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42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净化柱,为了解决市面上缺少一种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和效率高的二噁英净化柱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精华液转移柱、聚四氟乙烯活塞和活性炭柱;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顶部具有药剂接口,侧面具有进样口,下部具有筛板,底部具有第一出液口;精华液转移柱的顶部具有与第一出液口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的下方为储液区,储液区的下方为收缩管,收缩管的下方为第二出液口;活性炭柱的顶部具有上连接口,上连接口的下方为上储液区,上储液区的下方为下侧筛板,下侧筛板的下方为翻转储液区,翻转储液区的下方为下连接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和效率高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柱,尤其是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

技术介绍

[0002]二噁英通常指具有相似结构和理化特性的一组多氯取代的平面芳烃类化合物,属氯代含氧三环芳烃类化合物,包括七十五种多氯代二苯并对二噁英和一百三十五种多氯代二苯并呋喃,是一类具有强烈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的化合物,其毒性强(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其列为人类Ⅰ级致癌物),且具有难以降解、可在生物体内蓄积的特点。
[0003]缺陷不足:目前二噁英实验室检测前处理所用的净化柱多为人工手填,品控无法保证,在实验过程中也会出现转移样品碰柱壁、流速难控制、干柱、淋洗液积满等问题,同时,反方向洗脱过程里更换配件时需要拆卸多层硅胶柱、更换空管与调转方向,净化一个样品要耗时4小时左右,实验人员需要在旁一直值守,效率低下,除此之外,现有层析柱尖端较细,在清洗、转换过程中不小碎裂不仅会危害到实验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会污染实验室工作环境。
[0004]因此研究出一种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率的二噁英净化柱是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市面上缺少一种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和效率高的二噁英净化柱的问题,提供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精华液转移柱、聚四氟乙烯活塞和活性炭柱;
[0007]所述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顶部具有药剂接口,多层双通道硅胶柱上部的侧面具有进样口,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下部具有筛板,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底部具有第一出液口;
[0008]所述精华液转移柱的顶部具有与第一出液口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的下方为储液区,储液区的下方为收缩管,收缩管的下方为第二出液口;
[0009]所述活性炭柱的顶部具有上连接口,上连接口的下方为上储液区,上储液区的下方为下侧筛板,下侧筛板的下方为翻转储液区,翻转储液区的下方为下连接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筛板为石英砂G2筛板。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侧筛板为石英砂G2筛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外侧还具有定制刻度线。
[0013]进一步地,所述定制刻度线距筛板上层高度分别是2mm、10mm、12mm、28mm、30mm、36mm和46mm。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由多层双通道硅胶柱、净化液转移柱、聚四氟乙烯活塞、活性炭柱组成;通过增加净化转移柱配合改进传统多层硅胶柱(上端侧边增加样品进样口,外侧添加专用二噁英填料刻度,下端口加大内径)和活性炭硅胶柱(上下部新增圆弧设计),使用聚四氟乙烯配件连接调节,最终组成
安全低污染、减少样品损失、可定速调节且容易上手的二噁英净化柱;通过增加斜边进样口来减少样品损失率、刻度线来提升手填净化柱的均一性,多层硅胶柱下端口径变大也会减轻清洗转换时管内压力,保证实验人员的安全,同时净化液转移柱与聚四氟乙烯活塞实现定速调节,整个净化实验时间可以控制在2小时,无需人员值守,无论是取下多层硅胶柱还是翻转活性炭硅胶柱都操作简易,活性炭柱加入球形储液区设计,不会出现干柱、淋洗液积满回流溢出等问题,全过程无二噁英样品污染;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低污染、低成本、易操作和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净化液转移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聚四氟乙烯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活性炭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多层双通道硅胶柱,2.净化液转移柱,3.聚四氟乙烯活塞,4.活性炭柱,101.药剂接口,102.进样口,103.筛板,104.第一出液口,201.连接口,202.储液区,203.收缩管,204.第二出液口,301.a管接口,302.b连接管,303.c管接口,401.上连接口,402.上储液区,403.下侧筛板,404.翻转储液区,405.下连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23]如图1到图5所示的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从上至下依次是多层双通道硅胶柱1、净化液转移柱2、聚四氟乙烯活塞3和活性炭柱4,具体构造与功能如下:
[0024]多层双通道硅胶柱:双通道硅胶柱全长为280mm,上口(药剂接口101)为24#口,下口(第一出液口104)为15#口光口塞,斜边口(进样口102)为10#口,主体玻璃管内径为18mm,下端安装石英砂G2筛板(筛板103),主体玻璃管外侧设置刻度线,距筛板上层高度分别是2mm,10mm,12mm,28mm,30mm,36mm,46mm。
[0025]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作用是去除二噁英提取浓缩液的脂质、还原性化合物、多环芳烃及其它杂质,按照玻璃管外侧刻度线可以定量填充不同种类的硅胶,上口(药剂接口101)连接淋洗液,下口(第一出液口104)连接净化转移柱,斜边口(进样口102)用来滴加二噁英提取浓缩液。
[0026]净化液转移柱:全长90mm,上口(连接口201)为15#口光口,管体内径18mm,连接口的下方为储液区202,储液区的下方为收缩管203,收缩管的下方为第二出液口204,收缩管口外径8mm,收缩管口长度20mm,下口外径2mm,下口长度20mm。净化液转移柱上口接多层双通道硅胶柱,下口接聚四氟乙烯活塞,主要有三个作用,一是第一次过多层硅胶柱时将浓缩液转移滴入活性炭柱上层,二是在正向淋洗与反向洗脱活性炭柱时将二氯甲烷、正己烷与
甲苯这些试剂转移滴入活性炭柱上层,三是避免溶液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样品溶液溢出回渗。
[0027]净化液转移柱替代传统多层硅胶柱下端设计的尖口,同时多层双通道硅胶柱下端口直径变大,不仅避免了传统多层硅胶柱尖端清洗碎裂对实验人员人身安全危害问题,而且避免初次净化液在活性炭柱累积后反向回渗透多层硅胶柱。净化液转移柱下端可以直接将净化液逐滴滴到活性炭硅胶柱上层,不会粘到活性炭内壁口造成溢出,减少样品损失与实验室污染。
[0028]通过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进样口滴加二噁英提取浓缩液,减少因浓缩液粘到内壁所造成样品损失,而且柱身刻度线可以定量填充硅胶,保证柱料的均一性,实时观察到样品是否有穿透酸性硅胶层以便于进行二次净化调整。
[0029]聚四氟乙烯活塞:聚四氟乙烯活塞由a管接口301、b连接管302和c管接口303三部分构成,a管接口:内径9mm,外径20mm,高度10mm,接口内侧有螺纹长7mm,c管接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污染二噁英专用净化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多层双通道硅胶柱、净化液转移柱、聚四氟乙烯活塞和活性炭柱;所述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顶部具有药剂接口,多层双通道硅胶柱上部的侧面具有进样口,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下部具有筛板,多层双通道硅胶柱的底部具有第一出液口;所述净化液转移柱的顶部具有与第一出液口连接的连接口,连接口的下方为储液区,储液区的下方为收缩管,收缩管的下方为第二出液口;所述活性炭柱的顶部具有上连接口,上连接口的下方为上储液区,上储液区的下方为下侧筛板,下侧筛板的下方为翻转储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琳傅玉李纪任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青山绿水江苏检验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