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及其装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属于内河护坡工程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内河航道通航水深的加深,我国大部分河流都已具备通航条件,比如长江口深水航道建设,船舶运输更趋于大型化、标准化和专业化,而船舶航行时激起的船行波对河流两岸护坡造成的侵蚀、冲刷也越来越大,造成大量的护坡破坏、水土流失,更是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水生态。
[0003]传统的航道护坡通常采用浆砌块石、钢筋混凝土或是在护岸表面加设异性块(工字块、扭王块)等硬质结构,虽然护岸破坏程度得到了缓解,但这却不符合生态环保理念,将河道与陆侧分割开来,消波结构河道侧与路侧不能进行水体交换,破坏了生物的生存空间。
[0004]有学者提出了现浇混凝土直立式挡浪墙结构,顶高程位于或低于设计高水位,船行波影响得到降低,在结构陆侧可种植水生植物提升护坡生态效益,但现有挡浪墙结构大都存在较大缺陷,例如:直立挡浪墙直接承受船行波冲击,受力较大,完全靠立柱与底板的连接强度以及立柱强度抵御船行波影响,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和格栅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立柱(1)、中梁(2)、顶梁(3)和底板(4),所述立柱(1)的一端埋置于所述底板(4)上的杯型基础(6)中,另一端预留有第一榫槽(10),所述中梁(2)两端置于所述立柱(1)的牛腿(7)上,并与所述底板(4)形成透水洞(19),所述顶梁(3)两端的第一榫头(8)伸入所述第一榫槽(10)中,与所述立柱(1)连接,相邻底板(4)通过第二榫头(9)和第二榫槽(11)相互连接;所述格栅机构包括平行设置于所述中梁(2)和顶梁(3)之间的格栅条(5),所述格栅条(5)至少设置一排,所述格栅条(5)的一端伸入所述中梁(2)上预留的凹槽(12)中,另一端通过拆卸组件与所述顶梁(3)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组件包括定位板(13)、与所述定位板(13)相匹配的槽型压块(14)和螺栓(15),所述顶梁(3)底部等间距布设有与所述螺栓(15)相匹配的螺栓套筒(16),所述定位板(13)开设有与所述格栅条(5)相匹配的定位孔(17),所述格栅条(5)伸入所述定位孔(17)中,所述螺栓(15)依次穿过所述槽型压块(14)和定位板(13)与所述螺栓套筒(16)拧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条(5)前后交错设置两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态航道护岸消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条(5)的排距为1~2倍格栅条(5)的厚度或直径,每排格栅条(5)上各格栅条(5)的间距为0.1~0.4倍格栅条(5)的厚度或直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利军,赵仁银,廖迎娣,林玉叶,陈达,石泓逸,刘更生,孙辉,孙巍,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