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056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1 2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收集口和堆积箱,收集口设置在处理箱的顶部,处理箱的一侧安装有堆积箱,处理箱的另一侧安装有推动箱,收集口的底部为滤网,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滤动箱,处理箱的底部安装有分流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有的收集口、柔性滤网以及抱环能够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且对经过初步过滤堆积的垃圾进行汇集,方便在过滤过程中及时的对垃圾的进行统一处理,减少后续垃圾堆积被雨水冲击破碎混入后续分流的情况发生,降低后续净化负担,通过设有的回转盘以及调配块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循环过滤,并且对小体积的破碎垃圾以及小颗粒固体垃圾进行拦截,利用循环管的倾斜角度不同配合回转盘对雨水的回转引导。转盘对雨水的回转引导。转盘对雨水的回转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初期雨水智能截留处理装置通过SS检测器对雨水中的悬浮物浓度进行检测,通过所检测的雨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与标准的雨水SS含量进行对比,分别将不同SS含量的雨水排放进不同的处理通道,当雨水中SS含量低于排放标准时,将水中固体垃圾进行剔除后将其正常排出,当雨水中SS的含量处于排放标准的2倍以内时,将水中的固体垃圾进行剔除后,对雨水水质进行净化排出河涌,当雨水中SS含量高于排放量的2

3倍时,将水中的固体垃圾剔除后将污水排出处理厂。
[0003]在对雨水中的固体垃圾进行清理的过程中,通常是只是通过破碎格栅对固体垃圾进行拦截,在后续继续对雨水进行截取的过程中,之前堆积残余的固体垃圾在长久的水流冲洗下会破碎混入后续分流以及净化层,加重净化负担,同时过多的固定垃圾堆积,容易导致过滤处的网格堵塞,影响雨水传递流通速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收集口和堆积箱,所述收集口设置在处理箱的顶部,所述处理箱的一侧安装有堆积箱,所述处理箱的另一侧安装有推动箱,所述收集口的底部为滤网,所述处理箱的底部设置有滤动箱,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安装有分流件,所述收集口的一侧设有第一闸板阀,所述收集口的另一侧设有柔性滤网,所述第一闸板阀的安装位置与堆积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柔性滤网的位置与推动箱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滤动箱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回转盘,所述回转盘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板,所述限制板的形状以及尺寸和回转盘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滤动箱的中部安装有调配块。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动箱的内部设置有抱环,所述抱环两侧为弧形,所述抱环的两侧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抱环的中部安装有联动球,所述联动球被抱环限制且能够在抱环内部自由转动,所述联动球的一侧连接有轮盘锥,所述轮盘锥的两端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安装在弧形滑槽表面,所述抱环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凹弧槽,两个所述凹弧槽间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杆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和轮盘锥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轮盘锥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推块,所述推块能够在凹弧槽内部滑动,所述推块和收集口的柔性滤网相互连接。
[0008]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分流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箱、第二分流箱、第三分流箱和待测区,所述待测区处于分流件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管
口,所述第二分流箱一侧安装有第二管口,所述第三分流箱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管口,所述待测区和第一分流箱的连接处、待测区和第二分流箱的连接处以及待测区和第三分流箱的连接处均安装有第二闸板阀。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调配块的两端安装有呈“X”分布的循环管,所述循环管贯穿安装在调配块内部,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其位置相互对应的限制板相互连接,所述调配块之间通过连接管相互连接,所述调配块的底部安装有两个位置相互对应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连接管边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过滤板呈“V”形状相互对对应安装,所述调配块和循环管的连接处安装有过滤片。
[0010]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管的底部延伸安装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的表面安装有SS检测器,所述延伸管处于分流件内部的待测区,所述延伸管的底部安装有泥屑口,所述延伸管的底部还安装有横向的延伸管,横向的延伸管与纵向的延伸管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
[0011]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分流箱的内部安装有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活性炭层和石英砂层。
[0012]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该装置的使用步骤如下:
