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料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配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下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实现自动配药技术,除了实现配药过程的自动化,还需要实现配药完成后医疗废弃物自动回收,这样才能实现配药全过程无接触,提高对医护人员的安全保护。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配药设备无法实现自动下料,进而不能实现医疗废弃物的自动下料回收,从而使得现有技术的配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配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下料装置,包括:转盘部件,转盘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安装在转盘部件上,以在转盘部件的带动下运动;夹具组件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夹持或释放待下料件;下料组件,下料组件与转盘部件间隔设置,以在转盘部件带动夹具组件的转动过程中,通过下料组件推动夹具组件的至少部分运动,以释放待下料件。
[0006]进一步地,夹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盘部件(1),所述转盘部件(1)可转动地设置;夹具组件(2),所述夹具组件(2)安装在所述转盘部件(1)上,以在所述转盘部件(1)的带动下运动;所述夹具组件(2)的至少部分可运动地设置,以夹持或释放待下料件;下料组件(3),所述下料组件(3)与所述转盘部件(1)间隔设置,以在所述转盘部件(1)带动所述夹具组件(2)的转动过程中,通过所述下料组件(3)推动所述夹具组件(2)的至少部分运动,以释放所述待下料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组件(2)包括第一夹持部(201)和第二夹持部(202),所述第一夹持部(201)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02)均具有夹持端,所述第一夹持部(201)的夹持端和所述第二夹持部(202)的夹持端相互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释放所述待下料件;所述下料组件(3)包括卸料部件(301),所述卸料部件(301)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01)止挡配合,以在所述转盘部件(1)带动所述夹具组件(2)运动时,通过所述卸料部件(301)止挡所述第一夹持部(201),以使所述第一夹持部(201)的夹持端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202)的夹持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部件(301)为滚轮,所述滚轮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滚轮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01)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201)包括夹持主体(203)和设置在所述夹持主体(203)上的止挡凸块(204),所述止挡凸块(204)的外周面为圆柱形,所述止挡凸块(204)的外周面用于与所述卸料部件(301)的外周面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组件(3)还包括:定位块(302),所述卸料部件(301)安装在所述定位块(302)上;弹性件(303),所述弹性件(303)与所述定位块(302)连接,以在所述弹性件(303)的压动下,使所述卸料部件(301)与所述第一夹持部(201)保持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303)为多个,多个所述弹性件(303)并行设置;和/或所述下料组件(3)还包括导向柱(304),所述定位块(302)与所述导向柱(304)滑动配合,所述弹性件(303)套设在所述导向柱(304)上;所述导向柱(304)的轴线沿所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谭畅,刘超,张秀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