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片剔废机构和极片剔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626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片剔废机构和极片剔废设备,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该极片剔废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剔废机架、第一入料辊组、第二入料辊组、导向板组件和废料盒,导向板组件活动设置在剔废机架上,并位于第一入料辊组和第二入料辊组之间,废料盒设置在剔废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导向板组件下方,导向板组件能够相对剔废机架旋转或位移,用于将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废料盒,并将极片中的良品导向输送至第二入料辊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导向板组件,且导向板组件能够对极片的输送方向进行导向,并通过旋转或位移切换状态,从而直接将坏品导向输送至废料盒,无需停机进行剔废,实现了不停机剔废,剔废流程时间短,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提升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片剔废机构和极片剔废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制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极片剔废机构和极片剔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动力电池中的“叠片类”电芯是由正、负极片及隔膜间隔性的堆叠到一起形成的,目前的电池分为“Z字形”叠片、“制袋式”叠片和“热复合式”叠片;其中,“热复合式”叠片是一种成型电芯的新型方式,而在其制片过程中,极片在前期的生产工艺可能会有黄标、波浪边、极耳间距不良、极耳破损等缺陷,缺陷的极片会导致电池的性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将缺陷的极片剔除。
[0003]在现有技术中,目前的剔废结构,需要停机进行剔废,动作流程繁琐,剔废时间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极片剔废机构和极片剔废设备,其能够实现不停机剔废,剔废流程时间短,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000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剔废机构,包括检测组件、剔废机架、第一入料辊组、第二入料辊组、导向板组件和废料盒,所述第一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间隔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且所述第一入料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入料辊组的入料侧,用于输入极片,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料辊组的入料侧,用于检测所述极片中的坏品,所述导向板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之间,所述废料盒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导向板组件下方,所述导向板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剔废机架旋转或位移,并与所述检测组件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所述废料盒,并将所述极片中的良品导向输送至所述第二入料辊组。
[000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板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导向片和所述第二导向片均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片与所述第二导向片相对设置并形成供所述极片中的良品通过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导向片和所述第二导向片转动。
[000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向片远离所述第一导向片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入料方向朝下延伸,用于将所述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所述废料盒。
[000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极片剔废组件还包括第三入料辊组和除尘组件,所述第三入料辊组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入料辊组的出料侧,所述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之间,用于清除所述极片表面的粉尘。
[001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一吸尘盒和第二吸尘盒,所述第一吸尘盒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吸尘盒上,且所述第一吸尘盒和所述第二吸尘盒之间形成供
所述极片穿过的第二输送通道,所述第一吸尘盒用于吸附所述极片上侧表面的粉尘,所述第二吸尘盒用于吸附所述极片下侧表面的粉尘。
[001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组件还包括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一吸尘盒的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卡扣管,所述第二吸尘盒的两端设置有卡扣孔,所述卡扣管对应装配在所述卡扣孔中,以使所述第一吸尘盒和所述第二吸尘盒连通,所述负压发生器与所述第一吸尘盒或所述第二吸尘盒连通,用于抽出所述第一吸尘盒和所述第二吸尘盒中的气体。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吸尘盒的两端还设置有磁吸件,所述第二吸尘盒的两端设置有磁吸座,所述磁吸件与所述磁吸座对应且相互磁吸,以使所述第一吸尘盒磁吸设置在所述第二吸尘盒上。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剔废机架上还设置有出料导向板,所述出料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三入料辊组的出料侧,用于对经过所述第三入料辊组的所述极片进行导向。
[0014]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料导向板上设置有堵料感应器,所述堵料感应器用于检测所述极片的传输速度,并依据所述传输速度检测极片在送片或剔废过程中是否存在堵料情况。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剔废设备,包括裁切送片机构、复合机构和如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极片剔废机构,所述裁切送片机构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的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一入料辊组的入料侧,用于切割所述极片,所述复合机构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的另一侧,并位于所述第二入料辊组的出料侧,用于复合所述极片。
[001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001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剔废机构,其将第一入料辊组和第二入料辊组间隔设置在剔废机架上,且第一入料辊组设置在第二入料辊组的入料侧,检测组件设置在第一入料辊组的入料侧,能够检测出极片中的坏品,导向板组件活动设置在剔废机架上,并位于第一入料辊组和第二入料辊组之间,废料盒设置在剔废机架的底部,并位于导向板组件的下方,导向板组件能够相对剔废机架旋转或位移,并与检测组件通信连接,用于将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废料盒,并将极片中的良品导向输送至第二入料辊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导向板组件,且导向板组件能够对极片的输送方向进行导向,能够通过旋转切换状态,从而直接将坏品导向输送至废料盒,无需停机进行剔废,实现了不停机剔废,剔废流程时间短,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剔废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剔废机构剔废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剔废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极片剔废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图4中导向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标:100

极片剔废机构;110

检测组件;120

剔废机架;130

第一入料辊组;140

第二入料辊组;150

导向板组件;151

第一导向片;153

第二导向片;155

旋转驱动件;157

导向弧面;160

废料盒;170

第三入料辊组;180

除尘组件;181

第一吸尘盒;183

第二吸尘盒;190

出料导向板;191

堵料感应器;200

裁切送片机构;300

复合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组件、剔废机架、第一入料辊组、第二入料辊组、导向板组件和废料盒,所述第一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间隔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且所述第一入料辊组设置在所述第二入料辊组的入料侧,用于输入极片,所述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入料辊组的入料侧,用于检测所述极片中的坏品,所述导向板组件活动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之间,所述废料盒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导向板组件下方,所述导向板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剔废机架旋转或位移,并与所述检测组件通信连接,用于将所述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所述废料盒,并将所述极片中的良品导向输送至所述第二入料辊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组件包括第一导向片、第二导向片和旋转驱动件,所述第一导向片和所述第二导向片均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且所述第一导向片与所述第二导向片相对设置并形成供所述极片中的良品通过的第一输送通道,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同步带动所述第一导向片和所述第二导向片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片远离所述第一导向片的一侧设置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入料方向朝下延伸,用于将所述极片中的坏品导向输送至所述废料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剔废组件还包括第三入料辊组和除尘组件,所述第三入料辊组设置在所述剔废机架上,并位于所述第二入料辊组的出料侧,所述除尘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入料辊组和所述第二入料辊组之间,用于清除所述极片表面的粉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片剔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组件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攀攀杨标强庞文武袁德宁曾强吴学科阳如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吉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