[0013]步骤一,当雨水被收集口收集之后,收集口过滤掉雨水中的固体垃圾颗粒等,初步过滤的雨水会从收集口的底部移动至回转盘的表面,并被回转盘表面设置的限制板进行限制,当雨水移动至循环管和限制板的连接处时,部分雨水会从循环管内部转运至调配块内部,并且会从向下倾斜的循环管内部移出,在雨水转运的过程中,小颗粒的垃圾会被过滤片以及过滤板进行拦截,过滤过的雨水会从倾斜的循环管和连接管内部流出,从循环管流动至回转盘上的雨水会在后续过程中再次经过下一个调配块进行过滤,在过滤的过程中,打开处于分流件内部的横向的延伸管与纵向的延伸管的连接处安装的阀门,此时,雨水会从横向的延伸管流至待测区内部;
[0014]步骤二,当堆积在处理口内部被滤除的的固体颗粒以及垃圾堆积过多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件进行转动,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轮盘锥进行摆动,同时带动联动球进行转动,轮盘锥在摆动的过程中会使滑动块在弧形滑槽表面进行滑动,摆动的轮盘锥会带动推块在凹弧槽内部进行移动,由于推块和柔性滤网相互连接,打开第一闸板阀门,使处理口中的垃圾在推块的作用下被推至堆积箱内部,从而对固体垃圾进行收集;
[0015]步骤三,经过二次过滤的雨水汇聚至待测区内部时,待测区内部的SS检测器对雨水中的SS含量进行检测,分别通过打开不同的第二闸板阀对雨水进行分流,当雨水中的SS含量高于排放标准两倍以上时,使雨水转运至第一分流箱,并通过第一管口输送至污水厂进行处理,当雨水中的SS含量为排放标准的两倍以内,使雨水移动至第二分流箱内部经过水质过滤净化后,使水从第二管口排放至河涌,当雨水中的SS含量低于排放标准时,使雨水从第三管口直接排出;
[0016]步骤四,在对雨水进行循环二次过滤的过程中,堆积的细小垃圾会堆积至过滤板,此时只需将处于分流件内部的横向的延伸管与纵向的延伸管的连接处安装的阀门关闭,并且使过滤板向外转动,使堆积的细小颗粒垃圾释放至泥屑口即可。
[0017]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收集口、柔性滤网以及抱环能够对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并且对经过初步过滤堆积的垃圾进行汇集,方便在过滤过程中及时的对垃圾的进行
统一处理,减少后续垃圾堆积被雨水冲击破碎混入后续分流的情况发生,降低后续净化负担,堆积在处理口内部被滤除的的固体颗粒以及垃圾堆积过多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件进行转动,转动件在转动过程中,带动轮盘锥进行摆动,同时带动联动球进行转动,轮盘锥在摆动的过程中会使滑动块在弧形滑槽表面进行滑动,摆动的轮盘锥会带动推块在凹弧槽内部进行移动,由于推块和柔性滤网相互连接,打开第一闸板阀门,处理口中的垃圾会在推块的作用下被推至堆积箱内部。
[0018]2、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有的回转盘以及调配块能够实现对雨水的循环过滤,并且对小体积的破碎垃圾以及小颗粒固体垃圾进行拦截,利用循环管的倾斜角度不同配合回转盘对雨水的回转引导,能够对雨水多次循环过滤,提高了过滤效率,初步过滤的雨水会从收集口的底部移动至回转盘的表面,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1)、收集口(2)和堆积箱(3),所述收集口(2)设置在处理箱(1)的顶部,所述处理箱(1)的一侧安装有堆积箱(3),所述处理箱(1)的另一侧安装有推动箱(4),所述收集口(2)的底部为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1)的底部设置有滤动箱(5),所述处理箱(1)的底部安装有分流件(6),所述收集口(2)的一侧设有第一闸板阀(17),所述收集口(2)的另一侧设有柔性滤网(27),所述第一闸板阀(17)的安装位置与堆积箱(3)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柔性滤网(27)的位置与推动箱(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滤动箱(5)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回转盘(14),所述回转盘(14)的顶部设置有限制板(15),所述限制板(15)的形状以及尺寸和回转盘(14)的形状相互匹配,所述滤动箱(5)的中部安装有调配块(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箱(4)的内部设置有抱环(18),所述抱环(18)两侧为弧形,所述抱环(18)的两侧内部设置有弧形滑槽(21),所述抱环(18)的中部安装有联动球(20),所述联动球(20)被抱环(18)限制且能够在抱环(18)内部自由转动,所述联动球(20)的一侧连接有轮盘锥(19),所述轮盘锥(19)的两端安装有滑动块(22),所述滑动块(22)安装在弧形滑槽(21)表面,所述抱环(18)的一侧连接有两个位置相对的凹弧槽(24),两个所述凹弧槽(24)间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转动杆连接有转动件(26),所述转动件(26)和轮盘锥(19)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轮盘锥(19)的底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23),所述连接杆(23)的底部安装有推块(25),所述推块(25)能够在凹弧槽(24)内部滑动,所述推块(25)和收集口(2)的柔性滤网(27)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件(6)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箱(30)、第二分流箱(31)、第三分流箱(32)和待测区(34),所述待测区(34)处于分流件(6)的中部,所述第一分流箱(30)的一侧安装有第一管口(8),所述第二分流箱(31)一侧安装有第二管口(9),所述第三分流箱(32)的一侧安装有第三管口(10),所述待测区(34)和第一分流箱(30)的连接处、待测区(34)和第二分流箱(31)的连接处以及待测区(34)和第三分流箱(32)的连接处均安装有第二闸板阀(3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阶段式雨水智能截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块(11)的两端安装有呈“X”分布的循环管(13),所述循环管(13)贯穿安装在调配块(11)内部,所述循环管(13)的另一端与其位置相互对应的限制板(15)相互连接,所述调配块(11)之间通过连接管(12)相互连接,所述调配块(11)的底部安装有两个位置相互对应的过滤板(28),所述过滤板(28)与连接管(12)边侧转动连接,两个所述过滤板(28)呈“V”形状相互对应安装,所述调配块(11)和循环管(13)的连接处安装有过滤片(2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飒杨小辉陈泽豪王丽梅嘉鑫黄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