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72221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2
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具有空腔,空腔适于放置燃料电池;散热组件,设置在外壳的上方;其中,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翅片,若干翅片与外壳的顶面垂直连接,翅片为中空结构,间隙与翅片的中空结构连通,燃料电池安装在空腔内,间隙适于通入冷却剂,燃料电池反应温度大于冷却剂沸点,冷却剂沸腾蒸发成气态,与翅片接触后冷却为液态后掉落在间隙内。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申请的散热方式因为取消了水冷方式中的水泵、翅片散热器以及管路等,大大降低了散热装置的复杂程度,且有效缩小了系统体积,同时还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利用冷却剂自身的沸腾温度来保持温度的稳定,大大提升了温度的控制精度。制精度。制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属于燃料电池散热


技术介绍

[0002]氢燃料电池是一种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反应装置,无燃烧,具有效率高、绿色环保的优点。氢燃料电池在反应过程需要有恒定的温度,但在反应过程中由于有热产生,因此必须有散热结构进行散热,以确保燃料电池反应温度适宜。
[0003]在传统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结构中,一般采用水冷散热的方式,即通过一个泵带动冷却液循环,通过燃料电池双极板中间,带走反应过程产生的热量,流出燃料电池后,通过流过一个散热器将反应热散出,并重新流回水泵,但该种散热方式结构复杂,零部件众多,且控制复杂;除水冷散热的方式外,经常使用的散热方式还有风冷电堆,即将冷空气用风扇吹入双极板中间进行散热,该种散热方式散热能力较小,温度控制不稳定,无法适应大功率燃料电池需求。
[000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及散热系统,该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好,结构简单且温度易控。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外壳,具有空腔,所述空腔适于放置燃料电池;
[0007]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
[0008]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翅片,若干翅片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翅片为中空结构,所述间隙与所述翅片的中空结构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安装在空腔内,所述间隙适于通入冷却剂,所述燃料电池反应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剂沸点,所述冷却剂沸腾蒸发成气态,与所述翅片接触后冷却为液态后掉落在所述间隙内。
[0009]可选地,上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翅片一侧的风扇。
[0010]可选地,上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所述冷却剂包括乙醇、低压力去离子水、低压乙二醇溶液、氟碳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包括:
[0012]燃料电池,包括多个层叠的双极板和膜电极;
[0013]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
[0014]可选地,上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所述双极板上贯通设置有若干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与所述间隙连通。
[0015]可选地,上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所述散热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燃料电
池上的密封装置。
[0016]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具有空腔的外壳和设置在外壳上方的散热组件,空腔可以容置燃料电池,且燃料电池与外壳之间留有间隙,将间隙中填充有冷却剂,而翅片设置为中空结构,且间隙与中空结构连通,使得燃料电池反应产生的热的温度到达冷却剂的沸点时,冷却剂沸腾蒸发,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并上升,直至与温度较低的翅片内壁接触,此时气态的冷却剂冷凝为液态,而液态且温度低的冷却剂在自重的作用下再次掉落在间隙内,以将间隙内的冷却剂的温度降低,完成对燃料电池反应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本申请的散热方式因为取消了水冷方式中的水泵、翅片散热器以及管路等,大大降低了散热装置的复杂程度,且有效缩小了系统体积,同时还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利用冷却剂自身的沸腾温度来保持温度的稳定,大大提升了温度的控制精度。
[0017]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系统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2]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23]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0024]请参见图1

图3,本申请中的一较佳实施例所示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10散热系统,包括燃料电池10和散热装置20。其中,燃料电池10适于发电,而散热装置20适于对燃料电池10反应生成的热进行散热,以保证燃料电池10的稳定发电。
[0025]散热装置20包括外壳6和设置在外壳6上方的散热组件7。其中,外壳6具有空腔61,该空腔61适于放置燃料电池10。当燃料电池10放置在空腔61内时,燃料电池10与外壳6的壁体之间还存在间隙8,该间隙8适于通入冷却剂,以对空腔61内的燃料电池10进行散热。
[0026]具体的,散热组件7包括若干翅片71,若干翅片71与外壳6的顶面垂直连接设置。需要说明的是,将若干翅片71与外壳6的顶面垂直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增大沸腾后的冷却剂与翅片71的接触面积,以更快的对燃料电池10进行散热。
[0027]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翅片71设置为中空结构,且上述间隙8与翅片71的中空结构连通,这样设置的目的是:燃料电池10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当燃料电池10的温度大于冷却剂的沸点时,冷却剂则会沸腾,由液态转换为气态,由于外壳6的上方设置有中空结构的翅片71,气态的冷却剂上升至翅片71的中空结构内,以与温度较低的翅片71内壁接触,再次由气态转换为液态,液态的冷却剂在自重的作用下再次落入至间隙8中,以与间隙8中的温度较高的冷却剂融合,以降低冷却剂的温度,同时对燃料电池10进行散热。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散热方式因为取消了水冷方式中的水泵、翅片71散热器以及管路等,大大降低了散热装置20的复杂程度,且有效缩小了系统体积,同时还减少了温度传感器的数量,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利用冷却剂自身的沸腾温度来保持温度的稳定,大大提升了温度的控制精度。
[0028]由于燃料电池10的工作温度在70℃

80℃之间,因此本实施例中,冷却剂可以为乙醇、低压力去离子水、低压乙二醇溶液、氟碳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此不对冷却剂的类型做具体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0029]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装置20的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7还包括设置在翅片71一侧的风扇,该风扇在驱动件的作用下转动,以带动周围的气流转动,从而对翅片71进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具有空腔,所述空腔适于放置燃料电池;散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上方;其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若干翅片,若干翅片与所述外壳的顶面垂直连接,所述翅片为中空结构,所述间隙与所述翅片的中空结构连通,所述燃料电池安装在空腔内,所述间隙适于通入冷却剂,所述燃料电池反应温度大于所述冷却剂沸点,所述冷却剂沸腾蒸发成气态,与所述翅片接触后冷却为液态后掉落在所述间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料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翅片一侧的风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燕刘建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云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