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505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托架,通过更换机身托架本体,用以适应不同机身截面尺寸、形状的无人机机身,达到一架多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只需配置不同的机身托架本体,利用同一托架即可完成不同机身的托举运输,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制造成本。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托架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托架。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操作。无人机具有结构精巧、隐蔽性强、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和性能机动灵活等特点,按照应用领域可分为军用无人机和民用无人机。军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战场侦察,电子干扰,携带集束炸弹、制导导弹等武器执行攻击性任务,具有无人员伤亡、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民用无人机主要用于执行边境巡逻、核辐射探测、航空摄影、航空探矿、灾情监视、交通巡逻、治安监控等任务,大大的拓展了无人机本身的应用范围。
[0003]因此,无人机的机身运输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现有的无人机托架用途广泛,整机装配时需要无人机托架转运;起落架安装拆卸、收放、调试时需要无人机托架或特定顶升装置将机身顶起;无人机在各外场转运、外贸出口、公路运输、海洋运输时也需要无人机托架。由此可见,相关技术中的无人机托架应当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框架(2);以及多个机身托架(4),分别与所述底部框架(2)固定连接,其中每个所述机身托架(4)包括:机身托架外壳(41),经由弹性件(3)与所述底部框架(2)固定连接;和机身托架本体(42),与所述机身托架外壳(41)适配,用于托举无人机机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托架本体(42)包括:机身托架下底部,位于所述机身托架外壳(41)内并与所述机身托架外壳(41)适配;机身托架承载部,包括向所述机身托架下底部凹陷的曲面,用于托举所述无人机机身;以及机身托架延伸部,位于所述机身托架承载部的两侧,用于增加所述机身托架本体与所述无人机机身的接触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托架下底部、所述机身托架承载部和所述机身托架延伸部一体成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托架(4)还包括:橡胶垫(43),与所述机身托架承载部的曲面胶接,用于在无人机运输过程中避免所述无人机机身与所述机身托架(4)的刚性接触,并增大所述无人机机身与所述机身托架(4)的摩擦力。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托架外壳(41)包括:托架外壳本体,经由连接件(44)与所述机身托架本体(42)固定连接;以及机身托架限位体,分别经由所述弹性件(3)与所述底部框架(2)固定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托架外壳本体的运动范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托架限位体包括:垂直限位部,与所述托架外壳本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用于限制所述托架外壳本体在垂直方向的运动范围;以及水平限位部,与所述托架外壳本体的侧表面固定连接,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燕武张朔杜洁琼吕志斌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