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43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烟气冷却器。它包括烟气进口、风冷换热壳体、水冷换热壳体和烟气出口,风冷换热壳体内设有换热芯体,风冷换热壳体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第一连通管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壳体,第一过渡壳体上侧与烟气进口连通,风冷换热壳体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三截止阀,第二连通管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渡壳体,第二过渡壳体下侧与水冷换热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水冷换热壳体下侧与烟气出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高温烟气在风冷换热壳体内迅速降温后再进入水冷换热壳体中缓慢冷却,充分回收其余热,且便于拆卸及清洗维修。且便于拆卸及清洗维修。且便于拆卸及清洗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冷却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烟气冷却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燃料在锅炉中燃烧后都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这些烟气所含的污染物颗粒和硫化物会对大气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为了控制烟气排放减少污染,这就需要先对高温烟气进行冷却。因此,通常使用烟气冷却器(省煤器)降低排烟温度后再进行净化处理,在此过程中可以将烟气的余热加以回收利用。
[0003]现有的烟气冷却器大多采用气体板式换热器和列管式换热器,二者皆有利弊,前者虽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但是以空气作为冷源极易受到天气的影响,且当烟气温度过高时,不能对烟气的热量完全回收;现有的烟气冷却器结构单一,不能对各种温度的烟气进行冷却,且难以拆卸,不便于对装置内部换热元件进行清洗除垢、维修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冷却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烟气冷却器,包括烟气进口、风冷换热壳体、水冷换热壳体和烟气出口,所述风冷换热壳体内设有换热芯体,所述换热芯体由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组焊而成,所述风冷换热壳体一侧设有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风冷换热壳体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通管,所述第一连通管上设有第二截止阀,所述第一连通管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壳体,所述第一过渡壳体上侧与烟气进口连通,所述风冷换热壳体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通管,所述第二连通管上设有第三截止阀,所述第二连通管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渡壳体,所述第二过渡壳体下侧与水冷换热壳体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壳体下侧与烟气出口连通;所述水冷换热壳体内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内安装有若干对管板,每对所述管板之间设有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进水联箱,且其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出水联箱,所述进水联箱与出水联箱的外侧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所述风冷换热壳体的一侧设有旁路管道,所述旁路管道的一端与第一过渡壳体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过渡壳体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截止阀。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的数量均为3个。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渡壳体和风冷换热壳体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风冷换热壳体和水冷换热壳体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支撑柱。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件、压紧板和螺母,所述安装板沿着宽度的方向上设有用于安装管板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板沿着厚度的方向上设有限位槽,所述
固定件间隔设置在安装板外侧,所述固定件前端固定连接有螺柱,所述压紧板两端设有通孔,所述压紧板安装在水冷换热壳体内两端的限位槽内,所述螺柱穿过通孔设置,且其与设置在通孔外侧的螺母螺纹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管板前后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垫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蛇形管两端与水冷换热壳体内壁之间设有间隙。
[0011]进一步的,所述水冷换热壳体侧壁上下两端均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位置与蛇形管端部相对应,所述矩形孔内侧可拆卸固定连接有矩形盒体,所述矩形盒体包括盒本体和折弯部,所述盒本体内侧壁上设有可供蛇形管端部插入的圆孔,所述盒本体伸入在水冷换热壳体内部,所述折弯部贴合固定在水冷换热壳体的外侧壁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盒本体和折弯部连接处设有L型密封垫圈。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联箱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接管,所述第一转接管内端与蛇形管下端通过法兰连接在矩形盒体内部;所述出水联箱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接管,所述第二转接管内端与蛇形管上端通过法兰连接在连接在矩形盒体内部。
[0014]进一步的,所述蛇形管的直管段上可设置异型肋,所述异型肋为矩形肋、弧形肋或锥形肋。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风冷换热壳体和水冷换热壳体,使高温烟气在风冷换热壳体内迅速降温后再进入水冷换热壳体中缓慢冷却,充分回收其余热;通过设置旁路管道,可以将低温烟气直接引入到水冷换热壳体中用冷却水对其冷却;通过设置可拆卸的蛇形管和管板结构以及固定机构,使蛇形管可以便于清洗除垢、维修更换;通过在蛇形管的直管段上轧制异型肋,大大提升了烟气在水冷换热壳体内的热传递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烟气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风冷换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换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冷换热壳体内蛇形管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机构与管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蛇形管上端与出水联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矩形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蛇形管轧制矩形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蛇形管轧制弧形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蛇形管轧制锥形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烟气进口;2、第一过渡壳体;3、旁路管道;4、第一截止阀;5、第一连通管;6、第二截止阀;7、第一支撑柱;8、风冷换热壳体;9、换热芯体;9

