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海上风电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上风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具有风能资源丰富、靠近沿海电力负荷中心、离岸远无噪音等优点,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重点发展领域。海上电能主要通过海缆传输利用,对于水深较小的海域,目前海缆主要通过设置于风机基础结构外部的J形管实现海缆在设备平台的登陆;但对于水深超过30m的海域,桩外电缆管结构由于长度较长、柔度较大,海上安装难度大;同时由于形成阻水结构,又额外增加了结构所受的波流荷载,对结构不利,因而一般采用桩内走缆方案。
[0003]如专利号【CN206706811U】公开的一种海上风机单桩基础,提出了海缆从桩身开孔进入桩内,并经内平台海缆接入孔引上的方案,这是目前深水单桩基础主流的做法,但仍存在几个可改进的方面,一是桩身开孔导致应力集中,为满足强度要求,电缆孔及相邻管节钢材厚度需增加较多;二是实践表明海缆进口处取消了以往的喇叭口设计,增加了海缆牵引入桩内的难度;三是沉桩后预置的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包括钢管桩(1),以及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上对所述海缆(a)进行引导的海缆导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缆导引结构包括下部海缆导引结构和上部海缆导引结构;所述下部海缆导引结构用于将海缆导入所述钢管桩(1)内部;所述上部海缆导引结构包括内平台电缆口(4);所述下部海缆导引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外部的引导所述海缆(a)往所述钢管桩(1)内部直接走线的后装式电缆口(5)、以及位于所述钢管桩(1)内部的与所述后装式电缆口(5)接通的一段桩内电缆管(3),所述钢管桩(1)对应设置海缆孔(11);所述钢管桩(1)上部设置内平台结构(2),所述内平台结构(2)包括内平台板(22);所述内平台电缆口(4)贯穿设置于所述内平台板(22)上,所述内平台电缆口(4)底部设置有第一扩口部(43);所述后装式电缆口(5)外部设置第二扩口部(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外表面设置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内形成与所述后装式电缆口(5)拆装配合的开口向上的挂槽,且所述安装板(6)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扩口部(51)配合的缺口(6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装式电缆口(5)包括与所述第二扩口部(51)连接的挂板(52),并设置吊耳(55);所述挂板(52)底部设有楔形部(5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平台电缆口(4)包括与所述内平台板(22)连接的直管段(42);所述直管段(42)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扩口部(43)和法兰(4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深水海域的海缆桩内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内外设置有与所述海缆导引结构配合的常态挂点结构,所述常态挂点结构对海缆牵引绳形成挂设;所述常态挂点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管桩(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鹏,何奔,熊根,郇彩云,姜贞强,王淡善,李炜,王滨,吕娜,张杰,吴新云,石锐龙,吕君,张学栋,夏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