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321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包括弹力带卷筒和固定机构,可方便患者在任意墙面或玻璃面进行任意位置的固定,有效解决患者固定弹力带难的问题。其上可设置显示屏及压力感受器,即可直观反应患者肌肉力量的数值,帮助使用者及医生了解肢体肌力变化,从而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制造材料简单易得,使用简便,应用人群广泛。应用人群广泛。应用人群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
所属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材
,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肌力训练的肢体康复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用于肌力训练的肢体康复训练弹力带一般为不同弹性的长条弹力带或环形弹力带。如《弹力带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
[0003]https://www.docin.com/p

1421315693.html,通过对老年女性施加自编弹力带健身操锻炼干预并通过测试对其呼吸机能相关指标进行评价,研究弹力带操对老年人生理机能的影响,以增进老年人健康。长条弹力带多用于上肢主动锻炼,需要患者手握弹力带两端或一端,可用于如肩部肌群、上臂肌群和胸背肌群的练习。环形弹力带多是用于不方便手动固定的下肢锻炼,在患者对某一肢体进行锻炼的过程中,需要将弹力带的一端进行固定,并需要找寻适合处进行弹力带的捆绑固定。当患者没有环形弹力带时,也常用长条弹力带两端打结的形式来进行锻炼。此两类弹力带可利用肢体固定进行练习,也可利用场地其他物体简单固定进行锻炼。
[0004]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是,通常在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时,需要将弹力带固定在墙面上以使训练更加方便,而通常用于固定的墙面等垂直面缺少固定点,难以对弹力带进行有效的固定,并且在患者住院或居家康复时,可供选择的能进行弹力带一侧固定的位置并不多,多选择为床旁栏杆等地,但由于每个患者身高不同等原因,固定位置不一定能满足患者与治疗师的期待;且当患者同时有上下肢使用弹力带进行训练的需求时,需要更换弹力带,或是对现有长条弹力带进行拆解移动位置;二是,现有弹力带技术不具有直观反应患者肌肉力量的数值的功能,无法让患者直观地发现自身肢体肌力的变化,在更换阻力更大的弹力带前,患者只能通过自我感觉来判断自己力量的变化以及进步与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现有弹力带无法固定在墙面上且无法直观反应练习者肌肉力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达到为需要进行肢体肌力训练的群体提供简单易用、便捷可靠、可固定在墙面上且具有直观反应患者肌肉力量值功能的康复训练器的目的。
[0006]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由弹力带卷筒和固定机构组成;所述弹力带卷筒包括外围的圆筒状卷筒外壳,卷筒外壳内置回弹弹簧及弹力带,卷筒外壳上沿弹力带卷筒纵长方向有长条形开口,弹力带一端穿出开口与把手固定连接,开口纵向长度小于把手纵向长度;回弹弹簧固定于卷筒外壳的底部,回弹弹簧的中心点与弹力带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弹力带固定桶和支撑板;所述弹力带固定桶固定在支撑板前方,支撑板后方设置吸盘;所述弹力带固定桶前部沿桶体纵向有开口,开口一端的弹力带固
定桶侧壁上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拉门,拉门与弹力带固定桶侧壁连接侧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挡板,拉门外壁有搭扣带,开口另一端的弹力带固定桶外壁上设有与搭扣带配合的固定扣,开口另一端的弹力带固定桶侧壁上有纵向的固定桶外壁内侧沟,所述固定桶外壁内侧沟为沿固定桶圆形曲度向桶壁内延伸的有深度的沟,且与固定桶内外壁皆存在距离;所述拉门上的挡板可扣进固定桶外壁内侧沟以固定弹力带。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把手可设置成较大的把手,优选设置为中空矩形,以既可手握把手进行上肢训练,又可将把手中空部分套入脚踝进行下肢训练。
