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1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记录仪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弹簧,两侧所述弹簧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两侧所述夹持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记录仪,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该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通过设置隔音棉、吸音板和隔音窗,隔音棉降低左右两侧和后侧传递来得噪音,吸音板对上下两侧的噪音通过吸音槽和吸音孔配合进行吸声,隔音窗通过隔音玻璃层让噪音逐次衰减,将记录仪的保护在壳体的内部,大幅提高了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吸音降噪的效果,使其无惧噪音的影响,在进行工作时不会被噪音干扰到。作时不会被噪音干扰到。作时不会被噪音干扰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


[0001]本技术涉及记录仪
,具体为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作业中,往往会将飞机的分析轨迹通过对应的轨迹记录仪器记录下来,当以后需要了解飞行情况时,可以通过重放设备把它们放出来,便于后期的操作和参考。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2120306033.4一种飞机防治用飞行轨迹记录装置,该装置可以将不同的轨迹记录装置本体挤压两侧的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使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受力收缩,经弹簧的回复力作用夹紧记录仪进行固定,实现了对不同类型轨迹记录仪的夹持固定的效果,但该装置仅在柜体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隔音棉进行降噪,其他部位均通过柜体本身去进行隔音降噪,无法有效提升降噪的效果,同时柜体的设置不方便使用者观察记录仪的使用情况和对记录仪进行操作,故而提出了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具备提高隔音降噪效果和便于观察使用等优点,解决了对比文件中柜体上缺乏隔音结构导致隔音效果不好和不方便使用者操作记录仪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弹簧,两侧所述弹簧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两侧所述夹持块之间活动连接有记录仪,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
[0008]所述辅助组件包括隔音腔、隔音棉、安装孔、吸音板、通孔、滑槽、滑块、隔音窗和限位块,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安装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腔,所述隔音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音棉,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内壁与壳体的上下两侧之间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音板,所述安装槽的左内壁与壳体的左侧之间开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槽的上下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隔音窗,所述隔音窗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0009]进一步,所述壳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开设有限位孔,两个所述滑槽的左内壁与壳体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滑孔。
[0010]进一步,所述限位块的前侧设置有把手,所述隔音窗的左侧延伸至通孔的内部。
[0011]进一步,所述安装槽的内右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块卡合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隔音窗的上下两侧分别延伸至对应滑槽的内部,所述隔音窗的内部设置有隔音玻璃层。
[0013]进一步,两个所述吸音板的相背一侧均开设有数量为八个的吸音槽,八个所述吸音槽的内壁与吸音板的外表面之间开设有大量的吸音孔。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通过设置隔音棉、吸音板和隔音窗,隔音棉降低左右两侧和后侧传递来得噪音,吸音板对上下两侧的噪音通过吸音槽和吸音孔配合进行吸声,隔音窗通过隔音玻璃层让噪音逐次衰减,将记录仪的保护在壳体的内部,大幅提高了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吸音降噪的效果,使其无惧噪音的影响,在进行工作时不会被噪音干扰到。
[0017]2、该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通过设置滑块、隔音窗和限位块,让使用者通过把手拉动限位块带动隔音窗通过滑块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让使用者再使用时可以通过拉动把手移动隔音窗露出内部的记录仪,让使用者可以直接对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进行操作,方便了使用者观察和使用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局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俯视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后视局部剖视图。
[0022]图中:1壳体、2安装槽、3弹簧、4夹持块、5记录仪、6辅助组件、601隔音腔、602隔音棉、603安装孔、604吸音板、605通孔、606滑槽、607滑块、608隔音窗、60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4,本实施例中的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包括壳体1,通过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安装到机体上,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的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弹簧3,两侧弹簧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4,两侧夹持块4之间活动连接有记录仪5,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6。
[0025]通过设置辅助组件6包括隔音腔601、隔音棉602、安装孔603、吸音板604、通孔605、滑槽606、滑块607、隔音窗608和限位块609等九个构件实现便于观察、操作和隔音降噪的效果,壳体1的外表面与安装槽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腔601,构成一个半包围结构,与内部的隔音棉602配合将来自壳体1后侧及左右两侧的噪音降低,安装槽2的上下两内壁与壳体1的上下两侧之间均开设有安装孔603,吸音板604固定在其内部,通过吸音槽和吸音孔吸收来自壳体1上下两侧的噪音,安装槽2的左内壁与壳体1的左侧之间开设有通孔605,让隔音窗608能够通过滑块607将自身滑出大半部位到通孔605的外侧,安装槽2的上下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606,设有滑孔提高了滑块607的滑动范围,两个滑块607的相对一侧之间固定安装有隔音窗608,内设有隔音玻璃降低来自前侧的噪音,隔音窗608的前侧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609,限位块609进入限位槽后,与限位槽卡合连接固定隔音窗608的位置,在隔音窗608移动后,抵住安装槽2的内壁,防止隔音窗608完全滑出。
[0026]在实施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027]1)若需使用,先握住把手,推动限位块609向左移动与限位槽分离,解除连接;
[0028]2)然后限位块609推动隔音窗608,使隔音窗608带动上下两侧滑块607一同向左滑动;
[0029]3)最后隔音窗608通过通孔605使自身部分区域位于壳体1的外部,露出安装槽2内部的记录仪5,使用者可直接操作记录仪5。
[0030]综上所述,该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通过设置隔音棉602、吸音板604和隔音窗608,隔音棉602降低左右两侧和后侧传递来得噪音,吸音板604对上下两侧的噪音通过吸音槽和吸音孔配合进行吸声,隔音窗608通过隔音玻璃层让噪音逐次衰减,将记录仪5的保护在壳体1的内部,大幅提高了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吸音降噪的效果,使其无惧噪音的影响,在进行工作时不会被噪音干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作业工作记录仪,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前侧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的左右两内壁均设置有数量为四个的弹簧(3),两侧所述弹簧(3)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夹持块(4),两侧所述夹持块(4)之间活动连接有记录仪(5),所述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辅助组件(6);所述辅助组件(6)包括隔音腔(601)、隔音棉(602)、安装孔(603)、吸音板(604)、通孔(605)、滑槽(606)、滑块(607)、隔音窗(608)和限位块(609),所述壳体(1)的外表面与安装槽(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隔音腔(601),所述隔音腔(60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音棉(602),所述安装槽(2)的上下两内壁与壳体(1)的上下两侧之间均开设有安装孔(603),所述安装孔(60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吸音板(604),所述安装槽(2)的左内壁与壳体(1)的左侧之间开设有通孔(605),所述安装槽(2)的上下两内壁均开设有滑槽(606),所述滑槽(606)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607),两个所述滑块(607)的相对一侧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双康高宗松吕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艾德瑞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