1、换热板片;10、空气出口;11、空气进口;12、第二连通管;13、第三截止阀;14、第二支撑柱;15、第二过渡壳体;16、水冷换热壳体;16

1、矩形孔;17、蛇形管;17

1、矩形肋;17

2、弧形肋;17

3、锥形肋;18、管板;18

1、密封垫片;19、安装板;19

1、安装槽;19

2、限位槽;20、固定件;20

1、螺柱;21、压紧
板;22、螺母;23、矩形盒体;23

1、折弯部;23

2、盒本体;23

3、圆孔;23

4、L型密封垫圈;24、法兰;25、出水联箱;25

1、第二转接管;26、冷却水出口;27、进水联箱;28、冷却水进口;29、烟气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烟气冷却器,包括烟气进口1、风冷换热壳体8、水冷换热壳体16和烟气出口29,风冷换热壳体8内设有换热芯体9,主要用于烟气高温和中温段的热量交换,由空气作为冷源对烟气进行降温冷却,因此,风冷换热壳体8一侧设有空气进口11和空气出口10,空气进口11优选设在空气出口10的下方。换热芯体9由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9

1组焊而成,换热板片9

1可以不锈钢为原材料,再通过特有的模具加工成人字形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烟气进口(1)、风冷换热壳体(8)、水冷换热壳体(16)和烟气出口(29),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内设有换热芯体(9),所述换热芯体(9)由平行排列的换热板片(9

1)组焊而成,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一侧设有空气进口(11)和空气出口(10);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上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一连通管(5),所述第一连通管(5)上设有第二截止阀(6),所述第一连通管(5)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渡壳体(2),所述第一过渡壳体(2)上侧与烟气进口(1)连通,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下侧中部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连通管(12),所述第二连通管(12)上设有第三截止阀(13),所述第二连通管(12)下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渡壳体(15),所述第二过渡壳体(15)下侧与水冷换热壳体(16)上侧固定连接,所述水冷换热壳体(16)下侧与烟气出口(29)连通;所述水冷换热壳体(16)内部设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内安装有若干对管板(18),每对所述管板(18)之间设有蛇形管(17),所述蛇形管(17)的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进水联箱(27),且其另一端可拆卸固定连接有出水联箱(25),所述进水联箱(27)与出水联箱(25)的外侧分别设有冷却水进口(28)和冷却水出口(26);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的一侧设有旁路管道(3),所述旁路管道(3)的一端与第一过渡壳体(2)固定连接,且其另一端与第二过渡壳体(15)固定连接,所述旁路管道(3)的上下两端均设有第一截止阀(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通管(5)和第二连通管(12)的数量均为3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渡壳体(2)和风冷换热壳体(8)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一支撑柱(7),所述风冷换热壳体(8)和水冷换热壳体(16)之间安装有多个第二支撑柱(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板(19)、固定件(20)、压紧板(21)和螺母(22),所述安装板(19)沿着宽度的方向上设有用于安装管板(18)的安装槽(19

1),所述安装板(19)沿着厚度的方向上设有限位槽(19

2),所述固定件(20)间隔设置在安装板(19)外侧,所述固定件(20)前端固定连接有螺柱(20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国富李俊陈华斌杨西钱荣忠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宜热纵联环保科技溧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