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龙头阀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655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阀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龙头阀芯,具有第一阀芯壳和第二阀芯壳,第一阀芯壳和第二阀芯壳相连接形成阀芯体,阀芯体内开设有空腔,包括阀芯杆、固定模块和防护模块,空腔内设置有阀芯杆,固定模块包括紧固圈和固定环,紧固圈与固定环套接在阀芯杆外表面,紧固圈内部设置有固定环,防护模块套接在第二套接部,防护模块包括定瓷环和动瓷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反复进行阀芯开闭合操作时,采用陶瓷片代替密封橡胶圈,能降低阀芯杆与第一阀芯壳内部的磨损,再通过紧固圈和固定环的相互配合,保证阀芯杆进行多次的转动后,都不会使阀芯杆偏离阀芯壳体上的中轴线,能防止阀芯杆出现偏移的同时降低阀芯杆的磨损,提升阀芯使用寿命。芯使用寿命。芯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龙头阀芯


[0001]本技术涉及阀芯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水龙头阀芯。

技术介绍

[0002]阀芯是用于水龙头、阀门等流体系统中的控制部件的重要零件之一。阀芯是借助它的移动来实现方向控制、压力控制或流量控制的基本功能的阀零件。任何一个龙头的开关控制都需要一个阀芯,对于水龙头来说,阀芯的质量是整个水龙头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可以说影响水龙头质量最关键的就是阀芯,现有的陶瓷阀芯由陶瓷静片、陶瓷动片和阀芯壳体组成,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在陶瓷片上,通过陶瓷动片上的孔陶瓷动片上的孔相对和相错来实现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0003]在反复进行阀门开闭合操作时,阀芯杆会与阀体外壳内部的密封橡胶圈不断摩擦,长期下来会导致密封橡胶圈出现磨损,从而会使阀芯杆出现漏水的情况,同时在对水龙头阀芯杆进行多次的转动,会导致水龙头阀芯杆受力后出现偏移的情况,导致阀芯杆偏离阀芯壳体上的轴线,会增加大阀芯杆外径与阀芯铜壳的内壁摩擦面积,从而加快了阀芯杆损耗,降低阀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水龙头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龙头阀芯,具有第一阀芯壳(1)和第二阀芯壳(2),所述第一阀芯壳(1)和第二阀芯壳(2)相连接形成阀芯体,所述阀芯体内开设有空腔,其特征在于,包括,阀芯杆(3):所述空腔内设置有阀芯杆(3),所述阀芯杆(3)外部设置有第一套接部(31)和第二套接部(32),所述阀芯杆(3)底端设置有卡接部(33),所述阀芯杆(3)转动端延伸处阀芯体外部;固定模块(4):所述固定模块(4)套接在第一套接部(31),所述固定模块(4)包括紧固圈(41)和固定环(42),所述紧固圈(41)设置在第一阀芯壳(1)远离第二阀芯壳(2)的顶端,所述紧固圈(41)内部设置有固定环(42),所述紧固圈(41)与固定环(42)套接在阀芯杆(3)外表面,所述固定环(42)与阀芯杆(3)套接处设置有第四密封环(43);防护模块(5):所述防护模块(5)套接在第二套接部(32),所述防护模块(5)包括定瓷环(51)和动瓷圈(52),所述第二阀芯壳(2)中部卡接有定瓷环(51),所述定瓷环(51)的底部连接有动瓷圈(52),所述动瓷圈(52)套接在阀芯杆(3)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芯壳(1)的底面开设有安装槽(101),所述固定模块(4)设置在安装槽(101)内,所述第一阀芯壳(1)的内部设置有内齿(102),所述定瓷环(51)的顶部设置有外齿(511),所述内齿(102)与外齿(511)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壳(2)内壁设置有抵接部(21),所述抵接部(21)的顶部与固定环(42)底面相抵接,所述抵接部(21)的内壁的顶端设置有多个凸块(211),相邻两个所述凸块(211)之间形成活动轨道(212),所述抵接部(21)的内壁的底端开设有静瓷片卡槽(2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龙头阀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33)与活动轨道(212)活动连接,以使阀芯杆(3)通过卡接部(33)活动连接在第二阀芯壳(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天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星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