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249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电箱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配电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厚度一侧适于连接动力总成;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厚度一侧连接,所述动力总成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的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一个为柔性导电件且另一个为硬性导电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配电箱和动力总成之间电连接可靠、接触面积大,且两者整体体积小,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电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配电箱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配电箱和动力总成连接,以为动力总成内的电动机供电,但是由于配电箱和动力总成存在装配公差以及加工公差,并且配电箱和动力总成采用硬铜排的连接,即配电箱和动力总成之间为硬连接,会导致配电箱和动力总成之间的连接部位无法紧密贴合,进而会引起配电箱或动力总成出现烧蚀情况。另外,动力总成会安装在配电箱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这样配电箱和动力总成两者之间占用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配电箱,该配电箱和动力总成之间电连接可靠、接触面积大,且两者整体体积小,有利于提高空间利用率。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配电箱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配电箱,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厚度一侧适于连接动力总成;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厚度一侧适于连接动力总成;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主体的所述厚度一侧连接,所述动力总成设有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连接的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中的一个为柔性导电件且另一个为硬性导电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为柔性导电件且位于所述主体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为导电柱且插入所述主体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止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内壁设有凸台;箱盖,所述箱盖通过紧固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且封盖所述容纳空间;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且支撑于所述凸台,用于盛接装配时掉落的所述紧固件,所述防护板设有用于避让电气元件电连接的避让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压铸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和所述箱体之间设有密封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电池插接件;车载充电机插接件,所述车载充电机插接件的正极通过第一电子保护元件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正极连接,所述车载充电机插接件的负极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负极连接;直流充电口,所述直流充电口的正极通过正极直流接触器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直流充电口的负极通过负极直流接触器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负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间隔的第一导电排和第二导电排,所述电池插接件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一导电排适于与所述动力总成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池插接件的负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电排适于与所述动力总成的负极连接;所述主体还包括:第一PTC插接件,所述第一PTC插接件的正极通过第二电子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一导电排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PTC插接件的负极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负极连接;第二PTC连接线,所述第二PTC连接线的正极通过所述第二电子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一导电排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PTC连接线的负极与所述电池插接件的负极连接。8.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兵孔令亮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