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及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33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及控制系统,该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机构和两个接地线夹,连接机构包括L型联板、U型挂环、两个LSV型联板、两个第一金具组件和两个第二金具组件,L型联板通过U型挂环与塔顶连接,两个第一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LSV型联板安装于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两个第二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LSV型联板安装于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通过设置L型联板、U型挂环、两个LSV型联板、两个第一金具组件和两个第二金具组件,使得内导体不会与塔顶接触而发生短路,从而能够通过电流进行融冰,第二金具组件将外导体压接股安装于塔顶,从而能够进行引雷,以使双导体地线能够有效的安装在塔顶上。以使双导体地线能够有效的安装在塔顶上。以使双导体地线能够有效的安装在塔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及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塔
,尤其涉及一种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冰雪天气会导致断线、倒塔等输电线路灾害,直接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受灾地区的生产和生活。为保障输电线路完全,需要进行融冰。双导体地线采用内导体和外导体的特殊结构,外导体接地引雷,内导体通流融冰,从而达到线路融冰的目的。由于双导体地线的特殊结构,现有的金具无法将双导体地线安装在铁塔上,从而无法将双导体地线进行有效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及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金具无法将双导体地线安装在铁塔上,从而无法将双导体地线进行有效的安装的技术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导体地线在铁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所述铁塔包括直线塔,所述安装结构能够将双导体地线安装于所述直线塔,所述双导体地线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和外导体,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套设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直线塔包括塔顶和塔身;
[0005]所述双导体地线上设有两个环形卡箍,位于两个所述环形卡箍之间的所述双导体地线形成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外导体剥离,以使所述绝缘层露出,剥离后的所述外导体拧成外导体压接股,所述第一段上设有剥离所述绝缘层的第二段,以使所述内导体露出,所述双导体地线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绕接段,所述绕接段跨过所述塔顶;
[0006]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机构和两个接地线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L型联板、第一U型挂环、两个LSV型联板、两个第一金具组件和两个第二金具组件,所述L型联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挂环与所述塔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LSV型联板安装于所述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LSV型联板安装于所述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具组件包括槽型球头挂环、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和第一耐张金具,所述槽型球头挂环、所述绝缘子、所述双联碗头挂板和所述第一耐张金具依次连接,所述槽型球头挂环还连接于所述LSV型联板,所述第二金具组件包括第二U型挂环和第二耐张金具,所述第二耐张金具通过所述第二U型挂环与所述LSV型联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耐张金具与两个所述第二段中的两个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耐张金具与两个外导体压接股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外导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接地线夹与所述塔身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塔身接地。
[000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张金具包括第一耐张线夹和支架,所述第一耐张线夹包括第一拉环、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
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双联碗头挂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管轴向延伸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缺口,以使所述第二段中的所述内导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缺口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
[0008]所述支架包括嵌入栓和支护端,所述嵌入栓伸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嵌入栓用于遮挡所述第一缺口,以使防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第一缺口露出,所述支护端连接于所述嵌入栓靠近所述第一段的端部,所述支护端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中的内导体、所述嵌入栓和所述第一连接管压接;
[0009]所述第二耐张金具包括第二拉环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U型挂环连接,所述外导体压接股能够穿设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外导体压接股压接。
