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62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通过在背壳一侧设置开口,进气格栅外壳设置于背壳一侧的开口处,与背壳之间形成风机空腔,贯流风机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之间形成的风机空腔内,送风栅格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下端连接处,均匀充氧管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与贯流风机之间,采用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与贯流风机之间均匀充氧管,利用均匀充氧管将氧气与进入贯流风机内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然后从底部的送风格栅输出,从而达到均匀输送富氧的目的,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均匀提升,有效降低高纯氧气使用隐患,降低噪音污染,提高氧气利用率,减少耗氧量,节约氧气资源,提升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环境。改善室内环境。改善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供氧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对于室内环境健康关注越来越高。特别是高原地区室内缺氧所引发的健康问题。对于人体而言,长期处于缺氧环境,增加高原疾病患病几率。
[0003]目前市场上的室内供氧系统,主要是采用分子筛变压吸附技术(PSA),从而获取高纯度氧气,供氧以纯氧直喷的方式对密闭空间进行弥散式供氧为主,以使得房间内整个空间达到设定的浓度。
[0004]采用上述方式进行室内供氧,以高纯度氧气供给为主,氧气具有助燃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受管道压力、直径、氧气流速约束,虽有消音处理,但仍有较大噪音,超过规范要求45dB;对于密闭性差、大空间等特定需氧场景,其利用率通常较低,耗氧量较大,以至于较多氧气被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以克服现有供氧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噪音污染、氧气利用率低、耗氧量大等问题。
[0006]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包括进气格栅外壳、均匀充氧管、送风栅格、贯流风机和背壳;
[0007]背壳一侧设置有开口,进气格栅外壳安装在背壳一侧的开口处,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组装完成后形成有容置贯流风机的风机空腔送风栅格安装在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组装完成后形成的组装体的下端连接处,均匀充氧管安装固定在进气格栅外壳与贯流风机之间。
[0008]优选的,均匀充氧管采用稳压室结构,并在管体上设置多个出氧口。
[0009]优选的,均匀充氧管采用回字形结构、矩形结构、几字形结构、十字交叉形结构或多条平行管道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0010]优选的,背壳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均匀充氧管的对外接口。
[0011]优选的,均匀充氧管与背壳上的对外接口连接管内设置有三角导流,在上、下、右三个方向管道靠近贯流风机侧开设矩形供氧喷射口,喷射口大小按照距离三角导流位置,由对外接口一端至另一端布设矩形喷射口,由对外接口一端至另一端的矩形喷射口的开口逐渐减小,距离三角导流位置最远位置的矩形喷射口开口最小。
[0012]优选的,均匀充氧管道采用丝扣或者安装支架固定于背壳上。
[0013]优选的,进气格栅外壳转动连接在背壳的上端。
[0014]优选的,背壳的上端两侧设置转动槽,进气格栅外壳的端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与转动槽相互配合的转轴,进气格栅外壳的转轴转动安装在背壳的转动槽内。
[0015]优选的,贯流风机采用圆型滚筒式混风结构。
[0016]优选的,贯流风机一端设置驱动电机,与之相对的另一端设置转轴支座,转轴支座固定背壳内两侧设置有卡槽内进而将贯流风机固定在背壳的内部。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18]本技术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包括进气格栅外壳、均匀充氧管、送风栅格、贯流风机和背壳;背壳一侧设置有开口,进气格栅外壳安装在背壳一侧的开口处,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组装完成后形成有容置贯流风机的风机空腔送风栅格安装在进气格栅外壳与背壳组装完成后形成的组装体的下端连接处,均匀充氧管安装固定在进气格栅外壳与贯流风机之间,利用均匀充氧管将氧气与进入贯流风机内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然后从底部的送风格栅输出,从而达到均匀输送富氧的目的,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均匀提升,有效降低高纯氧气使用隐患,降低噪音污染,提高氧气利用率,减少耗氧量,节约氧气资源,提升空气质量,改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供氧装置侧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供氧装置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气格栅滤网与均匀充氧管安装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进气格栅外壳;2、进气格栅滤网;3、均匀充氧管;4、送风栅格;5、贯流风机;6、背壳;7、固定凹槽;8、凹槽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0025]如图1、图2所示,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包括进气格栅外壳1、进气格栅滤网2、均匀充氧管3、送风栅格4、贯流风机5和背壳6;
[0026]背壳6可用于提供壁挂支撑,进气格栅外壳1一端与背壳6上端转动连接,进气格栅外壳1为弧形结构,进气格栅外壳1与背壳6之间形成风机空腔,贯流风机5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1与背壳6之间形成的风机空腔内,送风栅格4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1与背壳6下端连接处,进气格栅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进风口,均匀充氧管3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1与贯流风机5
之间,本申请采用设置于进气格栅外壳1与贯流风机5之间均匀充氧管3,利用均匀充氧管3将氧气与进入贯流风机5内的空气进行充分混合,然后从底部的送风格栅输出,从而达到均匀输送富氧的目的。背壳6优选的壁挂式贯流风机、立柜式贯流风机,相应的可提供壁挂式供氧装置、立柜式供氧装置。
[0027]如图2所示,背壳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均匀充氧管3的对外接口;同时还设置有外接电源,连接贯流风机5。
[0028]均匀充氧管3采用稳压室结构,并在管体上设置多个出氧口。均匀充氧管3优选回字形结构、几字形结构、十字交叉形结构或采用多条平行管道设计。
[0029]本次实施方案中所述均匀充氧管3采用矩形结构,均匀充氧管3上设置有等距出风口。对外接口沿矩形中心左侧横轴线中点设计接入,在均匀充氧管3与背壳6上的对外接口连接管内设置有三角导流,使氧气沿管道分为上下两个方向行进,同时在上、下、右三个方向管道靠近贯流风机侧开设矩形供氧喷射口,喷射口大小按照距离三角导流位置,由对外接口一端至另一端布设矩形喷射口,由对外接口一端至另一端的矩形喷射口的开口逐渐减小,距离三角导流位置最远位置的矩形喷射口开口最小。
[0030]如图3所示,均匀充氧管道3采用丝扣或者安装支架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格栅外壳(1)、均匀充氧管(3)、送风栅格(4)、贯流风机(5)和背壳(6);背壳(6)一侧设置有开口,进气格栅外壳(1)安装在背壳(6)一侧的开口处,进气格栅外壳(1)与背壳(6)组装完成后形成有容置贯流风机(5)的风机空腔送风栅格(4)安装在进气格栅外壳(1)与背壳(6)组装完成后形成的组装体的下端连接处,均匀充氧管(3)安装固定在进气格栅外壳(1)与贯流风机(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匀充氧管(3)采用稳压室结构,并在管体上设置多个出氧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均匀充氧管(3)采用回字形结构、矩形结构、几字形结构、十字交叉形结构或多条平行管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室内贯流风机用供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背壳(6)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均匀充氧管(3)的对外接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室内贯流风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献忠徐敏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水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