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GC-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7208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G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持久性有机物的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指的是长期存在于环境中,有很长的半衰期,且能通过大气、水、土壤、微生物、食物链等多种途径循环积累,并最终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危害的有机化学物质。分为杀虫剂、工业化学品和生产中的副产品三类,常见的POPs组成有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有机氯农药(Organic Pesticides,OCPs)及多溴联苯(Polybrominated Biphenyls,PBBs)等。目前国内外检测土壤中POPs的方法种类较多,有液相色谱法(LC)液/质联用(LC

MS)法、气相色谱(GC)法、气相

质谱联用法(GC

MS)、气相色谱

串联质谱联用法(GC

MS/MS)等。针对不同种类的POPs,检测人员会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但同时会大大增加检测的时间成本。近年,不少研究人员尝试通过改进分析方法来提高同时检出的POPs数量,袁宏林利用GC法测定了土壤样品中12种PCBs和8种OCPs共20种POPs的含量;沈丹玉等人利用GC

MS法测定了竹笋中21种OCPs、18种PCBs和16种PAHs共55种POPs;朱婷婷等人利用GC

MS/MS法测定水质中7种PCBs,2种PBBs和1种PAHs共10种POPs。由于不同POPs的化学结构差异,很难用一个检测方法同时测定监测范围内的全部POPs,因此,如何提高同时检测多种POPs的能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

吸附剂净化方法,能够同时检测油茶籽及产地土壤中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氯和邻苯二甲酸酯等74种POPs(包括16种多环芳烃PAHs、17种多氯联苯PCBs、24种有机氯OCPs、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21种POPs内标(包括5种氘代内标和16种邻苯二甲酸酯内标),相应的,针对油茶籽和土壤的不同物理特性,本专利技术建立了一种的多管漩涡混合

吸附剂净化方法,能够同时提取油茶籽或土壤中的74种POPs。使用本方法能同时检测74种POPs,能够极大节约了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在持久性有机物检测领域具有重大的意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
[0006](1)样品预处理,然后制得待分析样;
[0007](2)将所得待分析样过0.22μm有机膜,调出创建好的类别污染物多反应监测(MRM)方法,上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

MS/MS)测定;
[0008]所述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

MS/MS)的色谱和质谱的设定条件为:
[0009]色谱条件:Rtx

5MS毛细管色谱柱(30m
×
0.25mm
×
0.25μm);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以40℃/min升温至15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温17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温220℃,保持1min,最后以5℃/min升温至31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为290℃,载气为高纯氦气(99.999%),载气流速1.0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0μL;
[0010]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80℃,传输线温度290℃,溶剂延迟4min;分别对74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21种内标进行全扫描,以化合物最大的m/z作为母离子;然后调用产物离子(product)扫描方法,创建Product Ion Scan方法,优化碰撞电压,对母离子进行再次裂解,确定m/z最大的子离子用于定性,根据各化合物的出峰顺序及母离子、子离子的m/z、碰撞电压等参数建成类别污染物多反应监测(MRM)方法;
[0011]定性工作:根据74种POPs(包括16种多环芳烃PAHs、17种多氯联苯PCBs、24种有机氯OCPs、17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和21种POPs内标(包括5种氘代内标和16种邻苯二甲酸酯内标)的化学结构差异性,先将74种POPs标准物质溶液用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

MS/MS)按类别分别进行全扫描(Q3 Scan),得出每一种化合物的最大质荷比m/z,并参照标准和相关文献(GB23200.113

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源性食品中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确定母离子;然后在全扫描数据组中调用产物离子(product)扫描方法,创建Product Ion Scan方法,优化碰撞电压,对母离子进行再次裂解,确定m/z最大的子离子用于定性;结果如表1所示:
[0012]表1基于Product Ion Scan方法检测到的POPs及内标
[0013][0014][0015][0016]定量工作:把74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21种内标标准溶液混合配置为浓度10ppm的大混标溶液,根据上面方法进行全扫描(Q3 Scan),得出每一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和最大质荷比m/z确定母离子;然后调用产物离子(product)扫描方法,创建大混标的Product Ion Scan方法,优化碰撞电压,对母离子进行再次裂解,确定m/z最大、较大的子离子分别用于定量和定性,此时得到的全扫描谱图如图1,优化后的基于Product Ion Scan方法建立得到的POPs及内标的最大质荷比m/z和相应出峰时间见表2。
[0017]表2基于Product Ion Scan方法检测到的POPs及内标
[0018][0019][0020][0021][0022]得出表2中各参数,即得到类别污染物多反应监测(MRM)方法,将该方法设定在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

MS/MS)中,每次测样时调出该方法,根据上述色谱和质谱设定的条件,将待测样品通过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GC...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包含以下操作步骤:(1)样品预处理,然后制得待分析样;(2)将所得待分析样过有机膜,调出创建好的类别污染物多反应监测(MRM)方法,上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进样测定;所述气相色谱

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的色谱和质谱的设定条件为:色谱条件:Rtx

5MS毛细管色谱柱(30m
×
0.25mm
×
0.25μm);升温程序:初始温度60℃,以40℃/min升温至15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温170℃,保持1min,再以10℃/min升温220℃,保持1min,最后以5℃/min升温至310℃,保持3min;进样口温度为290℃,载气为高纯氦气,载气流速1.0mL/min,不分流进样,进样量1.0μL;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离能量70eV,离子源温度280℃,传输线温度290℃,溶剂延迟4min。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膜为0.22μm有机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样品为油茶籽或土壤。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GC

MSMS和多管漩涡混合测定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油茶籽的预处理为:取新鲜油茶籽磨碎,得到油茶籽样品,称取10g油茶籽样品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20mL乙腈,均质1min,加入2g NaCl,以2500r/min的速度多管漩涡混合2min,以5000r/min的速度离心5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武刘晓玲曾永明黄小芮栾洁陈桂丹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