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759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包括曲线式外筒、曲线式内筒、支撑装置及帽盖,支撑装置包括转轴,转轴上固定有若干支杆,每个支杆均包括外杆及内杆,外杆与内圆弧本体固定,内杆与转轴固定,当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一方向转动,外杆及内杆相互锁定,此时支杆为最大长度,当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二方向转动,外杆及内杆解锁,两者可相互靠近;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拼接形成的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来制备混凝土构件,且利用滑动设置的内杆及外杆,当两者相互远离至支杆呈最大长度时将两者锁定来支撑内圆弧本体,当两者解锁相互靠近时,支杆收缩带动干内圆弧本体折叠从而脱离构件,脱模方便且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隧道相似模型试验领域,存在非传统隧道模型构件制备困难的状况,例如曲线隧道模型构件的制备。曲线隧道不同于常规直线型隧道,其隧道径向存在一定数值的转弯半径,使其具备一定的结构灵活性,对复杂地形地势的适应性强,在城市地铁以及一些山区、水下等区域应用的案例逐渐增多。然而受制于曲线隧道自身结构特征,其模型制备过程往往十分复杂,所用注模工具常采用一次性耗材,投入巨大,难以重复性使用,对曲线隧道结构模型试验研究的开展带来一定困扰。同时,在隧道模型养护成型后还存在诸如脱模困难、剥落掉渣严重的状况,造成隧道结构在脱模过程中受到一定损坏,显著降低隧道模型的成品质量。
[0003]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循环利用的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不仅能够降低注模工具或设备的加工制作耗费,保障构件制备过程中的密闭性,同时解决曲线模型脱模困难的现状,切实提高构件的制备质量与浇筑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曲线隧道注模工具脱模困难、剥落掉渣严重且难以重复使用的问题,现提供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包括:
[0006]曲线式外筒,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外圆弧本体且相邻两者均为可拆卸连接;
[0007]曲线式内筒,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内圆弧本体;
[0008]支撑装置,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有若干支杆,若干支杆与若干内圆弧本体一一对应且每个支杆用于支撑其所对应的内圆弧本体,每个支杆均包括滑动连接的外杆及内杆,所述外杆和与其所对应的内圆弧本体固定,所述内杆与转轴固定,当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一方向转动,外杆及内杆相互锁定,此时支杆为最大长度,当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二方向转动,外杆及内杆解锁,两者可相互靠近;
[0009]帽盖,卡在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底部,并与两者可拆卸连接。
[0010]使用时,滑动外杆与内杆至支杆呈最大长度并沿第一方向转动转轴将其锁定,使若干内圆弧本体首尾相接形成曲线式内筒,并将若干外圆弧本体首尾相接形成曲线式外筒,在曲线式内筒的外周壁及曲线式外筒的内周壁上均涂上润滑油并铺设薄膜,另外通过帽盖锁柱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的底部,然后在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形成的圆柱体内部浇筑混凝土,待构件养护完成后首先取下帽盖,然后将若干外圆弧本体拆开,沿第二方
向转动转轴带动内杆转动,内杆与外杆解锁可相互靠近使得支杆失去支撑作用,若干内圆弧本体折叠可脱离构件,最后取出内圆弧本体完成脱模。
[0011]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拼接形成的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来制备混凝土构件,且利用滑动设置的内杆及外杆,当两者相互远离至支杆呈最大长度时将两者锁定来支撑内圆弧本体,当两者解锁相互靠近时,支杆收缩带动干内圆弧本体折叠从而脱离构件,脱模方便,且一个工序完成后经过养护便可重复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支模材料的浪费。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外杆设有L形洞口,洞口包括径向段及周向段且周向段位于径向段的内侧,所述内杆设有与洞口相匹配的卡扣,所述卡扣滑动连接在洞口内部,当卡扣位于周向段时,支杆为最大长度,当卡扣位于径向段时,外杆与内杆可相对滑动;转动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一方向转动时,卡扣由径向段进入周向段将内杆及外杆锁定,支杆为最大长度来支撑内圆弧本体;当转动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二方向转动时,卡扣由周向段进入径向段将内杆及外杆解锁,外杆可向内杆的方向运动,两者相互靠近使得支杆收缩。
