一磁体(11)和接收线圈(12),所述第一磁体(11)和接收线圈(12)相邻设置,所述无线充电宝通过所述第一磁体(11)吸附所述充电座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1)还包括第一底座(13),所述第一底座(13)的底面粘合固定所述接收线圈(12)和所述第一磁体(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体(11)包括多个分磁体,多个分磁体环绕所述接收线圈(12)呈圆周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13)设置有向外伸出的第一加长部(131),所述第一加长部(131)上设置有第一隔磁片(1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宝还包括输出模块(4),所述输出模块(4)包括第二磁体(41)、输出线圈(42)和第二底座(43),所述第二磁体(41)和所述输出线圈(42)相邻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玉玺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宜利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