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涉及污水技术领域,包括截流井主室,截流井主室的上端连接有路面,路面的上端安装有检修钢盖板,检修钢盖板的下端安装有格栅导轨,截流井主室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截污组件,截流井主室的右侧设置有分隔组件,分隔组件的右侧连接有河涌挡墙,河涌挡墙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截污组件,河涌挡墙的上端安装有护栏,该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通过将拍门设置于闸室内,使得运行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可控,不仅避免在河涌高水位的情形下,防止河水通过河涌溢流管倒灌进入污水系统,还可避免旱季工况下因污水管道高水位导致的污水外溢进入河涌的问题。水管道高水位导致的污水外溢进入河涌的问题。水管道高水位导致的污水外溢进入河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系统
,具体为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南方城市排水系统通过建设一套合流制排水系统,来解决居住环境,将污水经管道收集后,大部分均直排河道,仅有少部分转输至污水处理厂,该类系统对河涌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0003]后来有为解决河涌水环境污染问题,沿河涌建设截污干管,对河流污水管晴天污水进行截流,以此减少溢流污染频率,但运行过程中发现因为河涌高水位,导致截流井的溢流管变成连通口,晴天时将河涌水大量带入污水管道内,进而导致污水管道运行水位较高,大部分污水通过混合后进入河道,为了解决河涌水倒灌问题,管理部门在溢流管排出口加装了拍门,防止河涌水倒灌,但运行过程中发现拍门因安装角度问题、河道垃圾堵塞等原因无法完全闭合,当河涌高水位情况下,河涌水会倒灌进入污水管,严重影响终端污水处理厂进厂污水BOD5浓度,当污水系统高水位运行,污水管实际运行截流倍数远超设计工况,管内污水从截流井溢流进入河涌,对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0004]因此,急需设计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拍门受垃圾堵塞无法闭合,河涌高水位时河涌水易倒灌,污水高水位时易从截流井溢流进入河涌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主室,所述截流井主室的上端连接有路面,所述路面的上端安装有检修钢盖板,所述检修钢盖板的下端安装有格栅导轨,所述截流井主室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截污组件,所述截流井主室的右侧设置有分隔组件,所述分隔组件的右侧连接有河涌挡墙,所述河涌挡墙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截污组件,所述河涌挡墙的上端安装有护栏。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截污组件包括有截污干管、提篮格栅、三脚架,所述截污干管设置在截流井主室的背面,所述截污干管的前端安装有提篮格栅,所述提篮格栅的下端连接有三脚架,通过在截污干管上加装提篮格栅,可有效拦截管内垃圾。
[000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组件包括有拍门、闸室、河涌溢流管、井盖,所述拍门设置在截流井主室的右侧,所述拍门的右侧连接有闸室,所述闸室的右侧安装有河涌溢流管,所述闸室的上端安装有井盖,通过将拍门设置于闸室内,使得运行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可控。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截污组件包括有安装孔、定位螺栓、挂钩,所述安装孔设置在河涌挡墙的右侧,所述安装孔设置有八个,所述安装孔与定位螺栓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栓的直径为8mm,所述定位螺栓的右端连接有挂钩,所述定位螺栓和挂钩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通过将定位螺栓旋紧在安装孔中,使得外圈拦污网能够固定安装在河涌挡墙上,不会脱落。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截污组件还包括有外圈拦污网,所述外圈拦污网设置在挂钩的右侧,所述外圈拦污网为正方形结构,通过挂钩能够使得外圈拦污网与定位螺栓连接在一起。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截污组件还包括有内圈拦污网,所述内圈拦污网设置在外圈拦污网的内部,所述内圈拦污网的孔径大小为40
×
40mm,所述外圈拦污网边长为内圈拦污网边长的1.2倍,通过内圈拦污网边长加长1.2倍可使拦污网与河涌溢流管的排放口不紧贴,一来可增大过流断面,使雨季时溢流口雨水顺畅排放,二来晴天时拦污网自然下垂,能更有效拦截河道垃圾进入污水管。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该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通过在截污干管上加装提篮格栅,可有效拦截管内垃圾,从而解决垃圾堵塞拍门的问题;
