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酶级联催化结合微流场耦合合成新型生物基聚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460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酶级联催化结合微流场耦合合成新型生物基聚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于第一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丙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酶级联催化结合微流场耦合合成新型生物基聚酯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及化学化工领域,具体涉及利用一种利用两酶级联催化结合微流场耦合合成新型生物基聚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良好的弹性、再加工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热熔压敏胶、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等领域。目前常见的商用热塑性弹性体有聚苯乙烯

b

聚丁二烯

b

聚苯乙烯和聚苯乙烯

b

聚异戊二烯

b

聚苯乙烯等。尽管这些材料用途广泛,但它们依赖于不可再生原料,且废弃后在自然环境下无法降解。因此使用安全、无毒的生物质基原料制备可持续的生物基热塑性弹性体越来越受到关注。
[0003]L

丙交酯来源于甘蔗等植物,由其开环聚合得到的聚乳酸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聚酯材料。Hillmyer等报道了聚乳酸

b

聚(βr/>‑
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生物基聚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于第一溶剂中,在催化剂作用下,将丙基

己内酯与引发剂进行第一反应;(2)向第一反应体系中加入丙交酯和第二溶剂进行第二反应,制得生物基聚酯,聚丙基己内酯

b

丙交酯;所述生物基聚酯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5000g/mol,优选为2000~24000g/mol,优选为6000~22000g/mo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丙基

己内酯的制备方法为以对丙基环己醇为原料,利用醇还原酶和多环酮单加氧酶为生物催化剂,通过辅因子再生循环体系制得丙基

己内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还原酶为将来自开菲尔乳杆菌Lactobacillus kefir DSM 20587编码的ADH基因(GenBank:AY267012.1)克隆到pET22b(+)中,并转入到大肠杆菌培养所得的游离状态的醇还原酶;优选地,所述多环酮单加氧酶为将来源于嗜热性锥虫编码(ATCC 42464)的BVMO基因克隆到pET22b(+)中,并转入到大肠杆菌中培养所得的游离状态的多环酮单加氧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的溶剂为有机溶剂和缓冲液的组合;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占溶剂总体积的0.5%~10%;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乙腈、二甲基亚砜、异丙醇、二氧六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优选为二氧六环;优选地,所述缓冲液为pH7~8的Tris

HCL缓冲液,优选为pH7.5的Tris

HCL缓冲液;优选地,所述反应体系中,对丙基环己醇的浓度为4~8mM,优选为4mM;优选地,所述反应体系中,醇还原酶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为0.2g/mL;优选地,所述反应体系中,多环酮单加氧酶的浓度为0.1~0.5g/mL,优选为0.1g/mL;优选地,所述反应体系中,辅因子的浓度为0.3~10mM,优选为0.3mM;优选地,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5~3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第一溶剂为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晨杰班唱唱朱宁应汉杰沈涛计磊谭卓涛李明庄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