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84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其先在前缘包铁内表面喷涂底胶;前缘包铁粘接在直升机尾桨叶的前缘部位;在底胶的基础上粘贴一层胶膜,胶膜在前缘包铁接近尾桨叶根部的端头位置处裁掉部分胶膜,且对应胶膜裁掉的区域为搭铁片镀锡区;在搭铁片镀锡区的外周侧预留一定宽度的胶膜;在搭铁片镀锡区涂抹导电胶,导电胶与底胶接触,将搭铁片适应固定粘接在导电胶上;将尾桨叶加工至衬套镗孔状态后,测量前缘包铁尖部到前缘衬套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需满足R≤1Ω,若不满足电阻值要求,采用环氧导电胶对搭铁片与桨根衬套之间的接触区域的缝隙进行填充修理,重新测量电阻值,避免前缘包铁开胶问题。避免前缘包铁开胶问题。避免前缘包铁开胶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直升机尾桨叶前缘包铁胶接
,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尾桨叶自交付外场使用后,尾桨叶出现多起前缘包铁局部开胶现象,对疑似开胶的工作面前缘包铁部位进行敲击检查,经检查发现前缘包铁与聚氨酯保护带相接部位长150mm
×
宽30mm范围内有空洞响声,有脱胶缺胶现象。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可以避免尾桨叶前缘包铁部位开胶现象。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先在前缘包铁内表面喷涂底胶;前缘包铁直接粘接在尾桨叶前缘部位;
[0007]步骤二,在底胶的基础上粘贴一层胶膜,胶膜用于前缘包铁与尾桨叶的固定粘接,胶膜在前缘包铁接近尾桨叶根部的端头位置处裁掉部分胶膜,且对应胶膜裁掉的区域为搭铁片镀锡区;
[0008]步骤三,在搭铁片镀锡区的外周侧预留一定宽度的胶膜;
[0009]步骤四,在搭铁片镀锡区涂抹导电胶,所述导电胶与底胶接触,将搭铁片适应固定粘接在导电胶上;
[0010]步骤五,将尾桨叶加工至衬套镗孔状态后,测量前缘包铁尖部到前缘衬套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R需满足0~1Ω的范围,若不满足电阻值要求,采用环氧导电胶对搭铁片与桨根衬套之间的接触区域的缝隙进行填充修理,重新测量电阻值。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胶膜靠近桨根的一端裁掉部分胶膜,对应胶膜裁掉的区域为搭铁片镀锡区,在搭铁片镀锡区的外周侧预留一定宽度的胶膜,增加前缘包铁与尾桨叶的粘接效果,在搭铁片镀锡区涂抹导电胶,导电胶可以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导电性,保证尾桨叶的等电势,搭铁片固定在导电胶上,在模压成型后,测量前缘包铁尖部到前缘衬套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需满足R≤1Ω,保证导通效果,若不满足电阻值要求在搭铁片与桨根衬套之间的接触区域的缝隙用环氧导电胶进行填充修理。本专利技术安装的前缘包铁固定性能好,导电导通效果优,避免脱胶缺胶问题。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三中搭铁片镀锡区的顶部及侧边预留5mm宽的胶膜。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搭铁片镀锡区为矩形。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的尾桨叶加工示意图;
[0015]图2为传统工艺胶膜粘接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的胶膜示意图;
[0017]图4为传统工艺前缘包铁胶膜粘接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的前缘包铁胶膜粘接示意图。
[0019]1搭铁片、2前缘包铁、3尾桨叶、4胶膜、5搭铁片镀锡区、6导电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参阅本专利技术附图1至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2]步骤一,先在前缘包铁2内表面喷涂底胶;前缘包铁2直接粘接在尾桨叶3前缘部位;
[0023]步骤二,在底胶的基础上粘贴一层胶膜4,胶膜4用于前缘包铁与尾桨叶3的固定粘接,胶膜在前缘包铁接近尾桨叶根部的端头位置处裁掉部分胶膜,且对应胶膜裁掉的区域为搭铁片镀锡区5;
[0024]步骤三,在搭铁片镀锡区5的外周侧预留一定宽度的胶膜;
[0025]步骤四,在搭铁片镀锡区涂抹导电胶6,导电胶6与底胶接触,将搭铁片1适应固定粘接在导电胶上;
[0026]步骤五,将尾桨叶加工至衬套镗孔状态后,测量前缘包铁尖部到前缘衬套之间的电阻值,电阻值需满足0Ω≤R≤1Ω,若不满足电阻值要求,采用环氧导电胶对搭铁片与桨根衬套之间的接触区域的缝隙进行填充修理,重新测量电阻值。
[0027]具体的,在步骤三中搭铁片镀锡区的顶部及侧边预留d为5mm宽的胶膜。
[0028]为达到搭铁片与前缘包铁之间导通的目的,设计图纸要求工作面胶膜在搭铁片镀锡区裁掉20mm
×
20mm,即在前缘包铁接近尾桨叶根部的端头位置只有底胶但无胶膜,不能起到尾桨叶复材与不锈钢包铁粘接的作用,属于无胶接区域,可导致此处脱粘。
[0029]具体的,步骤二中的搭铁片镀锡区5为矩形。其的宽度及长度尺寸为15
×
23mm。
[0030]本专利技术将前缘包铁与搭铁片搭接区域的粘接进行优化,即在裁掉胶膜的前缘包铁部位四周增加宽度为5mm的胶膜,允许在模压时在中间无胶膜区域增涂导电胶,且允许使用导电胶对搭铁片与桨根衬套之间的接触区域的缝隙进行填充修理,同时满足电阻值R≤1Ω。避免传统加工工艺造成的前缘包铁脱胶问题。
[0031]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和使用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32]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前缘包铁胶接强度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先在前缘包铁(2)内表面喷涂底胶;前缘包铁(2)直接粘接在尾桨叶(3)前缘部位;步骤二,在底胶的基础上粘贴一层胶膜(4),胶膜(4)用于前缘包铁与尾桨叶(3)的固定粘接,胶膜在前缘包铁接近尾桨叶根部的端头位置处裁掉部分胶膜,且对应胶膜裁掉的区域为搭铁片镀锡区(5);步骤三,在搭铁片镀锡区(5)的外周侧预留一定宽度的胶膜;步骤四,在搭铁片镀锡区涂抹导电胶(6),所述导电胶(6)与底胶接触,将搭铁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喜增张爽侯段敏李琳于泽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