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顶盖的顶端面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把手,所述罐体的底端面一侧安装有接水管,所述罐体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排料管,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通过设计的保温组件,便于提高罐体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得杀菌装置在对鲜奶进行杀菌时,罐体内部的温度不会轻易的降低,便于提高杀菌装置对鲜奶的杀菌效率和效果,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实用;通过设计的密封组件,便于提高顶盖在闭合状态下与罐体连接的密封性,使得鲜奶在进行搅拌杀菌时不易发生喷溅至罐体的外部,并且顶盖与罐体连接密封性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杀菌装置运行时的保温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巴氏杀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巴氏杀菌机
,具体为一种巴氏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巴氏杀菌机是一种杀菌设备,巴氏杀菌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原本采用85℃,30秒的巴氏杀菌技术,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会将其中的活性物质也杀死,为了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现在采用75℃,15秒的巴氏杀菌技术,能够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保留原奶中的免疫球蛋白等活性蛋白物质,但现有的巴士杀菌机在使用时,杀菌装置运行时的保温效果不够好,使得罐体内部温度容易降低,会降低对鲜奶的杀菌效率和效果,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有可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巴氏杀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铰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端面安装有电机,所述顶盖的顶端面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把手,所述罐体的底端面一侧安装有接水管,所述罐体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排料管,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
[0005]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衬层,所述内衬层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对称开设有限位环槽,所述罐体的内侧底部表面安装有固定凸环,处于所述内衬层底端面的所述限位环槽与所述固定凸环卡合连接,处于所述内衬层底端面的所述限位环槽的内侧底部等角度开设有容置腔,处于所述内衬层顶部的所述限位环槽的内部卡合有密封环,所述罐体的内壁开设有壁槽,所述壁槽的内部安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棉与所述壁槽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魔术贴,所述魔术贴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壁槽的内壁之间黏合连接,所述保温棉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魔术贴的另一侧表面粘贴连接,所述保温棉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内衬层的表面紧密贴合。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密封环的顶端面一侧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密封环呈倾斜状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拉槽,所述密封环的顶端面与所述罐体的内侧顶部表面挤压贴合,所述密封环的底端面等角度固定有橡胶凸起,所述橡胶凸起卡合至所述容置腔的开口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内衬层底端面和顶端面的所述限位环槽的内壁深度不同,所述内衬层的高度与所述罐体的内壁深度相等。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底端面边缘处等角度固定有支撑腿,所述罐体的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液位计。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顶盖的侧边表面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套环,所述顶盖的侧边表面开设有供所述橡胶套环安装的安装环槽,所述橡胶套环的表面粘合连接有连接海绵,所述罐体的开口处内壁固定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
的表面等高度开设有密封环槽,所述连接海绵的表面与所述橡胶圈的内部表面紧密贴合。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海绵与所述连接海绵的厚度大于所述安装环槽的内壁深度,所述橡胶圈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呈倾斜状。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通过设计的保温组件,便于提高罐体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得杀菌装置在对鲜奶进行杀菌时,罐体内部的温度不会轻易的降低,便于提高杀菌装置对鲜奶的杀菌效率和效果,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实用,实用效果较好。
