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黄素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5343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叶黄素过滤装置,属于叶黄素生产设备领域,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罐和静置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仓,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内部,叶黄素提取液从进液管处流入到过滤仓内过滤,经过过滤仓及隔网处理的叶黄素提取液从连通管进入到静置罐内,过滤操作结束后将过滤仓取出后将侧管体与抽吸泵连通,将过滤罐内残留的固体物抽出,出渣管处连将有抽吸泵,隔网上方残留的固体物,从出渣管处抽吸出,另外回收管处连接有抽吸泵,竖隔网前残留的固体物从回收管处抽吸出,底网、隔网、竖隔网的网孔孔径存在差异,可对叶黄素提取液进行分级过滤,同时有效对过滤后的固体物进行回收,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后方便后续使用。续使用。续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黄素过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叶黄素生产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叶黄素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万寿菊叶黄素是从干燥的万寿菊花瓣中提取的,富含叶黄素和叶黄素脂肪酸酯,万寿菊叶黄素有着很强的抗氧化性,作为抗氧化剂使用的话能够中和人体内的自由基活性,降低自由基对器官的损失,目前万寿菊叶黄素已经被证明能够有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还有很多研究正专注在研究万寿菊叶黄素与降低年龄相关疾病风险的关系,万寿菊叶黄素进入人体之后,还能够与玉米黄质相结合可以缓解蓝光引发的眼睛疲劳;
[0003]虽然万寿菊叶黄素有着很多健康益处,但目前人体是无法合成万寿菊叶黄素,只能通过膳食摄入来补充维持健康所需的万寿菊叶黄素,万寿菊叶黄素从利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有机溶剂提取液中一般会有固体物,固体物的存在会影响叶黄素的品质;
[0004]现有技术一般是利用过滤系统进行过滤,现有的过滤系统是利用设置滤网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此种设置存在过滤残留物不易回收的问题,造成设备操作不便,不利于操作完成后进行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叶黄素过滤装置,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罐和静置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仓,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叶黄素提取液从进液管处流入到过滤仓内过滤,经过过滤仓及隔网处理的叶黄素提取液从连通管进入到静置罐内,过滤操作结束后将过滤仓取出后将侧管体与抽吸泵连通,将过滤罐内残留的固体物抽出,出渣管处连将有抽吸泵,隔网上方残留的固体物,从出渣管处抽吸出,另外回收管处连接有抽吸泵,竖隔网前残留的固体物从回收管处抽吸出,底网、隔网、竖隔网的网孔孔径存在差异,可对叶黄素提取液进行分级过滤,可将叶黄素提取液中的固体物进行有效过滤,同时有效对过滤后的固体物进行回收,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后方便后续使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罐、连通管、静置罐、支脚、万向轮、过滤仓、隔网、支撑板、顶盖、底网、侧管体、帽体、出渣管、竖隔网、回收管、出液管,所述过滤罐通过连通管与静置罐连通,支脚设置在过滤罐底部,万向轮与支脚连接,过滤仓设置在过滤罐内部隔网设置在过滤罐内部,支撑板设置在过滤罐顶部,顶盖设置在过滤仓顶部,侧管体设置在过滤仓侧面,帽体与侧管体连接,出渣管设置在过滤罐侧面,竖隔网设置在静置罐内部,回收管设置在静置罐底部,出液管设置在静置罐右侧,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卡箍,顶盖顶部设置有提手,所述侧管体由左管体、左连接口、右管体、右连接口、连接环,所述左连接口设置在左管体端部,右连接口设置在右管体的端部,连接环与左连接口
及右连接口连接。
[0008]所述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内部。
[0009]所述隔网斜向右45
°
设置,隔网位于过滤仓下方。
[0010]所述底网斜向右45
°
设置。
[0011]所述侧管体与帽体螺纹连接。
[0012]所述进液管设置有两根,两根进液管位于提手的左右两侧。
[0013]所述连接环与左连接口及右连接口螺纹连接。
[0014]所述侧管体、出渣管、回收管处外连有抽吸泵。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罐和静置罐,过滤罐内设置有过滤仓,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叶黄素提取液从进液管处流入到过滤仓内过滤,经过过滤仓及隔网处理的叶黄素提取液从连通管进入到静置罐内,过滤操作结束后将过滤仓取出后将侧管体与抽吸泵连通,将过滤罐内残留的固体物抽出,出渣管处连将有抽吸泵,隔网上方残留的固体物,从出渣管处抽吸出,另外回收管处连接有抽吸泵,竖隔网前残留的固体物从回收管处抽吸出,底网、隔网、竖隔网的网孔孔径存在差异,可对叶黄素提取液进行分级过滤,可将叶黄素提取液中的固体物进行有效过滤,同时有效对过滤后的固体物进行回收,对过滤装置进行清理后方便后续使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过滤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侧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过滤罐、2

