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24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属于隧道支护装置技术领域,针对了传统的隧道支护结构的弧形板的活动范围有限以及其支撑弧度异于弧形板表面的弧度时会导致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支座,支座内腔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转动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第一矩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外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第一矩形槽的顶部插设有运动套,运动套底部表面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相邻位置第一螺纹杆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得该装置具备一定的支护高度,并且能够通过分别调节支撑块的位置使其运动至支撑隧道顶部的位置,从而确保该装置具备优良的支护效果。从而确保该装置具备优良的支护效果。从而确保该装置具备优良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支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道路建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修建隧道,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军事隧道需要,在隧道开挖时增加初期支护结构,从而能够在修建隧道时提高安全性。
[0003]现有技术隧道支护结构大多是组装式的,由于其支撑隧道顶部的结构往往是通过弧形板支撑实现的,由于不同隧道的高度以及隧道顶部表面的弧度不同,而传统的隧道支护结构的弧形板的活动范围有限以及其支撑弧度异于弧形板表面的弧度时,从而使得弧形板难以与多种不同尺寸的隧道顶部表面的接触充分,从而使得传统的隧道支护结构支护效果不佳,不利于使用。
[0004]因此,需要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隧道支护结构的弧形板的活动范围有限以及其支撑弧度异于弧形板表面的弧度时会导致支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支座,所述支座内腔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矩形槽的顶部插设有运动套,所述运动套底部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相邻位置第一螺纹杆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的顶部连通有内孔,两个所述运动套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位置处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二矩形槽的内部插设有插柱,所述安装座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插柱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支撑块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筒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插柱的表面转动连接。
[0007]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矩形槽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的内部,所述转动轴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内部部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与相邻位置第二锥形齿轮之间啮合连接。
[0008]进一步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转动柱底部的表面贯穿固定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与支座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柱两端的表面开设有插孔。
[0009]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座一端表面的中间位置处插设有插轴,所述插轴位于支座内壁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的表面固定有两个插杆,所述插轴的
外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板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支座的内壁相固定。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运动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有插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延伸至相邻位置插座的内部,所述安装座延伸至插座内部部分的表面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插座的一端插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延伸至相邻位置固定孔的内部。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螺纹杆外周面顶部部分的直径大于其底部部分的直径,所述内孔的孔直径大于螺纹孔的孔直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转动转动轴使得运动套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座沿竖直方向运动,并通过依次转动相邻位置第二螺纹杆,从而能够带动相邻位置支撑块向靠近隧道顶部表面的方向运动直至其贴合住隧道顶部表面实现支护功能,从而不仅使得该装置具备一定的支护高度,并且能够通过分别调节支撑块的位置使其运动至支撑隧道顶部的位置,从而确保该装置具备优良的支护效果。
[0014]()通过将安装座拆卸后再将运动套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的内部,随后转动转动柱使其延伸至支座的内腔位置,通过将插杆延伸至相邻位置插孔的内部,从而使得转动柱能够置于支座的内腔位置稳固放置,从而便于使用者存在该装置时能够将该装置的体积减小,从而便于该装置的收纳,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图3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安装座的立体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图中:1、支座;2、转动杆;3、转动柱;4、第一矩形槽;5、第一螺纹杆;6、转动轴;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运动套;10、插座;11、紧固螺栓;12、螺纹孔;13、内孔;14、安装座;15、第二螺纹杆;16、支撑块;17、固定筒;18、第二矩形槽;19、插柱;20、插孔;21、插轴;22、弹簧;23、连接板;24、插杆;25、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3]请参阅图1

6,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支座1,支座1内腔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3,转动柱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4,第一矩形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第一螺纹杆5外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第一矩形槽4的顶部插设有运动套9,运动套9底部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2,螺纹孔12与相邻位置第一螺纹杆5的外周面螺纹连接,螺纹孔12的顶部连通有内孔13,两个运动套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座14,安装座14的中间位置处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筒17,固定筒1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
槽18,第二矩形槽18的内部插设有插柱19,安装座14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支撑块16,插柱19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支撑块16的表面相固定,固定筒1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第二螺纹杆15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插柱19的表面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转动轴6使得运动套9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安装座14沿竖直方向运动,并通过依次转动相邻位置第二螺纹杆15,从而能够带动相邻位置支撑块16向靠近隧道顶部表面的方向运动直至其贴合住隧道顶部表面实现支护功能。
[0024]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值得具体说明的是,第一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4的内部,转动轴6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4内部部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7,第一锥形齿轮7与相邻位置第二锥形齿轮8之间啮合连接,通过转动转动轴6,从而使得转动轴6能够带动相邻位置第一锥形齿轮7发生转动,从而使得第一锥形齿轮7与相邻位置第二锥形齿轮8发生啮合作用,从而使得相邻位置第一螺纹杆5发生转动。
[0025]进一步地如图1、图3与图4所示,值得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包括支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1)内腔的两侧设置有转动柱(3),所述转动柱(3)的内部开设有第一矩形槽(4),所述第一矩形槽(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5),所述第一螺纹杆(5)外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第二锥形齿轮(8),所述第一矩形槽(4)的顶部插设有运动套(9),所述运动套(9)底部表面开设有螺纹孔(12),所述螺纹孔(12)与相邻位置第一螺纹杆(5)的外周面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12)的顶部连通有内孔(13),两个所述运动套(9)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座(14),所述安装座(14)的中间位置处贯穿固定有多个固定筒(17),所述固定筒(17)的内部开设有第二矩形槽(18),所述第二矩形槽(18)的内部插设有插柱(19),所述安装座(14)的顶部环绕设置有多个支撑块(16),所述插柱(19)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支撑块(16)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固定筒(17)的一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15),所述第二螺纹杆(15)的一端与相邻位置插柱(19)的表面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修建隧道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槽(4)相互远离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的一侧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4)的内部,所述转动轴(6)延伸至相邻位置第一矩形槽(4)内部部分的表面固定套设有第一锥形齿轮(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玉龙陈丽丽陈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赛宇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