[0014]该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通过在河道溢流管排出口处加装拦污网,可阻拦河涌漂浮垃圾进入闸室,从而有效防止河涌漂浮垃圾堵塞拍门;
[0015]该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通过将拍门设置于闸室内,使得运行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可控,不仅避免在河涌高水位的情形下,防止河水通过河涌溢流管倒灌进入污水系统,还可避免旱季工况下因污水管道高水位导致的污水外溢进入河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下部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拦污网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00、第一截污组件;200、分隔组件;300、第二截污组件;1、截流井主室;2、路面;3、检修钢盖板;4、格栅导轨;5、截污干管;6、提篮格栅;7、三脚架;8、拍门;9、闸室;10、河涌溢流管;11、井盖;12、河涌挡墙;13、安装孔;14、定位螺栓;15、挂钩;16、外圈拦污网;17、内圈拦污网;18、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
‑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主室1,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上端连接有路面2,所述路面2的上端安装有检修钢盖板3,所述检修钢盖板3的下端安装有格栅导轨4,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截污组件100,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右侧设置有分隔组件200,所述分隔组件200的右侧连接有河涌挡墙12,所述河涌挡墙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截污组件300,所述河涌挡墙12的上端安装有护栏18。
[0021]同时,所述第一截污组件100包括有截污干管5、提篮格栅6、三脚架7,所述截污干管5设置在截流井主室1的背面,所述截污干管5的前端安装有提篮格栅6,所述提篮格栅6的下端连接有三脚架7,通过在截污干管5上加装提篮格栅6,可有效拦截管内垃圾,所述分隔组件200包括有拍门8、闸室9、河涌溢流管10、井盖11,所述拍门8设置在截流井主室1的右侧,所述拍门8的右侧连接有闸室9,所述闸室9的右侧安装有河涌溢流管10,所述闸室9的上端安装有井盖11,通过将拍门8设置于闸室9内,使得运行环境相对较为简单可控,所述第二
截污组件300包括有安装孔13、定位螺栓14、挂钩15,所述安装孔13设置在河涌挡墙12的右侧,所述安装孔13设置有八个,所述安装孔13与定位螺栓14螺纹连接,所述定位螺栓14的直径为8mm,所述定位螺栓14的右端连接有挂钩15,所述定位螺栓14和挂钩15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通过将定位螺栓14旋紧在安装孔13中,使得外圈拦污网16能够固定安装在河涌挡墙12上,不会脱落。
[0022]此外,所述第二截污组件300还包括有外圈拦污网16,所述外圈拦污网16设置在挂钩15的右侧,所述外圈拦污网16为正方形结构,通过挂钩15能够使得外圈拦污网16与定位螺栓14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截污组件300还包括有内圈拦污网17,所述内圈拦污网17设置在外圈拦污网16的内部,所述内圈拦污网17的孔径大小为40
×
40mm,所述外圈拦污网16边长为内圈拦污网17边长的1.2倍,通过内圈拦污网17边长加长1.2倍可使拦污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包括截流井主室(1),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上端连接有路面(2),所述路面(2)的上端安装有检修钢盖板(3),所述检修钢盖板(3)的下端安装有格栅导轨(4),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背面设置有第一截污组件(100),所述截流井主室(1)的右侧设置有分隔组件(200),所述分隔组件(200)的右侧连接有河涌挡墙(12),所述河涌挡墙(12)的右侧设置有第二截污组件(300),所述河涌挡墙(12)的上端安装有护栏(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截污组件(100)包括有截污干管(5)、提篮格栅(6)、三脚架(7),所述截污干管(5)设置在截流井主室(1)的背面,所述截污干管(5)的前端安装有提篮格栅(6),所述提篮格栅(6)的下端连接有三脚架(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倒灌和溢流污染的截流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组件(200)包括有拍门(8)、闸室(9)、河涌溢流管(10)、井盖(11),所述拍门(8)设置在截流井主室(1)的右侧,所述拍门(8)的右侧连接有闸室(9),所述闸室(9)的右侧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颖庭,陈壬淦,阿娇,拓佳娱,粟良法,罗彦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