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750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所属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座、调节结构、传动结构、安装部、连接管、固定座、固定组件、弹簧组件和固定夹组件;移动座的底部设有三个万向滚轮;调节结构设置在移动座上;传动结构固定在调节结构的顶部;安装部与传动结构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管的一端与安装部相连接;该装置通过多个固定夹组件使引流管盘设在固定座上,对其进行整理并固定,避免引流管较长缠绕在一起,影响引流效果,且通过调节结构和传动结构对装置进行调节,以便于配合患者调整引流管的位置。位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肝胆外科主要研究肝细胞癌、肝胆管结石、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所致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疾病。在肝胆外科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引流管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影响伤口愈合。
[0003]在现有的技术中,引流管的长度较长,若不对其进行整理,引流管容易缠绕在一起,影响引流效果,且不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患者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该装置通过多个固定夹组件使引流管盘设在固定座上,对其进行整理并固定,避免引流管较长缠绕在一起,影响引流效果,且通过调节结构和传动结构对装置进行调节,以便于配合患者调整引流管的位置。
[0005]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移动座、调节结构、传动结构、安装部、连接管、固定座、固定组件、弹簧组件和固定夹组件;移动座的底部设有三个万向滚轮;调节结构设置在移动座上;传动结构固定在调节结构的顶部;安装部与传动结构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管的一端与安装部相连接;固定座与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接;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三个安装框,三个安装框分别固定在固定板上,三个固定组件的固定板分别固定在固定座上,且相邻两个固定板之间有距离;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框内壁的两侧相连接,且弹簧组件的数量与安装框的数量相等;固定夹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的内壁分别贯穿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第一固定槽与第二固定槽相对,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分别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连,且固定夹组件的数量与安装框的数量相等。
[0007]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调节杆、螺纹孔和螺钉;调节座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调节座固定在移动座上;至少部分调节杆嵌入调节座内,且调节杆的顶部与传动结构相连接;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两个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调节座的两侧;螺钉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两个螺钉分别嵌入两个螺纹孔内,且两个螺钉的一端分别与调节杆的两侧相贴合。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壳、输入轴、输出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安装壳为中空腔体,且安装壳固定在调节杆的顶部;输入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壳的两侧转动连接;输出轴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壳的两侧转动连接,安装部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且安
装部位于安装壳的外侧;第一齿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且第一齿轮嵌入安装壳内;第二齿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第二齿轮嵌入安装壳内,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滑槽、滑块和限位盖;两个滑槽分别贯穿设置在调节座内壁的两侧;两个滑块分别与调节杆底部的两侧相连接,且滑块嵌入滑槽内;限位盖固定在调节座的顶部,且限位盖绕设在调节杆的外侧。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让位槽和限位块;让位槽呈U型,且三个让位槽分别贯穿设置在固定座的底部;至少两个限位块分别设置在三个让位槽开口处的两侧。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凸块和限位组件;两个凸块分别固定在固定座上,且凸块位于相邻两个固定板之间;三个限位组件分别固定在凸块上,限位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内壁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对,第一安装块固定在凸块上,且第二安装块与第一安装块转动连接。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限位槽和固定块;限位槽设置在第一安装块的一侧;固定块设置在第二安装块的一侧,且固定块嵌入限位槽内。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连接管为金属软管。
[0015]本技术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为:
[0016]将引流管依次穿过多个固定夹组件,以使引流管盘设在固定座上,对其进行整理并固定,避免引流管较长,缠绕在一起,影响引流效果,且通过调节结构和传动结构,调整装置的高度和固定座的朝向,从而便于根据实际情况配合患者调整引流管的位置,避免因引流管扭曲而导致引流不顺畅的现象发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引流固定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引流固定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5为图4的B处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限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其中,图1至图6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0024]10移动座,11调节结构,111调节座,112调节杆,113螺钉,12传动结构,121安装壳,122输入轴,123输出轴,124第一齿轮,125第二齿轮,13安装部,14连接管,15固定座,16固定组件,161固定板,162安装框,17弹簧组件,171第一弹簧,172第二弹簧,18固定夹组件,181第一固定夹,182第二固定夹,19滑槽,20滑块,21限位盖,22让位槽,23限位块,24凸块,25限位组件,251第一安装块,252第二安装块,26限位槽,27固定块,28第一固定槽,29第二固定槽,30第一凹槽,3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案例和附图1

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6]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如图1

6所示,包括:移动座10、调节结构11、传动结构12、安
装部13、连接管14、固定座15、固定组件16、弹簧组件17和固定夹组件18;移动座10的底部设有三个万向滚轮;调节结构11设置在移动座10上;传动结构12固定在调节结构11的顶部;安装部13与传动结构12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管14的一端与安装部13相连接;固定座15与连接管14的另一端相连接;固定组件16包括固定板161和三个安装框162,三个安装框162分别固定在固定板161上,三个固定组件16的固定板161分别固定在固定座15上,且相邻两个固定板161之间有距离;弹簧组件17包括第一弹簧171和第二弹簧172,第一弹簧171和第二弹簧172的一端分别与安装框162内壁的两侧相连接,且弹簧组件17的数量与安装框162的数量相等;固定夹组件18包括第一固定夹181和第二固定夹182,第一固定夹181和第二固定夹182的内壁分别贯穿设有第一固定槽28和第二固定槽29,第一固定槽28与第二固定槽29相对,第一固定夹181和第二固定夹182分别与第一弹簧171和第二弹簧172的另一端相连,且固定夹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底部设有三个万向滚轮;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设置在所述移动座上;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固定在所述调节结构的顶部;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传动结构的输出端相连;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相连接;三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板和三个安装框,三个所述安装框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三个所述固定组件的固定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且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有距离;弹簧组件,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框内壁的两侧相连接,且所述弹簧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安装框的数量相等;固定夹组件,所述固定夹组件包括第一固定夹和第二固定夹,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所述第二固定夹的内壁分别贯穿设有第一固定槽和第二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与所述第二固定槽相对,所述第一固定夹和所述第二固定夹分别与所述第一弹簧和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固定夹组件的数量与所述安装框的数量相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为一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且所述调节座固定在所述移动座上;调节杆,至少部分所述调节杆嵌入所述调节座内,且所述调节杆的顶部与所述传动结构相连接;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内螺纹,两个所述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所述调节座的两侧;两个螺钉,所述螺钉的外壁设有外螺纹,两个所述螺钉分别嵌入两个所述螺纹孔内,且两个所述螺钉的一端分别与所述调节杆的两侧相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为中空腔体,且所述安装壳固定在所述调节杆的顶部;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迪力旦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