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6637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涉及纺织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清洗装置本体和传送装置本体,所述传送装置本体设置在清洗装置本体的一侧,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设置有两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启动传送装置本体,使织物向前传送,传送到烘干仓的下方时,传送装置本体暂停,此时通过启动吹风机,使得吹风机的输出端吹出的风经过风管,输送到烘干仓内,从而使风从多个出风口吹出,另外,通过湿度感应器对织物湿度的检测,可以判断织物有没有被烘干,当烘干时及时启动传送装置本体将织物输送出去,解决了清洗后用同样的时间烘干不同的织物会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的浪费的问题。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织物就是指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或连结构成的平软片块物,用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纺织品,用棉、麻、丝等为原料织成的棉布、绸缎、呢绒、麻布、针织物和编织物等都是织物,织物是容易脏的物品,脏了之后需要进行清洗。
[0003]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166184B中,公开了一种布料清洗装置,包括机架和清洗盒,清洗盒设置在机架上,机架上设有导纱辊、第一电机、卷纱筒和回收机构;回收机构包括回收桶、回收通道、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第一挤压辊和第二挤压辊转动连接在机架上,回收桶与回收通道连通;清洗盒内设有喷头和吸水机构,喷头设置在清洗盒底部,吸水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一转动杆,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清洗盒的内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设有不完全齿轮,第一转动杆上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不完全齿轮啮合,第一转动杆上周向设有若干支杆,每根支杆上均设有吸水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喷头从布料下方喷水后,布料上方会残留带有浮色的水的问题。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织物的清洗管理既包含了清洗功能,又包含了在清洗之后的烘干功能,传统的清洗后烘干时间难以控制,不同厚度的织物烘干时长一样,用同样的时间烘干不同的织物会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因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传统的清洗后烘干时间难以控制,不同厚度的织物烘干时长一样,用同样的时间烘干不同的织物会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清洗装置本体和传送装置本体,所述传送装置本体设置在清洗装置本体的一侧,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辊组件均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设置在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所述烘干组件包括有烘干仓,所述烘干仓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所述烘干仓的顶部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吹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一端贯穿至烘干仓的内部,所述烘干仓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
[0007]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本体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两个所述压辊组件均包括有辊筒,两个所述辊筒的内壁均转动连接有转杆。
[0008]优选的,两个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四个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与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两个所
述电动伸缩杆的底端分别与烘干仓的底部靠近两侧边缘处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烘干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缓冲弹簧,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底部均与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缓冲弹簧的内壁均设置有阻尼器。
[0011]优选的,多个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均与烘干仓的底部固定连接,多个所述阻尼器的底部均与传送装置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启动传送装置本体,使织物向前传送,传送到烘干仓的下方时,传送装置本体暂停,此时通过启动吹风机,使得吹风机的输出端吹出的风经过风管,输送到烘干仓内,从而使风从多个出风口吹出,另外,通过湿度感应器对织物湿度的检测,可以判断织物有没有被烘干,当烘干时及时启动传送装置本体将织物输送出去,解决了清洗后用同样的时间烘干不同的织物会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可以灵活的根据不同织物的厚度来设置烘干时间,其中出风口设置为向下的斜口,使风一致向下吹。
[0014]2、本技术中,在使用时,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在电动伸缩杆的伸缩作用下,从而能够使烘干组件整体的高度灵活调节,通过缓冲弹簧和阻尼器的配合使用,有效地支撑住烘干仓,防止升降过程中倾倒。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的侧视立体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压辊组件部分的立体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烘干组件部分的立体图。
[0019]图例说明:1、清洗装置本体;2、传送装置本体;3、支撑柱;4、压辊组件;401、辊筒;402、转杆;403、固定板;5、烘干组件;501、烘干仓;502、吹风机;503、固定杆;504、湿度感应器;505、风管;506、出风口;6、电动伸缩杆;7、阻尼器;8、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包括:清洗装置本体1和传送装置本体2,传送装置本体2设置在清洗装置本体1的一侧,压辊组件4,压辊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压辊组件4均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本体2的顶部,烘干组件5,烘干组件5设置在传送装置本体2的顶部,烘干组件5包括有烘干仓501,烘干仓501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506,烘干仓501的顶部设置有吹风机502,吹风机50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风管505,风管505的一端贯穿至烘干仓501的内部,烘干仓501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
固定杆503,固定杆503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504。
[0023]其整个实施例1达到的效果为,在使用时,首先清洗装置本体1内的织物清洗完成之后,取出织物放置在传送装置本体2的表面上,通过启动传送装置本体2,使织物向前传送,传送到烘干仓501的下方时,传送装置本体2暂停,此时通过启动吹风机502,使得吹风机502的输出端吹出的风经过风管505,输送到烘干仓501内,从而使风从多个出风口506吹出,另外,通过湿度感应器504对织物湿度的检测,可以判断织物有没有被烘干,当烘干时及时启动传送装置本体2将织物输送出去,解决了清洗后用同样的时间烘干不同的织物会造成时间、电力等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可以灵活的根据不同织物的厚度来设置烘干时间,其中出风口506设置为向下的斜口,使风一致向下吹,当织物在传送时,两侧的辊筒401会将织物压住,从而避免织物在烘干时被风吹走。
[0024]实施例2,如图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清洗装置本体(1)和传送装置本体(2),所述传送装置本体(2)设置在清洗装置本体(1)的一侧;压辊组件(4),所述压辊组件(4)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压辊组件(4)均固定安装在传送装置本体(2)的顶部;烘干组件(5),所述烘干组件(5)设置在传送装置本体(2)的顶部,所述烘干组件(5)包括有烘干仓(501),所述烘干仓(501)的相对一侧均开设有多个出风口(506),所述烘干仓(501)的顶部设置有吹风机(502),所述吹风机(50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风管(505),所述风管(505)的一端贯穿至烘干仓(501)的内部,所述烘干仓(501)的内部顶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03),所述固定杆(503)的底端设置有湿度感应器(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清洗智能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本体(2)的底部靠近四个拐角处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3),两个所述压辊组件(4)均包括有辊筒(401),两个所述辊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丰
申请(专利权)人:鑫源医纺三河洗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