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移栽机用取投苗机构及取投苗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移栽机用取投苗机构及取投苗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蔬菜的种植方式主要以先穴盘育苗,后移栽的方式。移栽种植可缩短作物的生育过程、提高作物的抗灾抗旱能力、减少需要二次补种现象,同时能够增加作物的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目前,移栽机主要分为半自动和全自动,半自动移栽机需人工将苗从穴盘中取出并进行投苗,移栽效率低,省力不省工;全自动移栽机可实现取苗、投苗、栽植、覆土的全过程自动化作业,栽植效率高,省力又省工。其中,取投苗机构是穴盘苗全自动移栽机的核心部分,其机构形式与工作方法将直决定取投苗机构的取投苗质量和效率,进而影响整机的作业效果。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取苗投苗机构,该机构可进行自动取投苗,驱动组件配合着垂直导向组件使取苗组件可对苗进行抓取,再配合着水平导向组件对取苗组件进行移动,使穴盘里面的苗可被抓取然后精准的投放到导苗筒或栽植器内。但其取投苗机构靠气缸驱动,只能进行固定行程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移栽机用取投苗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取投苗运动机构(6)、移箱机构(4)和接苗机构(5);所述接苗机构(5)位于移箱机构(4)一侧,所述移箱机构(4)上方设行走机构,所述取投苗运动机构(6)通过行走机构在接苗机构(5)与移箱机构(4)之间往复移动;所述取投苗运动机构(6)包括前后移动固定板(6
‑
2)、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取苗针移动组件(6
‑
8)、丝杠电机(6
‑
1)和取苗针移动气缸(6
‑
9);所述前后移动固定板(6
‑
2)顶部与行走机构通过第一移动副连接;所述前后移动固定板(6
‑
2)与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之间通过第二移动副连接,所述丝杠电机(6
‑
1)安装在前后移动固定板(6
‑
2)上,所述丝杠电机(6
‑
1)的推杆与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连接,用于驱动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上下移动;所述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与取苗针移动组件(6
‑
8)之间通过第三移动副连接,所述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上安装取苗针移动气缸(6
‑
9),所述取苗针移动气缸(6
‑
9)的活塞杆与取苗针移动组件(6
‑
8)连接,用于驱动取苗针移动组件(6
‑
8)上下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移栽机用取投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投苗移动组件(6
‑
7)包括取投苗移动板(6
‑7‑
1),推苗环连接板(6
‑7‑
2)和推苗环(6
‑7‑
3);所述取投苗移动板(6
‑7‑
1)一侧面安装第一导轨(6
‑
3),所述前后移动固定板(6
‑
2)上安装第一滑块(6
‑
4),所述第一滑块(6
‑
4)可移动安装在第一导轨(6
‑
3)上;所述取投苗移动板(6
‑7‑
1)一侧面与丝杠电机(6
‑
1)的推杆连接;所述取投苗移动板(6
‑7‑
1)另一侧面安装取苗针移动气缸(6
‑
9);所述取投苗移动板(6
‑7‑
1)另一侧面底部安装若干推苗环连接板(6
‑7‑
2),每个推苗环连接板(6
‑7‑
2)上安装推苗环(6
‑7‑
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移栽机用取投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取苗针移动组件(6
‑
8)包括取苗针移动压板(6
‑8‑
1)、固定板连接板(6
‑8‑
2)、取苗针固定板(6
‑8‑
3)和取苗针(6
‑8‑
4);所述取苗针移动压板(6
‑8‑
1)一侧面安装第二滑块(6
‑
6),所述取投苗移动板(6
‑7‑
1)另一侧面安装第二导轨(6
‑
5),所述第二滑块(6
‑
6)可移动安装在第二导轨(6
‑
5)上;所述取苗针移动压板(6
‑8‑
1)一侧面与取苗针移动气缸(6
‑
9)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取苗针移动压板(6
‑8‑
1)另一侧面底部设有若干固定板连接板(6
‑8‑
2),所述固定板连接板(6
‑8‑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平,时佳威,刘伟,岳仁才,曾添懿,谭荣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