[0013]2、本技术通过设计的密封组件,便于提高顶盖在闭合状态下与罐体连接的密封性,使得鲜奶在进行搅拌杀菌时不易发生喷溅至罐体的外部,并且顶盖与罐体连接密封性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杀菌装置运行时的保温效果,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保温组件和密封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7]图4为图2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8]图中:1、罐体;2、支撑腿;3、顶盖;4、电机;5、把手;6、排料管;7、接水管;8、内衬层;9、容置腔;10、固定凸环;11、限位环槽;12、密封环;13、壁槽;14、魔术贴;15、保温棉;16、橡胶凸起;17、限位拉槽;18、橡胶圈;19、安装环槽;20、橡胶套环;21、连接海绵;22、密封环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0]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1,罐体1的顶部铰接有顶盖3,顶盖3的顶端面安装有电机4,顶盖3的顶端面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把手5,罐体1的底端面一侧安装有接水管7,罐体1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排料管6,罐体1的底端面边缘处等角度固定有支撑腿2,罐体1的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液位计,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保温组件包括内衬层8,内衬层8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对称开设有限位环槽11,内衬层8底端面和顶端面的限位环槽11的内壁深度不同,内衬层8的高度与罐体1的内壁深度相等,罐体1的内侧底部表面安装有固定凸环10,处于内衬层8底端面的限位环槽11与固定凸环10卡合连接,处于内衬层8底端面的限位环槽11的内侧底部等角度开设有容置腔9,处于内衬层8顶部的限位环槽11的内部卡合有密封环12,罐体1的内壁开设有壁槽13,壁槽13的内部安装有保温棉15,保温棉15与壁槽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魔术贴14,魔术贴14的一侧表面与壁槽13的内壁之间黏合连接,保温棉15的一侧表面与魔术贴14的另一侧表面粘贴连接,保温棉15的另一侧表面与内衬层8的表面紧密贴合,便于提高罐体1的保温隔热效果,使得杀菌装置在运行时罐体1内部的稳固不会轻易的降低,可以提高对鲜奶的杀菌效率和效果,实用性好。
[0021]如图3所示,密封环12的顶端面一侧表面呈倾斜状,密封环12呈倾斜状的表面开设有限位拉槽17,密封环12的顶端面与罐体1的内侧顶部表面挤压贴合,密封环12的底端面等
角度固定有橡胶凸起16,橡胶凸起16卡合至容置腔9的开口处,便于对容置腔9的开口处进行密封,避免容置腔9内部的油发生泄漏,实用效果较好。
[0022]如图2和图4所示,顶盖3的侧边表面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组件包括橡胶套环20,顶盖3的侧边表面开设有供橡胶套环20安装的安装环槽19,橡胶套环20的表面粘合连接有连接海绵21,罐体1的开口处内壁固定有橡胶圈18,橡胶圈18的表面等高度开设有密封环槽22,连接海绵21的表面与橡胶圈18的内部表面紧密贴合,连接海绵21与连接海绵21的厚度大于安装环槽19的内壁深度,橡胶圈18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均呈倾斜状,便于闭合顶盖3在闭合状态下与罐体1连接的密封性,使得鲜奶在进行搅拌杀菌时不易发生泄漏的情况,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罐体1的保温效果,实用性高。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技术在前期安装保温组件时,首先推动魔术贴14向壁槽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的顶部铰接有顶盖(3),所述顶盖(3)的顶端面安装有电机(4),所述顶盖(3)的顶端面一侧边缘处固定有把手(5),所述罐体(1)的底端面一侧安装有接水管(7),所述罐体(1)的表面一侧安装有排料管(6),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部设置有保温组件;所述保温组件包括内衬层(8),所述内衬层(8)的顶端面与底端面对称开设有限位环槽(11),所述罐体(1)的内侧底部表面安装有固定凸环(10),处于所述内衬层(8)底端面的所述限位环槽(11)与所述固定凸环(10)卡合连接,处于所述内衬层(8)底端面的所述限位环槽(11)的内侧底部等角度开设有容置腔(9),处于所述内衬层(8)顶部的所述限位环槽(11)的内部卡合有密封环(12),所述罐体(1)的内壁开设有壁槽(13),所述壁槽(13)的内部安装有保温棉(15),所述保温棉(15)与所述壁槽(1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魔术贴(14),所述魔术贴(14)的一侧表面与所述壁槽(13)的内壁之间黏合连接,所述保温棉(15)的一侧表面与所述魔术贴(14)的另一侧表面粘贴连接,所述保温棉(15)的另一侧表面与所述内衬层(8)的表面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巴氏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12)的顶端面一侧表面呈倾斜状,所述密封环(12)呈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赫英环,
申请(专利权)人:丹东升泰乳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