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器、空调外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99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空调外机和空调器,蒸发器包括:多个蒸发部,多个蒸发部依次连接,且多个蒸发部上设有两个冷媒进口;多个连接管,多个连接管设于多个蒸发部,且多个连接管连接两个冷媒进口;汇总管,汇总管连接多个连接管;其中,两个冷媒进口将冷媒通过多个连接管输送至汇总管,形成两个冷媒分路,汇总管将两个冷媒分路转变为三个冷媒出路输送回多个蒸发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高了现有空调器的换热效率。调器的换热效率。调器的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器、空调外机和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发器、空调外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空调器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家庭生活和日常办公中。在现有的空调技术中,空调器的换热效率的改善一直是重中之重,而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空调器的换热能力,一般采用增大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面积,常采用两排或多排蒸发器和冷凝器。但这些改善取得效果差强人意,换热效率改善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器、空调外机和空调器,提高了现有空调器的换热效率。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蒸发器,包括:多个蒸发部,多个蒸发部依次连接,且多个蒸发部上设有两个冷媒进口;多个连接管,多个连接管设于多个蒸发部,且多个连接管连接两个冷媒进口;汇总管,汇总管连接多个连接管;其中,两个冷媒进口将冷媒通过多个连接管输送至汇总管,形成两个冷媒分路,汇总管将两个冷媒分路转变为三个冷媒出路输送回多个蒸发部。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蒸发部依次连接,同时在蒸发部上设置两个冷媒进口,并通过连接管连接至汇总管,使得蒸发器在低干度区的质量流速更快,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设置再分为三个冷媒出路输送回蒸发器,使得高干度区质量流速降低,提高换热效率,通过使得蒸发器两进三出的设置,使得冷媒的质量流速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控制,使通过改变冷媒的质量流速来相应的提高换热效率,使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好,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000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多个蒸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蒸发部,第一蒸发器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蒸发部,第二蒸发部连接第一端;第三蒸发部,第三蒸发部连接第二端。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多个蒸发部包括第一蒸发部、第二蒸发部和第二蒸发部,且第二蒸发部和第三蒸发部各自连接在第一蒸发部的两端,使每个蒸发部上的换热面积更大,换热效果更好,同时还能使蒸发器的迎风侧更多,使蒸发器能更好的进行换热,提高了换热效率,使空调器的运作更具有效率,能达到更好的制冷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两个冷媒分路还包括:第一冷媒分路,第一冷媒分路的进口设于第一蒸发部,第一冷媒分路的出口设于第三蒸发部;第二冷媒分路,第二冷媒分路的进口设于第一蒸发部,第二冷媒分路的出口设于第二蒸发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冷媒分路进口在第一蒸发部,出口在第三蒸发部,使第一冷媒分路所经过的区域更多,有更大的换热面
积,在进行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率,同时设置第二冷媒分路的进口设于第一蒸发部,出口设于第二蒸发部,使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能包含三个蒸发部,使换热面积足够大,能更好的提高换热效率。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三个冷媒出路还包括:第一冷媒出路,第一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三蒸发部,再连接第一蒸发部,并从第一蒸发部流出;第二冷媒出路,第二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一蒸发部,并从第一蒸发部流出;第三冷媒出路,第三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二蒸发部,并从第二蒸发部流出。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三蒸发部,再连接第一蒸发部,再设置第二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一蒸发部,并流出,再设置第三冷媒出路连接汇总管和第二蒸发部并流出,使从汇总管出来的冷媒三分,使冷媒在高干度区的质量流速降低,以此来提高换热效率,通过改进冷媒的进出口的数量,来提高换热效率,不仅简单快捷,同时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靠近蒸发器的迎风侧。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靠近迎风侧,使冷媒的进口分路设置在低干度区,且两分路的冷媒的质量流速更快,从而使得换热效率更高,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蒸发器还包括:第一冷媒出路、第二冷媒出路和第三冷媒出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的长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冷媒出路、第二冷媒出路和第三冷媒出路的长度小于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的长度,使三分路的长度缩短,减小压降,使得换热效率更高,使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更好,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蒸发器还包括:两个冷媒分路中每条分路的U管为五根。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两个冷媒分路中每条分路的U管为五根,使得蒸发器在换热效率高的时候有足够的换热面积来支撑换热,有助于提高换热的效果,保障蒸发器的正常换热,提高空调器的制冷效果。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例中,蒸发器还包括:三个冷媒出路中每条出路为2U。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设置三个冷媒出路中每条出路为2U,使得蒸发器在高干度区域和过热区的压力损伤减小,以使得换热效率更高,来使空调器的制冷效果更好。
[0020]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包括:空调外机壳体;如上述任一项的蒸发器,蒸发器设于空调外机壳体。
[0021]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外机包括如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蒸发器,且蒸发器设于空调外机壳体上,因此其具有如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2]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空调器本体;如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外机,空调外机设于空调器本体;或;如上述任一项的蒸发器,蒸发器设于空调器本体。
[0023]本实施例中的空调器包括空调外机和蒸发器和空调器本体,且蒸发器设于空调外机中,空调外机设于空调器本体中,因此其具有如本技术任一实施例的蒸发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24]采用该技术方案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通过设置多个蒸发部依次连接,同时在蒸发部上设置两个冷媒进口,并通过连接管连接至汇总管,使得蒸发器在低干度区的质量流速更快,提高换热效率,同时设置再分为三个冷媒出路输送回蒸发器,使得高干度区质量流速降低,提高换热效率,通过使得蒸发器两进三出的设置,使得冷媒的质量流速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控制,使通过改变冷媒的质量流速来相应的提高换热效率,使空调的制冷效果更好,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好。
[0026](2)通过设置第一冷媒分路进口在第一蒸发部,出口在第三蒸发部,使第一冷媒分路所经过的区域更多,有更大的换热面积,在进行换热时有更好的换热效率,同时设置第二冷媒分路的进口设于第一蒸发部,出口设于第二蒸发部,使第一冷媒分路和第二冷媒分路能包含三个蒸发部,使换热面积足够大,能更好的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蒸发部,所述多个蒸发部依次连接,且所述多个蒸发部上设有两个冷媒进口;多个连接管,所述多个连接管设于所述多个蒸发部,且所述多个连接管连接所述两个冷媒进口;汇总管(140),所述汇总管(140)连接所述多个连接管;其中,所述两个冷媒进口将冷媒通过所述多个连接管输送至所述汇总管(140),形成两个冷媒分路,所述汇总管(140)将所述两个冷媒分路转变为三个冷媒出路输送回所述多个蒸发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蒸发部至少包括:第一蒸发部(110),所述第一蒸发部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蒸发部(120),所述第二蒸发部(120)连接所述第一端;第三蒸发部(130),所述第三蒸发部(130)连接所述第二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冷媒分路还包括:第一冷媒分路(170),所述第一冷媒分路(170)的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蒸发部(110),所述第一冷媒分路(170)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三蒸发部(130);第二冷媒分路(180),所述第二冷媒分路(180)的进口设于所述第一蒸发部(110),所述第二冷媒分路(180)的出口设于所述第二蒸发部(1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冷媒出路还包括:第一冷媒出路(190),所述第一冷媒出路(190)连接所述汇总管(140)和所述第三蒸发部(1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泽龙刘恒恒赵尤计闫仕昌陈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