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400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包括台板、位移调节组件、驱动组件和切割组件;台板:其下表面设有支架,所述台板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台;位移调节组件:设置于台板的上表面左端;驱动组件:设置于台板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组件与台板中部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转台的下端内部固定连接;切割组件:设置于台板的上表面,其中:还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设置于台板的上表面,所述单片机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电连接修整电机的输入端,该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对陶坯固定牢固,避免在修整的过程中陶坯位置出现偏移,方便对废料进行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


[0001]本技术涉及坭兴陶加工
,具体为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

技术介绍

[0002]以广西钦州市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料。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坭兴陶,坭兴陶不上任何釉彩,色泽为陶土自然形成。坭兴陶烧制经窑变后,可形成各种斑斓绚丽的自然色彩,拥有广阔的市场,坭兴陶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胚体进行整形,现有技术通常是将陶坯直接放置在转台上表面,通过陶泥与转台上表面的摩擦力对陶泥进行固定,这种方式容易导致在修整的过程中陶坯位置发生移动,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对陶坯固定牢固,避免在修整的过程中陶坯位置出现偏移,方便对废料进行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板(1)、位移调节组件(3)、驱动组件(7)和切割组件(9);台板(1):其下表面设有支架(2),所述台板(1)的上表面中部转动连接有转台(8);位移调节组件(3):设置于台板(1)的上表面左端,所述位移调节组件(3)的右端设有凵型框(4),所述凵型框(4)右侧的竖直板体左壁面设有修整电机(5),所述修整电机(5)的输出轴与凵型框(4)右侧的竖直板体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修整电机(5)的输出轴右端设有刀头(6);驱动组件(7):设置于台板(1)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组件(7)与台板(1)中部设置的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组件(7)与转台(8)的下端内部固定连接;切割组件(9):设置于台板(1)的上表面;其中:还包括单片机(10),所述单片机(10)设置于台板(1)的上表面,所述单片机(10)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所述单片机(10)的输出端电连接修整电机(5)的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调节组件(3)包括立柱(31)、丝杆电机(32)、升降座(33)和电动推杆(34),所述立柱(31)设置于台板(1)的上表面左端,所述立柱(31)的上表面设有丝杆电机(32),所述丝杆电机(32)的输出轴分别与立柱(31)的上下两端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座(33)滑动连接于立柱(31)的内壁,丝杆电机(32)的输出轴与升降座(33)的内部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座(33)的前端内部设有电动推杆(34),所述电动推杆(34)的右端设有凵型框(4),所述丝杆电机(32)和电动推杆(34)的输入端均电连接单片机(10)的输出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坭兴陶加工用的修整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驱动电机(71)、皮带轮一(72)、皮带(73)、皮带轮二(74)和转轴(75),所述驱动电机(71)设置于台板(1)的下表面,所述驱动电机(71)的输出轴外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丽吴甲兰黄驰红农津王远干杨贵棠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钦州市思仁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