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276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涉及聚酯纤维回收技术领域。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浸渍框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且支撑块一与支撑块二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支撑块一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挤压机构,在卷收辊转动的过程中,驱动杆在转动盘的带动下拉动滑块一沿矩形孔往复移动,挤压板随滑块一带动滑块二反复移动,与固定板相互配合对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进行挤压,多余的水分再次进入浸渍框的内部,降低聚酯纤维布料由于表面水分过多而滴落至生产环境的几率。境的几率。境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聚酯纤维回收
,具体为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且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
[0003]再生聚酯纤维的原料为废旧聚酯瓶片和废旧聚酯纺织品边角料,废旧聚酯纤维做改性处理加工,得到改性后的聚酯纤维,使其可以再利用,防止浪费,现有技术中对聚酯纤维的改性处理都是使用改性剂进行浸渍聚酯纤维,而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呈湿润状,因此在卷收过程中会有水滴滴下,因此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聚酯纤维的改性处理都是使用改性剂进行浸渍聚酯纤维,而浸渍后的聚酯纤维布料呈湿润状,因此在卷收过程中会有水滴滴下,因此对工作环境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包括浸渍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框(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两侧的位置分别对称式固定连接有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且支撑块一(2)与支撑块二(3)的数量均为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块一(2)之间转动连接有卷收辊(4),两组所述支撑块二(3)之间转动连接有放卷辊(5),一组所述支撑块一(2)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电机(6),且电机(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块一(2)并与卷收辊(4)固定连接,所述电机(6)输出端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所述浸渍框(1)的内部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式设置有两组导向辊(7),两组所述导向辊(7)均与浸渍框(1)转动连接,两组所述导向辊(7)位于放卷辊(5)与卷收辊(4)之间,一组所述导向辊(7)与卷收辊(4)之间设置有挤压机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机构(8)包括转动轴(801)、转动盘(802)以及驱动杆(803);所述卷收辊(4)外表面远离电机(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801),且转动轴(801)贯穿支撑块一(2)并固定连接有转动盘(802),所述转动轴(801)与支撑块一(2)转动连接,且转动盘(802)的外表面远离转动轴(80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驱动杆(803),所述驱动杆(803)远离转动盘(802)的一端连接有挤压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再生聚酯纤维改性用浸渍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组件包括固定板(804)、挤压板(805)、矩形孔(806)以及滑块一(807);所述浸渍框(1)的内部位于卷收辊(4)与一组导向辊(7)之间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04),且固定板(804)的一侧设置有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义车林天响施鸿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保尔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