[000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有挂钩,以适应不同状况的墙面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弹力带固定桶外侧桶壁上有显示屏,拉门靠近显示屏一端连接有压力感受器,压力感受器与显示屏电性连接。拉门收到的弹力带回弹的力度会通过压力感受器被反映在外壳的显示屏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一是,目前,患者居家进行锻炼时,经常需要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而通常用于固定的墙面等垂直面缺少固定点,难以对弹力带进行有效的固定。本技术通过弹力带卷筒和固定机构等结构设置可有效解决患者固定弹力带难的问题,可以帮助患者在任意墙面或玻璃面进行任意位置的固定,方便进行居家康复锻炼且减少准备时间。如通过墙面的固定机构以及挡板和搭扣可进行单侧固定,患者无需拆解弹力带等行为,即可通过两处固定装置的方式进行快速位置变化。同时,当患者进行力量进阶训练,需要更换弹性阻力更大的弹力带时,可直接更换阻力更大的内置弹力带的弹力卷筒来进行快速更换。本技术可提供多重固定方式可满足不同患者在不同位置的固定需求,匹配患者本身需求,更好地针对患者进行锻炼。
[0013]二是,通过固定机构的拉门收到的弹力带回弹的压力,可以反应患者肌肉力量的数值,即通过挡板上的压力传感器,在固定桶外侧壁上可以显示力量数值,方便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自身力量数值的变化可以帮助患者以及医生了解到使用者肢体肌力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制定训练计划。本技术使用简便,所需材料简单易得,应用人群广泛。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弹力带卷筒正视图。
[0015]图2为弹力带卷筒内的回弹弹簧和弹力带俯视图,图a为回弹弹簧俯视图,图b为回弹弹簧与弹力带连接后的弹力带俯视图。
[0016]图3为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图a为拉门打开状态,图b为拉门关闭状态。
[0017]图4为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安装过程示意图。
[0018]图5为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安装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使用状态示意图,图a为上肢训练示意图,图b为下肢训练示意图。
[0020]图中所示:弹力带卷筒1、固定机构2、卷筒外壳3、回弹弹簧4、弹力带5、开口6、把手7、弹力带固定桶8、支撑板9、吸盘10、拉门11、搭扣12、固定扣13、挡板14、固定桶外壁内侧沟15、显示屏16、挂钩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充分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所述仅是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范围的任何限定。
[0022]采用图1

图6所示的本技术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对患者肢体进行弹力带抗阻训练。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由弹力带卷筒1和固定机构2组成。
[0023]参见图1所示,弹力带卷筒1包括外围的圆筒状卷筒外壳3,卷筒外壳3内置回弹弹簧4及弹力带5,卷筒外壳3上沿弹力带卷筒1纵长方向有长条形开口6,弹力带5一端穿出开口6与把手7固定连接,开口6纵向长度小于把手7纵向长度;通过把手7可拉出弹力带5,松开后回弹弹簧4带动弹力带5回缩,且把手7留置于开口6外位置。参见图2所示,回弹弹簧4固定于卷筒外壳3的底部,回弹弹簧4的中心点与弹力带5的一端相连;使用时,弹力带5以逆时针的方向被抽出,带给回弹弹簧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阻力肢体康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由弹力带卷筒(1)和固定机构(2)组成;所述弹力带卷筒(1)包括外围的圆筒状卷筒外壳(3),卷筒外壳(3)内置回弹弹簧(4)及弹力带(5),卷筒外壳(3)上沿弹力带卷筒(1)纵长方向有长条形开口(6),弹力带(5)一端穿出开口(6)与把手(7)固定连接,开口(6)纵向长度小于把手(7)纵向长度;回弹弹簧(4)固定于卷筒外壳(3)的底部,回弹弹簧(4)的中心点与弹力带(5)的一端相连;所述固定机构(2)包括弹力带固定桶(8)和支撑板(9);所述弹力带固定桶(8)固定在支撑板(9)前方,支撑板(9)后方设置吸盘(10);所述弹力带固定桶(8)前部沿桶体纵向有开口,开口一端的弹力带固定桶侧壁上连接有可左右移动的拉门(11),拉门(11)与弹力带固定桶侧壁连接侧相对的另一侧上设有挡板(14),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岳军沈归紫薇金序伦陈蓉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