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体背侧回填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工程措施或办法,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的防治工程是指为防治地质灾害而修建的各种治理性和防护性的工程措施,而广义的防治工程是为预防、控制、治理地质灾害,减轻地质灾害损失所采取的各项工作措施的总称。对此又称为地质灾害减灾工程。现有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纺织工程通过在工程体背侧回填构筑体,通过构筑体加固工程体并防止工程体塌陷。而在挖坑对模筑混凝土施工时,由于超挖回填不密实和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往往在衬砌背后与围岩之间留有空隙,使衬砌与围岩不密实,不能很好地控制围岩进一步变形和水的渗透,因此,在多数情况下需进行压浆工作。
[0003]如公开号为CN114875920A提出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包括罐体,罐体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搅拌杆转动连接在罐体内,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上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包括搅拌筒(1),所述搅拌筒(1)的外侧壁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环(2),所述转动环(2)的侧壁上转动安装有用于和车体连接的安装柱(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罩(4),所述连接罩(4)的外侧壁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活塞筒(5);往复机构(6),所述往复机构(6)设置在活塞筒(5)的内腔,往复机构(6)用于对回填坑内混凝土进行横向的夯实;升降机构(7),所述升降机构(7)设置在活塞筒(5)的侧壁上,升降机构(7)用于对回填坑内混凝土进行纵向的夯实;搅拌机构(8),所述搅拌机构(8)设置在搅拌筒(1)的内腔,搅拌机构(8)用于对搅拌筒(1)内的混凝土进行搅拌,避免了混凝土在搅拌筒(1)内部发生凝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在连接罩(4)内壁上的安装架(61),以及滑动安装在活塞筒(5)内腔的活塞柱(62),所述安装架(61)的内腔转动安装有导流叶轮(63),所述活塞筒(5)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64),所述活塞柱(62)的一端通过连接杆固定安装有横移框(6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64)的另一端与活塞柱(6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活塞筒(5)贯穿连接,所述横移框(65)的内腔侧壁设置有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柱(62)的材质为磁石,所述活塞柱(62)的内侧壁方向为N极,所述导流叶轮(63)共设置有8组磁性叶片,且两两相邻的两组叶片磁性均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体背侧回填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滑动安装在横移框(65)内侧壁上的安装座(71),以及滑动安装在横移框(65)外侧壁上的纵移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阳,付广磊,王耀华,程晓嫚,李丹丹,马彦波,
申请(专利权)人:杨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