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传输机构、玻璃板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240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板件传输机构、玻璃板生产线,其中,板件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和翻转装置,第一传输装置设有升降机构、首端和末端,首端到末端的方向与运输产线的运输方向相交,翻转装置包括夹具、第一轴体、翻转驱动装置;翻转驱动装置与第一轴体驱动连接,夹具设于第一轴体的外侧;当需要取片时,设于运输产线下方的第一传输装置升起从而将板件抬起,板件从首端移动到末端实现横向运输,输出的板件传输到翻转装置的夹具,翻转装置旋转带动夹具和板件翻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该板件传输机构的玻璃板生产线能够实现玻璃板在运输产线横向运输,缩短机械臂取片范围,也能够在安全高度下进行锡面翻转,提高了生产效率与安全性。与安全性。与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传输机构、玻璃板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件传输机构和玻璃板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玻璃板生产后的取片过程需在其锡面处进行,要对平放在运输产线玻璃板的锡面取片需要将玻璃板高空提起再利用机械臂取片,因此造成生产现场安全性有所欠缺,同时由于运输产线传输方向的单一性造成机械臂对远处的玻璃板取片需要使用加长臂,取片与堆叠的过程中无形增加了离心力,降低稳定性,同时取片效率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板件传输机构,旨在解决高空取片的问题以及实现板件横向传输,使现场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性均能得到提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板件传输机构,包括:
[0005]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设有升降机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用于将板件在运输产线抬起并将板件沿平行于所述首端到所述末端的方向移动,所述首端到所述末端的方向与所述运输产线的运输方向相交;
[0006]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夹具、第一轴体、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轴体驱动连接,所述夹具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外侧,所述夹具的夹口背向所述第一轴体;
[0007]所述夹口用于接收从所述末端传输的板件。
[0008]可选地,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二轴体、第三轴体、抬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横向驱动装置;
[0009]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与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连接;
[0010]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皮带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二轴体转动;
[0011]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二皮带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体抵接,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平行设置;
[0012]所述第二轴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轴体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支架。
[0013]可选地,所述板件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
[0014]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是否有板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抬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存在板件时,所述运输产线暂停运行,且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支架升高而将板件抬起;
[0015]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杆支架抬起是否达到预设高度,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连杆支架抬起达到预设高度时,所述运输产线启动运行,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启动;
[0016]所述第三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抬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板件的数量为零时,所述运输产线暂停运行,且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支架下降。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轴体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夹具,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同一周向方向的每两个所述夹具之间设有容纳间隙。
[0018]可选地,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三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横向驱动装置、第四检测装置;
[0019]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三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抵接,所述第三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抵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设于所述容纳间隙,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轴向两侧与相邻的所述夹具之间存在第一距离;
[0020]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夹口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夹口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减速并在预设时间后停机。
[0021]可选地,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五检测装置、第六检测装置;
[0022]所述第五检测装置、所述第六检测装置均用于检测板件是否完全通过所述末端,所述第五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所述第六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五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末端存在板件时,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运行,所述第六检测装置启动;所述第六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六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末端的板件数量为零时,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停机。
[0023]可选地,所述翻转装置的另一侧设有置位机构,所述置位机构包括调整装置、接收装置、第七检测装置、第八检测装置、第九检测装置、第十检测装置,所述置位机构用于接收所述翻转装置传输的板件;
[0024]所述接收装置设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翻转装置的板件,所述接收装置用于使所述板件沿平行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移动,所述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与所述调整装置的调整方向相交;
[0025]所述第七检测装置、所述第八检测装置均设于所述接收装置的第一端,以确认板件完全进入所述接收装置,所述第七检测装置与所述第八检测装置、所述接收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七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接收装置存在板件时,所述第八检测装置启动,所述接收装置持续运行;当所述第八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接收装置板件数量为零时,所述接收装置减速并在预设时间后停机;
[0026]所述接收装置还设有取片区域,所述第九检测装置用于在所述接收装置停机时检测所述板件是否偏离所述取片区域,所述第九检测装置与所述调整装置、所述第十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板件偏离所述取片区域时,所述调整装置移动所述板件以对齐所述取片区域且所述第十检测装置启动;
[0027]所述第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取片区域是否有板件,所述第十检测装置与所述接收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十检测装置所述取片区域的板件数量为零时,所述接收装置
重启并保持运行。
[0028]可选地,所述置位机构与所述第一轴体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三传输装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包括第二固定支架、第四皮带、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三横向驱动装置、第十一检测装置、第十二检测装置;
[0029]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三横向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支架,所述第四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主动轮抵接,所述第四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从动轮抵接,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三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轮设于所述夹具的容纳间隙,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轴向两侧与相邻的所述夹具存在第二距离;
[0030]所述第十一检测装置、所述第十二检测装置均用于检测所述第三传输装置上是否存在板件,所述第十一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横向驱动装置、所述第十二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十一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三传输装置存在板件时,所述第三横向驱动装置运行,所述第十二检测装置启动;所述第十二检测装置与所述第三横向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设有升降机构、首端和末端,所述第一传输装置用于将板件在运输产线抬起并将板件沿平行于所述首端到所述末端的方向移动,所述首端到所述末端的方向与所述运输产线的运输方向相交;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夹具、第一轴体、翻转驱动装置,所述翻转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轴体驱动连接,所述夹具设于所述第一轴体的外侧,所述夹具的夹口背向所述第一轴体;所述夹口用于接收从所述末端传输的板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包括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二轴体、第三轴体、抬升驱动装置和第一横向驱动装置;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杆支架,所述连杆支架与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横向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皮带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轴体抵接,以带动所述第二轴体转动;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二皮带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轴体抵接,所述第二轴体与所述第三轴体平行设置;所述第二轴体的两端与所述第三轴体的两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杆支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传输机构还包括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均用于检测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是否有板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抬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存在板件时,所述运输产线暂停运行,且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支架升高而将板件抬起;所述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连杆支架抬起是否达到预设高度,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连杆支架抬起达到预设高度时,所述运输产线启动运行,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启动;所述第三检测装置与所述运输产线、所述抬升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上方板件的数量为零时,所述运输产线暂停运行,且所述抬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连杆支架下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至少包括两个所述夹具,沿所述第一轴体的同一周向方向的每两个所述夹具之间设有容纳间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沿平行于所述第一轴体的轴线方向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输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支架、第三皮带、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横向驱动装置、第四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均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支架,所述第三皮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主动轮抵接,所述第三皮带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从动轮抵接,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轮设于所述容纳间隙,所述第一从动轮的轴向两侧与相邻的所述夹具之间存在第一距离;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夹口是否到达预设位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与所述第
二横向驱动装置电性连接,当所述夹口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横向驱动装置减速并在预设时间后停机。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件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第一传输装置之间还设有第五检测装置、第六检测装置;所述第五检测装置、所述第六检测装置均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会理程狄哲雷祎俊张学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旗滨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