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施工业化褐煤先热后压脱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5876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施工业化褐煤先热后压脱水系统,解决了脱水工艺能耗高、脱水成本高、控制系统复杂等问题。系统的工艺方式包括原煤经装煤、预热、蒸养、输煤、挤压脱水和卸煤六个过程。通过可移动输煤槽装煤至蒸压釜;装煤完成后通过压缩空气控制阀通入压缩空气对原煤进行加热;加热至规定温度通过蒸汽入口控制阀通入蒸汽对原煤进行蒸养;蒸养至设定温度进行保温保压卸煤至对辊式褐煤挤压机挤压脱水;脱水完成后通过卸煤皮带输送至堆煤场提。褐煤通过充分利用低品质热量和烟气废热后再经过热蒸汽蒸养,蒸养后保温保压输送至对辊式褐煤挤压机完成脱水,系统工艺简单、节能效果好,脱水成本低。脱水成本低。脱水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施工业化褐煤先热后压脱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褐煤先加热后加压脱水提质系统,属于褐煤先热后压脱水


技术介绍

[0002]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能源,可开采储量占能源总量的61%。中国煤炭产量世界第一,每年产量约40亿吨,占总能源的75%以上。褐煤产量占总产量的15%以上,中国是煤富油贫气少的国家,未来煤炭依然是中国的主导能源。中国褐煤主要分布与蒙东、云南地区,对褐煤的开采逐渐增加,成为部分区域的主要能源来源,褐煤的高效利用对于中国煤炭为主的能源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0003]褐煤是一种变质程度较低,含水量高、发热量低,而且容易风化和自燃的煤种。且与烟煤和无烟煤相比,褐煤的价格优势明显。若将褐煤中的水份降低,使其发热量提高,为褐煤的大量使用提供条件。
[0004]褐煤水份降低,能够节约储存、处理和运输成本。煤颗粒在锅炉中升温更加迅速,有助于提高燃尽率,也能够提高火焰温度。干燥之后的褐煤更适合于配煤燃烧,无需对锅炉进行额外改造。
[0005]现有褐煤脱水干燥技术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蒸发脱水,包括滚筒干燥、热油干燥、流化床干燥、微波干燥、过热蒸汽干燥等,其特点是工艺比较成熟,但干燥过程中褐煤水份的汽化需吸收大量热力,某些工艺中还容易出现局部过热、自燃等问题;另一类是非蒸发脱水包括溶剂萃取、水热脱水、热压脱水等,非蒸发脱水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但溶剂萃取适用规模小,水热脱水污染治理成本高。
[0006]常规热压脱水工艺自动化程度较低,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实现过程中密封效果差,加热与挤压过程同时进行不利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脱水效率高、节能、经济效益好、易于实现的脱水工艺系统。
[0008]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9]装煤:通过褐煤蒸压釜13进料口3进行装煤;
[0010]预热:关闭进料口3并密封,通过压缩空气控制阀4通入干燥压缩空气对所述釜体中煤进行加热,干燥空气来源于热泵6与烟气余热换热系统5,待加热至规定温度(50~80℃);
[0011]蒸养:通过蒸汽入口控制阀7通入蒸汽进行蒸压(蒸压温度>220℃,压力>2MPa),蒸压脱出的水份通过所述排水孔14排出;
[0012]输煤:通过所述出料口10进行卸煤至保温煤斗16;
[0013]挤压脱水:通过保温煤斗16接收加热后褐煤并分配至对辊式褐煤挤压机11进行挤
压,挤压产生的挤压水由吸水带吸收至污水处理器;
[0014]卸煤:挤压后成型煤通过输煤皮带12运输至堆煤场。
[0015]工艺系统包括:原煤仓1、中速磨煤机2、褐煤蒸压釜13、对辊式褐煤挤压机11、蒸汽入口控制阀7、污水处理器9;原煤仓1出料口与中速磨煤机2入口连接,中速磨煤机2出料口与褐煤蒸压釜进料口3连接;蒸汽入口控制阀7与褐煤蒸压釜蒸汽入口连接;压缩空气控制阀4出口与褐煤蒸压釜空气入口连接;褐煤蒸压釜排水孔14与污水处理器9入口连接。
[0016]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充分利用低品质余热的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将原煤加热至规定温度,在过热蒸汽蒸养作用下,加热褐煤使得疏水性能增加,加热至规定温度的原煤通过液压缸体挤压降低褐煤的空隙率,先加热后加压完成脱水。脱水后褐煤具有低水份、复吸率低等特点。
[0017]采用压缩空气干燥系统加热原煤,充分利用低品质热源与烟气余热,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
[0018]采用先加热后挤压工艺,分别对加热、蒸养、挤压工艺进行控制,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0019]褐煤蒸压釜立式布置,进料和出料均依靠煤料重力驱动,具有高效、不堵管特点,易于实现规模化;
[0020]水以液态形式脱出,同时利用压缩空气加热系统充分利用低品质能量,节能效果更为显著。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图
[0022] 图中:1原煤仓;2 中速磨煤机;3进料口;4 压缩空气控制阀;5 烟气余热换热系统;6热泵;7 蒸汽入口控制阀;8 干燥空气出口;9 污水处理器;10 出料口;11 对辊式褐煤挤压机;12 输煤皮带;13 褐煤蒸压釜;14排水孔;15保温保压壳;16保温煤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装煤:通过褐煤蒸压釜13进料口3进行装煤;
[0024]预热:关闭进料口3并密封,通过压缩空气控制阀4通入干燥压缩空气对所述釜体中煤进行加热,干燥空气来源于热泵6与烟气余热换热系统5,待加热至规定温度(70℃);
[0025]蒸养:通过蒸汽入口控制阀7通入蒸汽进行蒸压(蒸压温度220℃,压力2MPa),蒸压脱出的水份通过所述排水孔14排出;
[0026]输煤:通过所述出料口10进行卸煤至保温煤斗16;
[0027]挤压:通过保温煤斗16接收加热后褐煤并分配至对辊式褐煤挤压机11进行挤压,挤压产生的挤压水由吸水带吸收至污水处理器;
[0028]卸煤:挤压后成型煤通过输煤皮带12运输至堆煤场。
[0029]工艺系统包括:原煤仓1、中速磨煤机2、褐煤蒸压釜13、对辊式褐煤挤压机11、蒸汽入口控制阀7、污水处理器9;原煤仓1出料口与中速磨煤机2入口连接,中速磨煤机2出料口与褐煤蒸压釜进料口3连接;蒸汽入口控制阀7与褐煤蒸压釜蒸汽入口连接;压缩空气控制阀4出口与褐煤蒸压釜空气入口连接;褐煤蒸压釜排水孔14与污水处理器9入口连接。
[0030]经过热蒸汽蒸养作用后通过对辊式褐煤挤压脱水,褐煤含水率由51.4%降低至15.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施工业化褐煤先热后压脱水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包括:原煤仓、中速磨煤机、褐煤蒸压釜、对辊式褐煤挤压机、蒸汽入口控制阀、污水处理器;原煤仓出料口与中速磨煤机入口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乔良张自毅李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幸福阳光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