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集装箱式锂电池储能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为进一步减小“弃风”、“弃光”,解决调频调峰等问题。需通过增配储能系统来提升电网的可靠性,磷酸铁锂电池簇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普遍采用的容纳电能的核心部件,其热管理性能决定着储能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随着电池储能系统发展,能量密度要求不断提高促使电池插箱和电池簇的集成度不断提高,同时电池运行倍率提升导致发热量增大。一般越高效的散热方式所占体积越大,散热需求与能量密度提升需求形成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下电池簇内温度均匀性较差的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包括电池架组件和若干个簇级风道均流组件,簇级风道均流组件依次设置在电池架组件的一侧;
[0006]电池组件内安装有若干个电池簇;电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架组件(2)和若干个簇级风道均流组件(1),簇级风道均流组件(1)依次设置在电池架组件(2)的一侧;电池组件内安装有若干个电池簇;电池簇内安装有若干个电池插箱;簇级风道均流组件(1)包括簇级风道均流斜板(12)、连接底板(11)、两个密封侧板(13),所述两个密封侧板(13)设置在簇级风道均流斜板(12)、连接底板(11)的两侧,簇级风道均流斜板(12)和连接底板(11)底部为固定连接,另一端为簇级风道入风口(15);簇级风道均流斜板(12)和连接底板(11)之间存在夹角;所述连接底板(11)上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出风口(14),电池架组件(2)上设有电池架背部风孔(28),电池架背部风孔(28)对应设置在电池插箱(5)的两侧和中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级风道入风口(15)与集装箱系统风道(3)连通,簇级风道入风口(15)与电池架组件(2)的电池簇架(21)连通,簇级风道入风口(15)的位置与电池簇的位置对应,且电池簇的数量与簇级风道入风口(15)的数量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储能电池簇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簇级风道均流斜板(12)与连接底板(11)之间的夹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宇,张啸,李刚,陈北海,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瑞源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