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及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104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及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其包括井室,井室分别与一进水管道以及至少两出水管道连通,井室内设有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一端与进水腔室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出水管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出水子腔室,相邻出水子腔室之间设有分流壁,且每一个出水子腔室的进水端均设有包含下开式堰门的分流闸门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出水子腔室将进水水流进行分流,在井室内形成多条进水分流通道,且每一条进水分流通道中均设有分流闸门组件,以在其中一个或多个进水分流通道出现故障时,仍能够维持持续进水以保证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且下开式堰门能够通过液位高差的控制避免进水流量超负荷。免进水流量超负荷。免进水流量超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及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及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地上式污水处理厂预处理区进水前端多考虑采用污水提升泵房的水泵将污水提升至水厂处理段,然而对于地下污水厂而言,多数地下箱体已处于基坑较深处,大多来水的管道能够自流进入地下箱体处理区内。虽然来水满足高程自流进入地下污水厂,但通常也会采用简单的闸门控制入流,保障地下箱体安全。
[0003]由于地下污水厂空间有限,来水闸门井和处理箱体均位于地下,不论两者合建还是分开建设,从安全角度单个闸门控制很容易发生设备失控,造成进水事故。
[0004]申请号为CN2015202908406的专利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污水处理闸门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与格栅井之间开设连通口,所述连通口处安装闸阀,所述井体内设有通出井外的平排泄流管,所述平排泄流管高于闸阀且平齐于污水管与井体的连通口。本技术污为污水预处理流程的第一步处理设施,通过设置闸门井,一方面可根据格栅井的水位来调节控制进水量,保证格栅井稳定在正常水位下工作;另一方面当遇雨季进水量超量或污水处理站因故检修时,可通过平排泄流管排出多余的污水。
[0005]可以看出,上述结构中,闸门井虽然能够实现进水量调节的作用,但是并未设置任何分流通道,如果闸门井中的闸阀出现故障,则必须将整个进水管道完全关闭才能进行检修,而进水管道关闭,后续的污水处理工作都会陷入停滞状态,如此会严重影响污水处理效率,进而影响城市生活的正常运行。一般现有的进水分流通道均是设置在地下污水处理舱中,但是由于地下污水处理舱包括预处理的格栅沉砂池及相关配套设备仪表,生物处理池及其相关配套设备仪表等众多处理设备,使得进水分流通道的检修工作较为困难,且容易对地下污水处理舱中其他众多处理设备产生影响。且当地下污水厂是对河流及江涵进行污水处理时,由于河流或江涵水量波动幅度较大,紧依靠连通口处的普通闸阀无法适应河流或江涵水量波动调节,容易造成进水量过大使地下污水处理厂被淹没的事故发生。
[0006]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适用于地下污水厂的安全可靠、便于调控进水流量、维修便捷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前端进水安全井。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现有的充填物料搅拌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及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能够适应河流或江涵水量波动调节,并在进水分流通道出现故障时,仍能够维持持续进水以保证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包括井室,所述井室分别与一进水管道以及至少两出水管道连通,所述
井室内设有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一端与进水腔室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出水管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出水子腔室,相邻出水子腔室之间设有分流壁,且每一个出水子腔室的进水端均设有包含下开式堰门的分流闸门组件。
[0009]优选的,分流闸门组件包括下开式堰门和至少一个检修保险闸,至少所述下开式堰门靠近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设有检修保险闸。
[0010]优选的,所述分流闸门组件包括下开式堰门和检修保险闸,所述下开式堰门靠近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和远离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均设有检修保险闸。
[0011]优选的,所述检修保险闸为叠梁闸。
[0012]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分别靠近进水腔室、出水子腔室的底部连通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下开式堰门的两侧腔壁上开设有堰槽,所述下开式堰门两侧的滑套端滑动套装于所述堰槽内,所述滑套端设有杂质冲洗管道,所述杂质冲洗管道的出水端沿下开式堰门行走方向朝向堰槽设置,用于将堰槽内的杂物冲刷出去。
[0014]优选的,所述堰槽的底部设有与其相连通的检修通道,其检修口采用法兰封头可拆卸密封设置。
[0015]优选的,所述井室包括上层井室与下层井室,所述进水腔室和出水子腔室均设置在上层井室,所述下开式堰门的堰槽自上层井室竖直延伸至下层井室,所述下层井室设有检修室,所述检修通道的检修口设置于所述检修室中。
[0016]优选的,每一个出水子腔室内均设有杂物过滤部件。
[0017]一种重力流地下污水处理厂,其包括上述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和地下污水处理舱。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出水子腔室将来自进水管道流入的水流进行分流,在井室内形成多条进水分流通道,且每一条进水分流通道中均设有可用于截留检修的分流闸门组件,以在其中一个或多个进水分流通道出现故障时,仍能够维持持续进水以保证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0020]2.本技术所述进水管道与河流或江涵连通,河流或江涵中的水体以其自身重力经进水管道压入进水安全闸门井中,基于河流或江涵水量波动幅度较大的特性,所述分流闸门组件至少包括能够适应河流或江涵水量波动的下开式堰门,所述下开式堰门通过液位高差的控制避免进水流量超负荷。
[0021]3.本技术在所述下开式堰门靠近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设置检修保险闸,当该出水子腔室中的下开式堰门发生故障,则关闭该出水子腔室中的检修保险闸,对该条进水分流通道进行截留,以方便工作人员对下开式堰门进行检修;同时保证其他出水子腔室中下开式堰门处于开启状态,以维持进水安全闸门井中持续进水来保证地下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工作的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的顶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的中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的下层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沿图2中A

A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沿图2中B

B的剖视图。
[0027]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0028]1、井室;2、进水管道;3、出水管道;11、上层井室;12、下层井室;101、进水腔室;102、出水腔室;102a、出水子腔室;102b、分流壁;102c、堰槽;103、检修室;103a、检修口;103b、检修通道;4、分流闸门组件;41、下开式堰门;42、检修保险闸;411、杂质冲洗管道;5、杂物过滤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30]实施例1
[0031]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包括井室1,所述井室1分别与一进水管道2以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特征在于,包括井室,所述井室分别与一进水管道以及至少两出水管道连通,所述井室内设有与进水管道连通的进水腔室,以及一端与进水腔室连通、另一端分别与多个出水管道一一对应连通的多个出水子腔室,相邻出水子腔室之间设有分流壁,且每一个出水子腔室的进水端均设有包含下开式堰门的分流闸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特征在于,分流闸门组件包括下开式堰门和至少一个检修保险闸,至少所述下开式堰门靠近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设有检修保险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闸门组件包括下开式堰门和检修保险闸,所述下开式堰门靠近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和远离出水子腔室进水端的一侧均设有检修保险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保险闸为叠梁闸。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重力流的进水安全闸门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与出水管道分别靠近进水腔室、出水子腔室的底部连通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云峰汤丁丁汪小东秦长金赵皇周艳郑碧娟焦鹤马彩凤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绿色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