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布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609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弱电布线器,包括布线框,所述布线框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布线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经由螺栓穿过与固定座相固定,所述布线框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下压辊,所述布线框的上侧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穿过上盖与固定座相固定,通过将弧形的电缆穿过布线框两侧的穿线孔,而布线框内部的上压辊与下压辊作用于线缆的两侧壁,通过该设计可以对线缆进行挤压拉直,通过该设计可以快速的对线缆进行拉直操作,解决了传统弱电施工过程中电缆拉伸不方便的问题。电施工过程中电缆拉伸不方便的问题。电施工过程中电缆拉伸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布线器


[0001]本技术是一种弱电布线器,涉及电气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弱电施工是电力应用的一个分类,电力应用按照电力输送功率的强弱可以分为强电与弱电两类,弱电主要向人们提供电力能源,但是传统线缆布置的过程中一般通过人工对弯曲的线缆进行拉伸,而如果不拉直的话会造成线缆布置不平整且所需的线缆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布线器来对线缆进行拉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弱电布线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弱电布线器,包括布线框,所述布线框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所述布线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经由螺栓穿过与固定座相固定,所述布线框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下压辊,所述布线框的上侧设置有上盖,所述上盖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穿过上盖与固定座相固定,所述固定座的中间位置等距转动连接有上压辊,所述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位置滚动设置有电缆线,所述上盖的四角位置开设有装配孔,且所述装配孔经由螺栓穿过与布线框相固定。
[0005]进一步地,所述布线框的上侧向内凹陷形成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的上侧与上盖的下侧端面相贴合。
[0006]进一步地,所述布线框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加固筋,所述加固筋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棱柱结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四角位置连接固定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的上侧与上盖的下侧端面相固定。
[0008]进一步地,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装配筒,所述装配筒的外侧分布有外螺纹,分布在装配筒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上盖上的螺孔相旋合,所述装配筒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滑动块,所述上滑动块的上侧与调节螺杆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上端穿过装配筒与调节盘相固定,所述上滑动块的下侧与固定弹簧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弹簧的下端与下滑动块的上侧相贴合,所述下滑动块的下侧与连接杆相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下侧穿过装配筒与固定座的中间位置相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装配筒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棱板结构,所述固定块沿装配筒一周进行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压辊包括辊体以及卡线槽,所述辊体安装在固定架上,且所述辊体的侧面位置设置有卡线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弧形的电缆穿过布线框两侧的穿线孔,而布线框
内部的上压辊与下压辊作用于线缆的两侧壁,通过该设计可以对线缆进行挤压拉直,通过该设计可以快速的对线缆进行拉直操作,解决了传统弱电施工过程中电缆拉伸不方便的问题;
[0012]通过调节盘的转动带动调节螺杆向下侧移动,进而上滑动块带动固定弹簧向下侧移动,进而下滑动块也随之向下侧移动,使得与连接杆相固定的固定座也随之向下侧移动,进而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距离变小,通过该设计可以起到压持电缆的目的,进而方便对电缆进行拉直,并且采用该设计可以使得上滑动块与下滑动块之间的距离可以发生相对移动,通过该设计可以防止上压辊与下压辊之间的作用力过大造成电缆压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弱电布线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弱电布线器中上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弱电布线器中下压辊的分布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弱电布线器中调节结构的剖面图;
[0018]图中:1

上盖、2

装配孔、3

密封槽、4

布线框、5

固定座、6

加固筋、7

穿线孔、8

上压辊、9

固定座、10

调节结构、11

伸缩结构、12

下压辊、81

辊体、82

卡线槽、101

调节盘、102

调节螺杆、103

装配筒、104

上滑动块、105

固定弹簧、106

下滑动块、107

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阅图1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弱电布线器,包括布线框4,布线框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7,布线框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5,固定座5经由螺栓穿过与固定座5相固定,布线框4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下压辊12,布线框4的上侧设置有上盖1,上盖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结构10,调节结构10穿过上盖1与固定座5相固定,固定座5的中间位置等距转动连接有上压辊8,上压辊8与下压辊12之间的位置滚动设置有电缆线,上盖1的四角位置开设有装配孔2,且装配孔2经由螺栓穿过与布线框4相固定,通过将弧形的电缆穿过布线框4两侧的穿线孔7,而布线框4内部的上压辊8与下压辊12作用于线缆的两侧壁,通过该设计可以对线缆进行挤压拉直,通过该设计可以快速的对线缆进行拉直操作,解决了传统弱电施工过程中电缆拉伸不方便的问题。
[0021]布线框4的上侧向内凹陷形成密封槽3,密封槽3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上侧与上盖1的下侧端面相贴合,该设计使得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提升,防止雨水进入到布线框4的内部,布线框4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加固筋6,加固筋6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棱柱结构,通过加强筋使得布线框4整体的强度大幅度的提升。
[0022]固定座5的四角位置连接固定有伸缩结构11,伸缩结构11可以采用伸缩杆与伸缩筒,其中伸缩筒安装在固定座5的上侧,伸缩杆滑动设置在伸缩筒的内部,且伸缩杆的上端与上盖1相固定,伸缩结构11的上侧与上盖1的下侧端面相固定,该设计使得固定座5仅能发
生垂直方向上的移动。
[0023]请参阅图4,调节结构10包括装配筒103,装配筒103的外侧分布有外螺纹,分布在装配筒103外侧的外螺纹与设置在上盖1上的螺孔相旋合,装配筒103的内部滑动连接有上滑动块104,上滑动块104的上侧与调节螺杆102转动连接,调节螺杆102的上端穿过装配筒103与调节盘101相固定,上滑动块104的下侧与固定弹簧105的上端相贴合,固定弹簧105的下端与下滑动块106的上侧相贴合,下滑动块106的下侧与连接杆107相固定,连接杆107的下侧穿过装配筒103与固定座5的中间位置相固定,调节盘101的转动带动调节螺杆102向下侧移动,进而上滑动块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布线器,包括布线框(4),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框(4)的两侧对称开设有穿线孔(7),所述布线框(4)的两侧对称设置有固定座(5),所述固定座(5)经由螺栓穿过与固定座(5)相固定,所述布线框(4)的内部等距转动连接有下压辊(12),所述布线框(4)的上侧设置有上盖(1),所述上盖(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调节结构(10),所述调节结构(10)穿过上盖(1)与固定架(9)相固定,所述固定架(9)的中间位置等距转动连接有上压辊(8),所述上压辊(8)与下压辊(12)之间的位置滚动设置有电缆线,所述上盖(1)的四角位置开设有装配孔(2),且所述装配孔(2)经由螺栓穿过与布线框(4)相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弱电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框(4)的上侧向内凹陷形成密封槽(3),所述密封槽(3)的内部卡接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的上侧与上盖(1)的下侧端面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弱电布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框(4)内部的四角位置设置有加固筋(6),所述加固筋(6)为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的棱柱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弱电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福吴凯强房庆辉吴兴康张国民吴兴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呈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