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孔光纤的便携式液体密度检测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密度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边孔光纤的便携式液体密度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密度计为目前常用的检测液体密度的装置,但是待测液体所处环境多样化,现有技术通常使用便携式密度计便于随时随地对待测液体进行密度检测。
[0003]然而,便携式密度计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改变姿态,密度计检测模块中设置有电磁结构,传统姿态检测系统和原有的检测模块中的电磁结构会相互影响,会使检测精度下降。
[0004]公开于本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到的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边孔光纤的便携式液体密度检测装置,包括:密度检测单元、压力检测模块、姿态检测模块、下位机以及清洗烘干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和姿态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密度检测单元上,所述下位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孔光纤的便携式液体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度检测单元、压力检测模块、姿态检测模块、下位机以及清洗烘干模块,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和姿态检测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密度检测单元上,所述下位机分别与所述密度检测单元、压力检测模块、姿态检测模块以及清洗烘干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密度检测单元包括套管,所述套管内中间部位固定设置有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所述第一玻璃管内设置有第一压强反馈液,所述第二玻璃管内设置有第二压强反馈液,在所述第一玻璃管内所述第一压强反馈液的上方形成第一F
‑
P腔,在所述第二玻璃管内所述第二压强反馈液的上方形成第一F
‑
P腔,所述第二玻璃管底部滑动连接有压强滑塞;在所述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与所述套管之间设置有边孔光纤,在所述第一玻璃管和第二玻璃管上方以及所述套管内设置有多模光纤;所述液体密度检测装置对待测液体进行密度测量的步骤如下:S100、启动密度检测单元,所述压力检测模块同时启动,对密度检测单元的压强进行检测;S200、将所述密度检测单元插入待测液体中,当密度检测单元浸入待检样品中时,第二玻璃管中的活塞在待测液体施加的压强作用下发生位移,带动第二玻璃管中的第二压强反馈液发生位移,第二玻璃管中的第二压强反馈液与第一玻璃管中的第一压强反馈液的高度产生高度差Δh3;S300、第一玻璃管中的第一F
‑
P腔与第二玻璃管中的第二F
‑
P腔的长度发生变化,形成新的交叉干涉波,结合光谱分析后进而进行光电转化;S400、对转化结果进行计算,获得待测液体的初步密度值,并将待测液体的初步密度值传输至下位机进行处理;S500、所述姿态检测系统启动,获取所述密度检测单元的加速度;S600、下位机将待测液体的初步密度值传输至姿态检测模块,基于所述密度检测单元的加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旭,张希睿,田璧菀,钟沃楼,张瀛予,周珂伟,贺瑞芸,李胜树,唐伟伟,张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仁爱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