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4244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和排污装置,适用于封闭循环水系统养殖鱼、虾分别排出循环水和含大颗粒物的污水(残饵、粪便等)。该装置的养殖池中心排水管置于养殖池中心,在养殖池中心底部设有排污孔,养殖池中心排水管固定在排污孔上方,其管壁上开排水小孔,养殖池中心排水管上端接过滤帽,下端为承插式接头管件并伸至排污槽中,养殖水通过排水管流入池外水处理管网。在养殖池中心排水管底部装有排污间隙控制板,通过旋转排污间隙控制板可调节该板与池底的间隙,养殖池底部的污水通过排污间隙控制板与池底的间隙流入排污槽,流出系统外。该装置具有无能耗,自动排放养殖水,排水、排污独立进行及实用方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厂化循环水#51系统的排水和祠將装置,适用于封闭循环 水系统养殖鱼、虫下分别排出循环水和含,粒物的污水(残佴、粪便等)。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 过去的五十年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的疾 病频发、产品质量低下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并且因这种传统的养殖方式自身对环 境、对水资源都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和浪费,再加上技术和资源的局限,大大限制了其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 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一高密度工厂化循环7K养殖由此诞生了。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门集现代生物学、建筑学、化学、电子学和工 程学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是通过人工控制各种环境因子,为养殖生物提供最佳的生长割牛,从而实现全天候持续高产的一种养殖模式。它具有用tK量 少,占地小,养殖密度高,环境^i牛可控,佴料利用率高,排污及病害少,产品 质量高,不受外界气候斜牛限制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高密度工厂化循环7K养殖这门学科的主要研究内容除研究养殖水生动植物的适宜生态环境,量化和评价鱼类生活生长的适宜环境参数,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外,另一方面,关于养殖设施、设备的设计与建造,以及生产工艺、营渔模式和 管理方法的研制和实施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餘殖系统而言,排水装置和 排污装置是否能够顺禾鹏水排出,能否将养殖池中大量的残饵粪便及鱼类的排泄 物排出,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排水装置而言,要么虽然能够排水,但不能控制池内水位,要么不能有效的将养殖池中各个水层的水都能同时排出;对于排污而言,现有技术中要么采用人工虹吸的办法,费时费力,还对养殖动物产生一定的惊扰。要么 所设计的装置操作起来极其不便,要么不能有效的将污染物全部排出,有时甚至 将部分养殖生物随同残饵粪便等一同排除,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x寸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厂化循环水 ^5t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它是无能耗、占地面积少、操作管理方便,并能同时 实现养殖用水的稳定排放,残佴粪便和养殖动物的排泄物等污染物有效排出的集 成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置操作起来极其不便,有可能将养殖生物随同污染物一起排出;以及悬浮物浓度很低的循环7K和含,粒污物(残饵、粪便) 浓度较高的污水同时进入养殖水处理系统,增加系统处理负荷等问题。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厂化循环7jC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该排7乂排污装置设有养殖池中 心排水管、排污孔、術亏间隙控帝贩、承插式接头管件,养殖池底部开有排污孔, 养殖池中心排水管置于养殖池内、悬于排污孑L上方,养殖池中心排水管管壁上开 有排水小孔,养殖池中心排水管上端接过滤帽,养殖池中心排水管下端接承插式 接头管件,承插式接头管件伸出排污 L外,承插式接头管件外套排污孔间隙浪制 板,通过控制排污间隙控制板与养殖池池底的间距,控制养殖池底污水中颗粒物 的排放。所述排污孔下方设置排污槽,排污槽接排污管;排污管前端设排污阀,通过阀门的启闭,定时排放养殖污水;养殖池中心排水管M:承插式接头管件安插固定于支撑固定管,支撑固定管通过排水管与7K位控制管连接,水位控制管再与循 环水系统其他水处理设备相通。所述水位控审U管上端套一个Hffi管件,所^Hffi管件的上端与空气相通,侧 面与循环水系统其他水处理设备相通。