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60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捕捉存在区域变化的倾向,稳定且可靠地判定存在区域,并适当地控制室内的空调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调机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机箱、配置在机箱内的换热器、从空气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通过换热器之后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送风风扇、设在送风风扇的吹出风道的左右风向板、上下风向板、以及具有红外线传感器并将室内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推定室内人员的有无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在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的判定区间设定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区间,根据临时判定区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对每个临时判定区间临时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对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的结果加权,以该加权的结果为基础,最终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搭载了红外线传感器的空调机,尤其涉及人检测功能的提高。
技术介绍
空调机使室内空气在换热器中循环,利用加热、冷却、除湿功能等进行调整,并将 其向室内吹出而对室内进行空气调节。此时,若能对室内人员的位置输送已经调节的气流, 则室内人员无需一个个进行繁琐的操作,提高了室内人员的满足度,并且仅使室内人员的 周围变得舒适,所以能够节省空调机的能量。 作为其一种,考虑到在空调机搭载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室内人员的位置,并根据室内人员的位置来增加和减少风向、风量、冷气暖气能力等的方法,为具体实现该方法进行了各种研究。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已知的有特许02921256号公报,特公平06-021699号公报、特开2008-101893号公报、特公平06-052180号公报、特开2008-101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1记载了如下空调机的控制装置、人体检测传感器及空调机,包括主控制单元,该主控制单元可根据检测人体的存在方向和距空调机的距离的位置检测单元的输出利用设定温度变更单元变更设定温度,利用风向变更单元变更送风方向,利用风速变更单元变更送风速度。由此,即使不进行繁琐困难的设定操作也能按照人的活动进行自动且舒适的空调机的控制。 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空调机,无需如现有装置那样使用遥控器设定装置等进行 繁琐的设定操作,就可以直接检测室内的人的出入及位置,自动地控制风量、风向及空气的 吹出温度而进行舒适的空气调节。由此,使用者平时必须将遥控器设定装置放置在跟前,在 使用者远离该遥控器设定装置的场合,对于使用者来说进行没有打算的控制,要解决损害 舒适性等的问题。 专利文献3记载了如下人位置推定方法及采用了该方法的空调机,根据要进行空 气调节的区域的人的位置利用多个人体检测传感器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划分为多个 区域,并根据有人的频率来设定各区域的区域特性,根据规定时间的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反 应结果将表示人的存在的判定条件设定为各区域特性,根据所设定的判定条件推定各区域 的人的存在与否。由此,使用多个人体检测传感器来推定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人的位 置,从而有效地进行空调运转。 专利文献4记载了如下人体活动量算出装置,利用挑选单元按照电压的范围挑选 具有与从人体检测装置输出的人体的产生热量相应的电压值的信号,将其出现值利用计数 单元按照上述电压的范围计算,利用人体活动量算出单元对所得到的计数值按照上述电压 的范围加权并算出人体活动量。由此,可以根据人体的活动的次数和活动的程度算出符合 实际的人体活动量,所以无论居住者在室内如何活动,平时都能得到同等的体感温度,提高 舒适性。 专利文献5记载了如下人位置推定方法及采用了该方法的空调机,根据要进行空 气调节的区域的人的位置利用多个人体检测传感器将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根据有人的频率来设定各区域的区域特性,根据规定时间的人体检测传感器的反应结果将表示人的存在的判定条件设定为各区域特性,根据所设定的判定条件推定各区域的人的存在与否。由此,使用多个人体检测传感器来推定要进行空气调节的区域的人的位置,从而有效地进行空调运转。 专利文献1 :特许02921256号公报 专利文献2 :特公平06-021699号公报 专利文献3 :特开2008-101893号公报 专利文献4 :特公平06-052180号公报 专利文献5 :特开2008-101893号公报。 现在,家庭用的空调机要求对环境的考虑,强烈要求省资源、省能量。而且,还重视 外观,尤其要求在不使用时不扰乱室内的气氛的产品。 在专利文献1中,是对预测和实际测量的数据加权并平均,从而设定预空调时的 能力的专利技术。但是,对于人的存在与否和室内人员的位置的特定没有记载对某种数据加权 的内容。另外,没有提及室内人员的活动量。 