连通管、3

静置罐、4

支脚、5

万向轮、6

过滤仓、7

隔网、8

支撑板、9

顶盖、10

底网、11

侧管体、12

帽体、13

出渣管、14

竖隔网、15

回收管、16

出液管、17

进液管、18

卡箍,19

提手、20

左管体、21

左连接口、22

右管体、23

右连接口、24

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
[0021]如图1

3所示,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罐1、连通管2、静置罐3、支脚4、万向轮5、过滤仓6、隔网7、支撑板8、顶盖9、底网10、侧管体11、帽体12、出渣管13、竖隔网14、回收管15、出液管16,所述过滤罐1通过连通管2与静置罐3连通,支脚2设置在过滤罐1底部,万向轮5与支脚2连接,过滤仓6设置在过滤罐1内部,过滤仓6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1内部,隔网7设置在过滤罐1内部,隔网7斜向右45
°
设置,隔网7位于过滤仓6下方,支撑板8设置在过滤罐1顶部,顶盖9设置在过滤仓6顶部,底网10设置在过滤仓6底部,底网10斜向右45
°
设置,侧管体11设置在过滤仓6侧面,帽体12与侧管体11连接,侧管体11与帽体12螺纹连接,出渣管13设置在过滤罐1侧面,竖隔网14设置在静置罐3内部,回收管15设置在静置罐3底部,出液管16设置在静置罐3右侧,所述顶盖9顶部设置有进液管17,进液管17上设置有卡箍18,进液管17设置有两根,两根进液管17位于提手19的左右两侧,顶盖9顶部设置有提手19,所述
侧管体11由左管体20、左连接口21、右管体22、右连接口23、连接环24,所述左连接口21设置在左管体20端部,右连接口23设置在右管体22的端部,连接环24与左连接口21及右连接口23连接,所述连接环24与左连接口21及右连接口23螺纹连接,所述侧管体11、出渣管13、回收管15处外连有抽吸泵。
[0022]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设置有过滤罐1和静置罐3,过滤罐1内设置有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叶黄素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黄素过滤装置主要包括过滤罐、连通管、静置罐、支脚、万向轮、过滤仓、隔网、支撑板、顶盖、底网、侧管体、帽体、出渣管、竖隔网、回收管、出液管,所述过滤罐通过连通管与静置罐连通,支脚设置在过滤罐底部,万向轮与支脚连接,过滤仓设置在过滤罐内部,过滤仓可拆卸设置在过滤罐内部,隔网设置在过滤罐内部,隔网斜向右 45
°
设置,隔网位于过滤仓下方,支撑板设置在过滤罐顶部,顶盖设置在过滤仓顶部,侧管体设置在过滤仓侧面,帽体与侧管体连接,出渣管设置在过滤罐侧面,竖隔网设置在静置罐内部,回收管设置在静置罐底部,出液管设置在静置罐右侧,所述顶盖顶部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上设置有卡箍,顶盖顶部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秋艳马艳芳祝涛白富庭王能昆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博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