所述养殖池中心排水管支撑固定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 内径为30mm-80mm;所述排污槽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长为 100mm-500mm,宽为100mm-500mm,高为100mm-500mm,壁厚5-15mm;所 述排污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内径为20mm-200mm。术中任何一种材料,内径为30mm-80mm; 所述水位控制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件,内径为 30匪画80讓,壁厚5-15匪。所 插式接头管件为上、中、下三部分构成的一体结构,上部为柱形管i ,中部为锥形管,下部为柱形管n,柱形管i的直径大于柱形管ii的直径,柱形管 i与柱形管n之间为锥形管过渡。所^f彌式接头管件通过柱形管i与养殖池中心排水管插接,承插式接头管 件通过柱形管n插装于支撑固定管;柱形管i与排污孔间隙浪制板采用螺纹连接; 通过旋转排污孔间隙控制板,使排污 L间隙控制板沿柱形管i上、下移动,调整 排污 L间隙控审贩与l^直池底的距离。所述排污孔间隙控帝贩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同心圆盘,内圆直径为30mm-80mm,外圆直径为40mm-200mm,厚度为10mm-30mm;排 污孔间隙控制板上下旋动幅度为0mm-80mm,每旋转一圈上下移动距离为 lmm-10mm。所述#51池中心排水管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管道,#M 池中心排水管的外径为30mm-80mm,长为500mm-2000mm,壁厚5-10mm,管 壁上的排水小?L直径为5mm-15mm。所述过滤帽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滤帽,过滤帽的外径为 29mm-85mm,壁厚5-10mm,网目艮直径为5mm-15mm,网眼间距为5mm-15mm, 承插式接头管件为PVC材料或现有技术中任何一种材料的接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 无能耗、排水排污效率高。本专利技术装置利用水的重力产生的自然流动,在 排水的情况下,将养殖池中各个7乂层的7尺体通过#51池中心排水管中遍布的小孔 排出;在排污的情况下,将沉积在养殖池底部的残饵粪便、养殖废水和其他代谢 物全部排出,保证排7K和排污的效率。2、 功能齐全,科学合理。本专利技术體采用旋转排污孔间隙控制丰腿而控制排 污孔的大小,实现不同养殖阶段、不同养殖对象在不同养殖阶段的排污需求;通 过控制7X位控制管的高度和设置水位控制管顶端与空气M,进而实现在排水的 同时7jC位的控制调节和防止虹吸排空水体。3、造价低、占地面积少、操作管理方便。本专利技术装置集成排水和排污双重功能于一体,主要材料均为现有易得的市售材料,通过简单的加工就可完成;另外,在生产应用中,只需旋转排污孔间隙控制板进而控制排污孔的大小,控制水位控 制管的高度和保持顶端通气,即可实现所有功能,并且排水和排污的所有功能在 养殖过程中全程都可随时实现,互不影响,生产应用管理十分方便。总之,本专利技术适用于工厂化循环7乂养殖系统在养殖生产过程中和养殖结束时 的排7K禾塌防。在正常l顿情况下,养殖池中的水体通过中央排水管的小孔流入 排水管,通过排水管排入循环水处理系统的其他水处理单元,处理后循环利用; 养殖池中的污水及残佴粪便等污物通继帝鹏玲亏孔间隙控制板形成的排污间隙进 入排污槽,进而通过排污管排出離中处理。通过以上两个过程,实现养殖系统 的分别排水和排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厂化循环7K銜直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平面图。 图2为图1中的承插式接头管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养殖池中心排水管;2排污管;3排水管;4排污孔间隙腔制板;5 支撑固定管;6水位控制管;7排污孔;8过滤帽;9排污槽;10承插式接头管 件;ll排水小孔;12养殖池;101柱形管I; 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排水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排水排污装置设有养殖池中心排水管(1)、排污孔(7)、排污间隙控制板(4)、承插式接头管件(10),养殖池(12)底部开有排污孔(7),养殖池中心排水管(1)置于养殖池(12)内、悬于排污孔(7)上方,养殖池中心排水管(1)管壁上开有排水小孔(11),养殖池中心排水管(1)上端接过滤帽(8),养殖池中心排水管(1)下端接承插式接头管件(10),承插式接头管件(10)伸出排污孔(7)外,承插式接头管件(10)外套排污孔间隙控制板(4),通过控制排污间隙控制板(4)与养殖池(12)池底的间距,控制养殖池底污水中颗粒物的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鹰程波杨红生宋奔奔王朝夕李贤张涛刘保忠周毅张福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