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81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冷却件、导热件和至少两个电芯,至少两个电芯沿着第一方向并列布置,且沿着第二方向位于冷却件的一侧;导热件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与至少两个电芯和冷却件朝向至少两个电芯的侧面连接;导热件在第一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小于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夹角。使用中,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二方向通过导热件传递至冷却件;相同的时间内,导热件的沿第一方向的传热小于第二方向的传热,导热件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冷却件,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沿第一方向热扩散风险降低,降低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风险,在单节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降低电芯间扩散速度。速度。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由电池包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目前由于电池的热滥用、机械滥用和电滥用等会给电池的安全带来隐患乃至引发热失控,而电池热失控后通常会扩散蔓延带来整个电池包的热失控,目前多数电池包的热扩散防护手段是阻隔,通过在电芯间添加各种隔热措施来阻隔热失控的扩散。而常规电池包的热管理则要求电池包的热流流通顺畅,即电池包的传热系数要尽可能大,电芯到冷板的导热路径要尽可能顺畅,现有的设置在电芯上的导热胶多是整体涂敷在电芯底部。
[0003]这种导热胶涂敷设计具有工艺简单,效率高等优点。但导热胶通常具有较好的传热系数能,因为需要将电芯的产热快速疏导到液冷板,但是对于热失控来说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电芯热失控后,已失控的电芯短时间内会大量产热,电芯温升可达几百摄氏度,而相邻未失控的电芯仍处于常温,电芯间隔热材料通常具有很低的传热系数能,可以起到阻挡作用,但是导热胶传热系数能较好,可能通过底部将热量扩散至相邻的电芯,引发电芯间的热扩散,严重的引起连续扩散,导致整个模组或电池包进入热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热失控的电芯会短时间内将热量传递至相邻的电芯,导致电池模组整体热失控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及包含其的电池包。
[0005]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冷却件、导热件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至少两个电芯沿着第一方向并列布置,且沿着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冷却件的一侧;所述导热件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和所述冷却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电芯的侧面连接;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
[0007]在本方案中,电芯沿着第二方向位于冷却件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二方向通过导热件传递至冷却件,冷却件再将热量散发出电池模组;由于导热件沿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导热件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冷却件,这种设计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沿第一方向热扩散风险降低,有利于降低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风险,在单节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明显降低电芯间扩散速度,保持电池模组整体的温度,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0008]较佳地,所述导热件在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连接的区域处的传热系数,大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空间正对的区域处的传热系数。
[0009]在本方案中,导热件在电芯之间的间隔空间的传热系数较小,电芯产生的热量大
部分通过导热件传递至冷却件,降低了电芯之间热传递的速度,保持了电池模组整体的温度,降低了单节电芯发生热失控时热量快速传递至相邻的电芯的风险。
[0010]较佳地,所述导热件设有至少一个间隔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间隔槽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中的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空间相对。
[0011]在本方案中,导热件设有间隔槽,可有效降低电芯通过导热件的固体热传导,减少了电芯通过导热件的传热量,减少电芯间横向的热扩散,降低热扩散风险;设置间隔槽可以减少导热件的用量,降低电池模组、电池包的重量和成本。
[0012]较佳地,所述间隔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导热件。
[0013]在本方案中,间隔槽沿第一方向贯穿导热件,导热件之间不接触,可进一步降低电芯通过导热件的固体热传导,减少了电芯通过导热件的传热量,进一步减少电芯间横向的热扩散,降低热扩散风险,提高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0014]较佳地,所述间隔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槽口宽度不大于所述间隔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间距。
[0015]在本方案中,间隔槽沿第一方向的槽口宽度不大于间隔空间的沿第一方向的间距,保证了在电芯在沿第一方向减小相邻的电芯之间的热传递的同时防止减小导热件在沿第二方向上的导热面积和导热效率,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导热件将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却件,减小热量在相邻的电芯之间传递。
[0016]较佳地,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大于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
[0017]在本方案中,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大于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各向异性导热件工艺简单,装配成本低,效率高;在不影响电芯的正常散热的情况下,当电芯热热失控时,大大降低热量横向扩散风险。
[0018]较佳地,所述导热件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传热系数为1.5

3.5W/(m
·
K);
[0019]和/或,所述导热件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不大于1W/(m
·
K)。
[00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参数,可最大程度的保证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二方向传递效率,降低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一方向的传递效率。
[0021]较佳地,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厚度为0.5

2.5mm;
[0022]和/或,所述导热件包括导热垫和导热胶中的至少一种。
[0023]在本方案中,设置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厚度,可在保证热量沿着第二方向传递的效率的同时,保证热传递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电池模组整体的重量。
[0024]较佳地,沿着所述第一方向,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设有隔热件。
[0025]在本方案中,沿着第一方向,在相邻的电芯之间设置隔热件,大大降低热失控的电芯在第一方向上传递至相邻电芯的热量,防止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
[0026]一种电池包,所述电池包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0027]在本方案中,电池包包括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设置有至少两个电芯,电芯沿着第二方向位于冷却件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二方向通过导热件传递至冷却件,可以将电芯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冷却件;由于导热件沿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导热件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冷却件,这种设计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沿第一方向热扩散风险降低,有利于降低电池模组的热
失控风险,在单节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明显降低电芯间扩散速度,保持电池模组整体的温度,提升电池模组和电池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0028]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电芯沿着第二方向位于冷却件的一侧,沿着第一方向并列设置,电芯的热量沿着第二方向通过导热件传递至冷却件,冷却件再将热量散发出电池模组;由于导热件沿第一方向的传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件在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导热件将电芯产生的热量大部分传递至冷却件,这种设计使得电芯产生的热量沿第一方向热扩散风险降低,有利于降低电池模组的热失控风险,在单节电芯发生热失控时能明显降低电芯间扩散速度,保持电池模组整体的温度,提升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冷却件、导热件和至少两个电芯,所述至少两个电芯沿着第一方向并列布置,且沿着第二方向位于所述冷却件的一侧;所述导热件相对的两个表面分别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和所述冷却件朝向所述至少两个电芯的侧面连接;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小于所述导热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传热系数;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具有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在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连接的区域处的传热系数,大于所述导热件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空间正对的区域处的传热系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设有至少一个间隔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所述间隔槽与所述至少两个电芯中的相邻两个电芯之间的间隔空间相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导热件。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槽沿着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荆鹏符云笛唐宗尧姚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远景动力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