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进行马铃薯组织培养繁殖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栽培技术,特 别是当年快繁马铃薯原原种薯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易感染多种病毒和类病毒,产生卷叶、花叶、束顶矮 化等复杂症状。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体内的病毒可以逐代积累,造成病毒性退化而严重减产,减产幅度为4oy。,严重的达到7oy。。马铃薯病毒种类很多,全世界有30余种病毒和l种类病毒,我国较普遍的有7种,如卷叶病、花叶 病、纺锤块茎病等,多种病毒单独或复合引起各种症状,严重降低马铃薯的产 量和品质。马铃薯的种性退化并不是遗传性的变化,而是由病毒侵染造成的。所谓脱毒,就是脱去马铃薯自身积累和感染的病毒。感染病毒的马铃薯 植株,虽然体内含有大量病毒颗粒,但生长点分生组织不含病毒,切取马铃薯 幼芽茎尖生长锥0.2-0.3亳米,进行组织培养,育成脱毒试管苗,进而结出无 病毒的块茎,用作无病毒种薯,即脱毒种薯。该项技术称作茎尖脱毒技 术,它已成为防止马铃薯病毒的新途径。现在已把茎尖脱毒和无病毒种薯繁育 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脱毒快繁供种体系。脱毒试管苗和微型薯称为脱 毒核心材料或零代薯,可用于生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当年快繁马铃薯原原种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其特征是:有如下步骤:①于10月-12月份在组培室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室内温度23-28℃,相对湿度50-80%,每天光照12-16小时,培育时间20-30天;②将生根后的试管苗移入温室装有营养基质的营养钵内,营养基质装至营养钵内的2/3处,温室温度10-30℃,相对湿度30-70%;③温室生产微型小薯,采取保湿,遮阴5-7天后逐渐减少遮阴,并由小到大进行放风,待营养钵苗长到3-4片叶时,在营养钵内添加营养基质至营养钵平口,营养钵苗生长50-60天后即可收获微型小薯;④小薯休眠,收获的小薯分级后转入休眠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当年快繁马铃薯原原种薯的栽培方法,包括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其特征是有如下步骤①于10月-12月份在组培室培育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组培室内温度23-28℃,相对湿度50-80%,每天光照12-16小时,培育时间20-30天;②将生根后的试管苗移入温室装有营养基质的营养钵内,营养基质装至营养钵内的2/3处,温室温度10-30℃,相对湿度30-70%;③温室生产微型小薯,采取保湿,遮阴5-7天后逐渐减少遮阴,并由小到大进行放风,待营养钵苗长到3-4片叶时,在营养钵内添加营养基质至营养钵平口,营养钵苗生长50-60天后即可收获微型小薯;④小薯休眠,收获的小薯分级后转入休眠处理,休眠时间30-60天;⑤在网室中生产原原种薯,将休眠处理结束后的小薯播入具有防虫网的网室土壤中,播种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建新,冯世强,李芳艳,冉权,高启明,
申请(专利权)人:顾建新,冯世强,李芳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