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596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采用入土深度不小于2.5m的圆筒型基础,所述圆筒型基础设有筒体,所述筒体设有筒顶板和筒壁,在所述筒顶板上设有透气孔,在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方型内支撑筒,所述方型内支撑筒的四个角部分别通过一块沿所述筒体径向延伸的连接钢板与所述筒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可以陆地预制,质量有保障,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预制的筒型基础可以采用小型船舶拖拽浮游运输至浅滩区施工现场,并采用抽真空的方法使筒体内部产生负压进行基础安装,制作、运输、安装简便,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基础工程的费用,非常适用于淤泥质浅滩区光伏电站工程。泥质浅滩区光伏电站工程。泥质浅滩区光伏电站工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


[0001]本技术涉及岩土工程和地基基础,特别是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

技术介绍

[0002]光伏发电过程简单,没有机械转动部件,不消耗燃料,不排放包括温室气体在内的任何物质,无噪声、无污染,是一种最具可持续发展理想特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光伏支架是支撑光伏发电板的主要构架,其基础要求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并且施工方便。
[0003]我国海岸线漫长,沿岸拥有大量的淤泥质浅滩。该类浅滩区淤泥层较厚,导致传统桩基础承载力弱,需要大直径单桩或桩群作为光伏基础,这样造成工程量增加,成本增加;同时淤泥质浅滩水深浅,落潮时露出泥面,传统打桩船只能在涨潮满足水深要求时施工,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承载能力强,施工快捷、方便。
[0005]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该支架基础采用入土深度不小于2.5m的圆筒型基础,所述圆筒型基础设有筒体,所述筒体设有筒顶板和筒壁,在所述筒顶板上设有透气孔,在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方型内支撑筒,所述方型内支撑筒的四个角部分别通过一块沿所述筒体径向延伸的连接钢板与所述筒壁连接。
[0006]所述圆筒型基础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所述筒顶板、所述筒壁和所述内部支撑结构板厚为10~70mm。
[0007]所述筒体的外径为3m~15m。
[0008]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采用筒型基础,并在筒体内部设有板式支撑结构,充分利用浅滩区淤泥层自身特性,利用筒型基础自重、筒壁及内部支撑板内外侧与土的摩擦作用以及筒基础底部土的承压能力,增加基础的竖向承载能力;利用筒型基础内外侧壁与周边土的相互挤压作用,增加基础的水平承载能力;进而保证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筒型基础可以陆地预制,质量有保障,可以缩短施工工期;预制的筒型基础可以采用小型船舶拖拽浮游运输至浅滩区施工现场,并采用抽真空的方法使筒体内部产生负压进行基础安装,制作、运输、安装简便,能够缩短工期,降低基础工程的费用,非常适用于淤泥质浅滩区光伏电站工程。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应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筒型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2的仰视图。
[0012]图中:1、筒型基础;11、筒顶板;12、筒壁;13、方型内支撑筒;14、透气孔;15、连接钢板;2、上部光伏支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14]请参阅图1~图3,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该支架基础采用入土深度不小于2.5m的圆筒型基础1,所述圆筒型基础1设有筒体,所述筒体1设有筒顶板11和筒壁12,在所述筒顶板11上设有透气孔14,在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方型内支撑筒13,所述方型内支撑筒13的四个角部分别通过一块沿所述筒体径向延伸的连接钢板15与所述筒壁12连接。
[0015]上述圆筒型基础1,为一个内部设有支撑钢板的、中空的钢质圆筒型基础,包括筒体和内部支撑结构,内部支撑结构由钢板构成。筒顶板上的透气孔用于真空下压施工时使用。应用时,光伏支架2焊接在筒顶板上,实现光伏支架的固定。这种支架基础结构,扩大了基础与土体的接触面积,保证了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0016]上述圆筒型基础1为全钢结构,是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筒顶板、筒壁和内部支撑结构板厚为10~70mm之间,钢材等级不低于Q235。外径在3m~15m之间,根据筒型基础内径及筒型基础上部荷载确定。
[0017]上述筒型基础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1)计算筒型基础的竖向荷载设计值P、水平力设计值V,依据多种荷载,对上部支架结构进行计算分析,获取筒型基础1的竖向荷载设计值P、水平力设计值V。多种荷载,包括工程风荷载、波浪荷载、水流荷载、地震作用、光伏支架2自重、筒型基础1自重荷载等。依次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于筒型基础的水平力V1、V2……
Vn和竖向荷载P1、P2……
Pn,然后求和,获得竖向荷载设计值P、水平力设计值V。
[0019]2)据地勘资料和作用于筒型基础的竖向荷载设计值P和水平力设计值V,初选筒型基础1尺寸、初步确定筒形基础1的入土深度。
[0020]3)根据初选筒型基础尺寸,计算筒型基础的水平荷载承载力V0及竖向荷载承载力P0。
[0021]通过筒型基础1的筒壁12及内部支撑结构的内外侧与土的摩擦作用,筒基础底部土受压能力计算筒型基础1的竖向承载力P0;通过筒型基础1的主、被动土压力,计算筒型基础1的水平荷载承载力V0。
[0022]4)进行验算比较,比较竖向承载力P0和竖向荷载设计值P的大小;比较水平承载力V0和水平力设计值V的大小。
[0023]5)验算不合格,调整筒型基础1的尺寸,再次重复计算,直至满足承载力要求。
[0024]6)验算合格,既完成筒型基础1的尺寸设计。
[0025]验算合格是指:竖向承载力P0≥竖向荷载设计值P;水平承载力V0≥水平力设计值V。
[0026]上述筒型基础,在岸上完成焊接后,通过小型船舶拖拽浮游运输至工程现场,然后通过抽真空使筒内部产生负压,将筒型基础1安装至设计位置;施工过程方便,快捷。设计位
置考虑到表层土特性及冲刷作用,入土深度不宜少于2.5m。
[0027]尽管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淤泥质浅滩区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基础采用入土深度不小于2.5m的圆筒型基础,所述圆筒型基础设有筒体,所述筒体设有筒顶板和筒壁,在所述筒顶板上设有透气孔,在所述筒体内部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同轴设置的方型内支撑筒,所述方型内支撑筒的四个角部分别通过一块沿所述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力王亥索张二林尹湃田赫男仝瑾周云洁应明赵伊格王广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水运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