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233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涉及基坑边坡水土流失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桩体;反力减压组件包括支撑袋、单向透水膜和填充物,支撑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桩体的外侧接触,单向透水膜粘贴在支撑袋的内侧,支撑袋内填充有填充物;吸水传力组件包括橡胶软管、弹簧和过滤件,橡胶软管的一端与支撑袋连接,橡胶软管的内部设置有弹簧和过滤件;集水组件包括集水管、导流管和集水箱,集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桩体可拆卸连接,橡胶软管远离支撑袋的一端与集水管连通,集水管与集水箱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充分利用桩体传力,且传力路径明确,能够有效防止桩间水土流失,确保基坑稳定性,施工便捷,材料获取容易、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可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边坡水土流失防护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基坑边坡支护中,支护桩桩间会发生水土流失现象,在水渗漏作用及土压力作用下,造成水土流失,基坑边坡可能会发生土体被掏空的现象,导致支护桩受力条件发生改变,从而造成基坑坍塌事故。目前,防止支护桩桩间水土流失的主要方法包括:注浆法,堆载反压法,引流法等,这些方法造价高,施工不便,或者环境适成污染,或者防护效果不明显。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的防护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之一,防止桩间水土流失,确保基坑稳定性。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包括:桩体;反力减压组件,所述反力减压组件包括支撑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反力减压组件,所述反力减压组件包括支撑袋、单向透水膜和填充物,所述支撑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桩体的外侧接触,所述单向透水膜粘贴在所述支撑袋的内侧,所述支撑袋内填充有所述填充物;吸水传力组件,所述吸水传力组件包括橡胶软管、弹簧和过滤件,所述橡胶软管的一端与所述支撑袋的内部连通,所述橡胶软管的内部设置有所述弹簧和过滤件;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集水管、导流管和集水箱,所述集水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桩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橡胶软管远离所述支撑袋的一端与所述集水管连通,所述集水管与所述集水箱通过所述导流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软管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橡胶软管沿所述集水管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支护桩桩间局部水土流失集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袋和集水管均设有多个,所述集水管与所述支撑袋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袋沿所述桩体的高度方向依次堆叠设置,相邻所述集水管之间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张云郭连军田冬霞刘萍郎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大学河北追寻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八地质大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