[0013]进一步的,每个外杆上洞口的径向段长度不同,径向段不同使得解锁后的支杆中,相邻两个外杆向内杆运动的距离不同,可避免相邻两个内圆弧本体脱离构件后产生干涉。
[0014]进一步的,每个外杆上洞口的周向段长度不同,周向段不同使得转轴转动时,相邻两个支杆解锁的时间不同,即其中一个支杆的外杆与内杆可相对滑动时,另一个支杆仍处于锁定状态,避免若干外杆带动若干内圆弧本体一起运动产生干涉。
[0015]进一步的,所述转轴上还设有用于辅助支撑装置的辅助机构,当支撑装置处于支撑状态,辅助机构可提供辅助支撑,防止构件对曲线式内筒挤压造成支撑装置失效从而导致的浇筑失败。
[0016]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沿转轴周向设置的若干条滑轨,每条滑轨上均滑动安装有若干升降支架,每个升降支架均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杆体,两个杆体中的其中一个杆体上开设有槽口,另一个杆体上设有与槽口相匹配的凸柱,所述凸柱滑动连接在槽口内部,且所述凸柱上设有磁体,转轴上安装有磁场发生器,所述磁场发生器用于控制磁场方向以实现与磁体的相吸或相斥;当支撑装置处于支撑状态,启动磁场发生器产生与磁体相斥的磁场,磁体受斥力带动凸柱向远离转轴的方向运动使得升降支架抬升来撑住内圆弧本体;当需要脱模时,启动磁场发生器产生与磁体相吸的磁场,磁体受吸力带动凸柱向靠近转轴的方向运动使得升降支架收缩来与内圆弧本体脱离。
[0017]进一步的,每个内圆弧本体沿其周向上的两端均设有弧形切口,所述弧形切口自外周壁向内周壁的方向朝第二方向倾斜,其用于当转轴带动内杆沿第二方向转动,外杆及内杆解锁时,内圆弧本体更易松动从而与工件脱离。
[0018]进一步的,每个外圆弧本体沿其周向上的两端分别设有凹型槽及凸型块,相邻两个外圆弧本体上的凸型块插入凹型槽内部实现两者卡接,且每个外圆弧本体沿其周向上的两端均设有垫片,螺栓穿过相邻两个外圆弧本体上的垫片实现两者的锁定。
[0019]进一步的,所述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顶部间隔安装有若干凵型钢针,若干钢针沿周向分布将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锁定,防止两者位置错动。
[0020]进一步的,所述帽盖包括外圈及内圈,所述外圈卡在曲线式外筒外部,所述内圈卡在曲线式内筒外部,避免混凝土浇筑时的外溢。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拼接形成的曲线式外筒及曲线式内筒来制备混
凝土构件,且利用滑动设置的内杆及外杆,当两者相互远离至支杆呈最大长度时将两者锁定来支撑内圆弧本体,当两者解锁相互靠近时,支杆收缩带动干内圆弧本体折叠从而脱离构件,脱模方便且可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4]图2为外圆弧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曲线式内筒及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支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辅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升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
[0030]1、曲线式外筒;11、外圆弧本体;111、凹型槽、112、凸型块;113、垫片;
[0031]2、曲线式内筒;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曲线式外筒(1),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外圆弧本体(11);曲线式内筒(2),包括若干首尾相接的内圆弧本体(21);支撑装置(3),包括转轴(32),所述转轴(32)上固定有若干支杆(33),若干支杆(33)与若干内圆弧本体(21)一一对应且每个支杆(33)用于支撑其所对应的内圆弧本体(21),每个支杆(33)均包括滑动连接的外杆(331)及内杆(332),所述外杆(331)和与其所对应的内圆弧本体(21)固定,所述内杆(332)与转轴(32)固定,当转轴(32)带动内杆(332)沿第一方向转动,外杆(331)及内杆(332)相互锁定,此时支杆(33)为最大长度,当转轴(32)带动内杆(332)沿第二方向转动,外杆(331)及内杆(332)解锁,两者可相互靠近;帽盖(4),卡在曲线式外筒(1)及曲线式内筒(2)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331)设有L形洞口(333),所述洞口(333)包括径向段(3331)及周向段(3332)且周向段(3332)位于径向段(3331)的内侧,所述内杆(332)设有与洞口(333)相匹配的卡扣(334),所述卡扣(334)滑动连接在洞口(333)内部,当卡扣(334)位于周向段(3332)时,支杆(33)为最大长度,当卡扣(334)位于径向段(3331)时,外杆(331)及内杆(332)可相互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外杆(331)上洞口(333)的径向段(3331)长度均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曲线式空心圆柱体混凝土构件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外杆(331)上洞口(333)的周向段(3332)长度均不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峰卜士洁陈一诺姚露妍谢咏天冯晓九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