在专利文献2中,是检测新入室人员,并以规定时间朝向空调空气的专利技术,可以 说,室内人员中对新入室人员施加较大的分量。但是,如何区别新入室人员和已有室内人员 的明确的方法没有表示,而且,对于人的存在与否和室内人员的位置的特定没有记载对某 种数据加权的内容。另外,也没有提及室内人员的活动量。 在专利文献3中,以根据设定的区域特性的判定条件认定人的存在与否,可以说,根据区域特性进行加权。但是,必须预先对每个检测区域设定区域特性,在安装前后的试运转中不能确认该功能,给使用者带来不安。而且,必须在区域特性中设定存在与否的判定条件,因此控制软件的开发负担变大,开发费用增加。而且,没有提及室内人员的活动量。 在专利文献4中,尝试利用加权的检测次数来把握室内人员的活动量,对检测次数进行根据检测电压的范围的加权并进行计数,从而算出室内人员的活动量。但是,对于人的存在与否和室内人员的位置的特定没有记载对某种数据加权的内容。 在专利文献5中,以根据设定的区域特性的判定条件认定人的存在与否,可以说,根据区域特性进行加权。但是,必须预先对每个检测区域设定区域特性,在安装前后的试运转中不能确认该功能,给使用者带来不安。而且,必须在区域特性中设定存在与否的判定条件,因此控制软件的开发负担变大,开发费用增加。而且,没有提及室内人员的活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融入室内气氛为出场,适合于节省资源,并且没有繁琐的操作, 能使室内人员感到舒适。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捕捉存在区域变化的倾向,稳定且可靠地判定 存在区域,并适当地控制室内的空调机。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完成,空调机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机 箱、配置在上述机箱内的换热器、从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通过上述换热器之后 从上述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送风风扇、设在上述送风风扇的吹出风道上的左右风向板、上下 风向板、以及具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将室内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推定室内人员的有无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在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的判定区间设定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区间,根 据上述临时判定区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对每个上述临时判定区间临时判定人的存在 与否和存在区域,对上述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的结果加权,以该加权的结果为基础,最终判 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 方案2记载的空调机是在方案1的空调机的基础上,以上述加权的结果和上一次 的最终判定结果为基础,最终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 方案3记载的空调机是在方案1或2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具备比上述多个区域的 数量还少的数量的多个上述红外线传感器,上述区域是上述多个红外线传感器的检测区域 的或、异或、差或者与来划分的区域。 方案4记载的空调机在方案2或3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对上述多个临时判定的结 果的加权时序上越靠近越大,对上述上一次的最终判定结果的加权比对这次最初的临时判 定结果的加权大,且比对这次最后的临时判定结果的加权小。 方案5记载的空调机是在方案1至4的任一项的空调机的基础上,将对上述多个 临时判定结果的加权每追加上述临时判定区间增加规定值。 方案6记载的空调机是在方案1至5的任一项的空调机的基础上,以一定的周期 读入基于上述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而数字输出的活动脉冲,计算规定时间内的检测次数, 根据该检测次数和根据区域规定的活动量阈值的大小,阶段性地划分上述存在区域的人的 活动量的大小,根据上述检测次数,对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机,具备具有空气吸入口及空气吹出口的机箱、配置在上述机箱内的换热器、从上述空气吸入口吸入室内空气并通过上述换热器之后从上述空气吹出口吹出的送风风扇、设在上述送风风扇的吹出风道上的左右风向板、上下风向板、以及具有红外线传感器且将室内划分为多个区域并推定室内人员的有无的红外线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的判定区间设定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区间,  根据上述临时判定区间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对每个上述临时判定区间临时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对上述规定的多个临时判定的结果加权,以该加权的结果为基础,最终判定人的存在与否和存在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贵郎桥本浩之寺内英树能登谷义明松岛秀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空调家用电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