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212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设于钢管柱上对应钢梁的侧部上的变截面柱,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与所述钢管柱对应侧部的尺寸相一致,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变截面柱另一侧的尺寸;卡套固定于所述变截面柱上并与所述钢梁相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轮廓与所述钢梁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梁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因钢管柱的尺寸较小而引起的加劲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且构造无凸出柱宽范围的结构,不会影响室内效果。不会影响室内效果。不会影响室内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连接的
,特指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建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常用钢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构造形式有:1、钢管柱内与钢梁翼缘位置对应处设置加劲板;2、钢管柱对应位置设置贯通横隔板与钢梁翼缘焊接;3、钢管柱设置外环加劲板与钢梁翼缘连接。
[0003]对于住宅来说,为提高室内使用面积,会尽可能的缩小墙柱的尺寸,而节点构造形式1不适用于尺寸较小的钢管柱,当钢管柱的长宽在200至250mm之间时,在钢管柱内施工加劲板难度较大;节点构造形式2需要对钢管柱多次截断,增加焊接流程和时间;节点构造形式2和节点构造形成3均有结构凸出钢管柱的外表面,影响室内效果。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节点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解决现有的连接节点存在的钢管柱尺寸较小时难以施工加劲板、有结构凸出钢管柱的外表面而影响室内效果以及增加流程和时间等的问题。
[0005]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
[0007]设于钢管柱上对应钢梁的侧部上的变截面柱,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与所述钢管柱对应侧部的尺寸相一致,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变截面柱另一侧的尺寸;以及
[0008]卡套固定于所述变截面柱上并与所述钢梁相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轮廓与所述钢梁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梁固定连接。
[0009]本专利技术的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利用设置在钢管柱侧部的变截面柱及连接件来与钢梁连接,该变截面柱的设置提高了钢管柱侧部的结构刚度,且连接件与变截面柱卡套固定,该连接件与变截面柱间的连接强度大,从而无需在钢管柱内设置加劲板,解决了因钢管柱的尺寸较小而引起的加劲板施工难度大的问题。进一步的,连接件的外轮廓与钢梁的外轮廓相一致,变截面柱与钢管柱连接的一侧与钢管柱的尺寸相一致,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节点构造无凸出柱宽范围的结构,不会影响室内效果。钢梁与连接件相对连接,从而钢梁端部的作用力能够均匀且有效的传递给变截面柱及钢管柱,整体的稳定性好。
[0010]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变截面柱的尺寸自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向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一侧逐渐变大。
[0011]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变截面柱连接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变截面柱的形状相适配的凹口。
[0012]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3]所述变截面柱的内部设有横撑板,所述横撑板设于所述变截面柱的中部并与所述变截面柱对应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5]所述变截面柱内灌注有混凝土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7]所述钢管柱内灌注有混凝土结构。
[0018]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19]所述钢梁为工字型梁,所述连接件为工字型钢。
[0020]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1]所述钢管柱为方形柱。
[0022]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进一步改进在于,
[0023]所述变截面柱为钢柱;所述连接件为钢件;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焊接固定,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变截面和所述钢梁焊接固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2]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用于解决传统的钢梁与钢管柱连接节点构造存在的钢管柱尺寸较小时难以施工加劲板、有结构凸出钢管柱的外表面而影响室内效果以及增加流程和时间等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节点构造在钢管柱的侧部设置变截面柱,从而使得钢管柱内部可不设置加劲板,利用设置的变截面柱来提高钢管柱的刚度,且变截面柱和连接件均未凸出柱宽范围,可保证住宅室内效果不受影响,提高了装配式住宅的适用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3]参阅图1,显示了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专利技术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的结构进行说明。
[0034]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包括变截面柱21和连接件22,该变截面柱21和连接件22用于连接钢管柱11和钢梁12;变截面柱21设于钢管柱11上对应钢梁12的侧部上,该变截面柱21与钢管柱11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与钢管柱11对应侧部的尺寸相一致,该变截面柱21与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变截面柱21另一侧的尺寸,如此使得该变截面柱21与钢管柱11对应的侧部连接后,该变截面柱21无凸出钢管柱的柱宽范围
的结构,不会影响室内效果。连接件22卡套固定在变截面柱21上,该连接件22与钢梁12相对应,该连接件22的外轮廓和钢梁12的外轮廓相一致,该连接件22与钢梁12固定连接。
[0035]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节点构造采用变截面柱和连接件连接钢管柱和钢梁,使得节点构造无凸出柱宽范围的结构,不会影响室内效果,另外,变截面柱的设置,增加了钢管柱的侧部刚度,使得钢管柱内部无需设置加劲板。连接件与变截面柱卡套固定连接,能够将应力均匀传递给变截面柱进而传递给钢管柱,结构的受力稳定性强,连接件和变截面柱间的接触面积大,达到了强连接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连接节点构造解决了在钢管柱内设置加劲板难以施工的问题,还保证了住宅室内效果不受影响,提高了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的适用性,能够进一步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的发展。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变截面柱21的尺寸自与钢管柱11相连接的一侧向与连接件22相连接的一侧逐渐变大。该变截面柱21的截面形状呈锥形。
[0037]进一步地,连接件22上与变截面柱21连接的一侧设有与变截面柱21的形状相适配的凹口。较佳地,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钢管柱上对应钢梁的侧部上的变截面柱,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与所述钢管柱对应侧部的尺寸相一致,所述变截面柱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的尺寸大于所述变截面柱另一侧的尺寸;以及卡套固定于所述变截面柱上并与所述钢梁相对应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外轮廓与所述钢梁的外轮廓相一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钢梁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柱的尺寸自与所述钢管柱相连接的一侧向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的一侧逐渐变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钢管柱的连接节点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变截面柱连接的一侧设有与所述变截面柱的形状相适配的凹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梁与钢管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兰方小娟张月楼马晓菲王颖彭成波吴旦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