[0010]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塔身包括一号角、二号角、三号角和四号角,其中,所述一号角、所述四号角挂一组所述双导体地线,所述二号角,所述三号角挂一组双导体地线,从所述二号角顶端引出,沿着所述二号角,所述二号角第一根横梁;沿着所述二号角第一根横梁横向到所述一号角,再沿着所述一号角下到第二根横梁;沿着第二根横梁横向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三号角,沿着所述三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一号角;再沿着所述一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三号角,再沿着所述三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
[0011]在所述一号角所到的横梁为最下边的横梁,或者从下到上的第二根横梁,以能够将所述绕接段能够接入所述塔顶的第一耐张金具和第二耐张金具;
[0012]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塔用引下夹具,所述绕接段通过所述各所述塔用引下夹具与所述塔身固定,以能够融解所述塔身上的冰。
[0013]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绕接段在所述塔身上的绕设形状为蛇形。
[0014]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铁塔还包括耐张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光纤接续机构,所述光纤接续机构安装于耐张塔塔身的底部接续处,并用于在所述绝缘层中穿设有光纤线股时将两个所述接续段中的两个所述光纤线股连接。
[0015]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防水绝缘胶带,所述防水绝缘胶带环绕所述光纤线股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以使光纤线股能够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管上。
[0016]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接续管、绝缘胶带和引下夹具,所述接续处的两根所述双导体地线剥离所述外导体和所述绝缘层,以使所述内导体露出,两个所述内导体插入所述接续管,在外力下,使得两个所述内导体与所述接续管连接,所述绝缘胶带缠绕所述内导体和所述接续管,所述引下夹具在所述接续管的两侧固定在耐张塔塔底的横梁。
[0017]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纤接续机构包括接线盒、光纤固定盒、干燥载体和盖板,所述盖板盖设所述接线盒以形成第一空间,所述光纤固定盒和所述干燥载体均设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并与所述接线盒的底座连接,所述光纤固定盒用于固定两个所述光纤线股,两个所述光纤线股在所述光纤固定盒内连接。
[0018]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光纤固定盒位于所述接线盒的底座和所述干燥载体之间,所述干燥载体设有第二空间,所述干燥载体上还开设有能够使所述第二空间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口,所述第一空间的潮气能够经过所述连通口进入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二空间
收容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用于吸收所述潮气;
[0019]所述干燥载体包括驱动件、连接轴和盒体,所述连接轴穿设于所述盒体的中部,并与所述盒体固连,所述盒体上通过隔板分隔出六个相同大小的扇形盒,六个所述扇形盒中的三个互不相邻所述扇形盒用于装载所述干燥剂;
[0020]所述驱动件安装于所述接线盒的底座,并与所述连接轴连接,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轴绕其自身轴线方向旋转,以能够使装载有所述干燥剂的三个所述扇形盒分别与所述光纤固定盒相对。
[002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光纤接续结构;
[0022]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湿度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热丝、第二电热丝、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导体地线在铁塔上内外导体受力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包括直线塔,所述安装结构能够将双导体地线安装于所述直线塔,所述双导体地线包括内导体、绝缘层和外导体,所述绝缘层套设于所述内导体,所述外导体套设于所述绝缘层,所述直线塔包括塔顶和塔身;所述双导体地线上设有两个环形卡箍,两个所述环形卡箍之间形成两个第一段,两个所述第一段的外导体剥离,以使所述绝缘层露出,剥离后的所述外导体拧成外导体压接股,所述第一段上设有剥离所述绝缘层的第二段,以使所述内导体露出,所述双导体地线还包括设于两个所述第二段之间的绕接段,所述绕接段跨过所述塔顶;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连接机构和两个接地线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L型联板、第一U型挂环、两个LSV型联板、两个第一金具组件和两个第二金具组件,所述L型联板通过所述第一U型挂环与所述塔顶连接,两个所述第一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LSV型联板安装于所述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金具组件分别通过两个所述LSV型联板安装于所述L型联板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金具组件包括槽型球头挂环、绝缘子、双联碗头挂板和第一耐张金具,所述槽型球头挂环、所述绝缘子、所述双联碗头挂板和所述第一耐张金具依次连接,所述槽型球头挂环还连接于所述LSV型联板,所述第二金具组件包括第二U型挂环和第二耐张金具,所述第二耐张金具通过所述第二U型挂环与所述LSV型联板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耐张金具与两个所述第二段中的两个所述内导体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耐张金具与两个外导体压接股一一对应连接,两个所述外导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接地线夹与所述塔身连接,以能够通过所述塔身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张金具包括第一耐张线夹和支架,所述第一耐张线夹包括第一拉环、第一连接杆和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拉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拉环与所述双联碗头挂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连接管轴向延伸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管的第一缺口,以使所述第二段中的所述内导体能够通过所述第一缺口进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支架包括嵌入栓和支护端,所述嵌入栓伸入所述第一连接管内,所述嵌入栓用于遮挡所述第一缺口,以使防止所述内导体从所述第一缺口露出,所述支护端连接于所述嵌入栓靠近所述第一段的端部,所述支护端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段;所述第二段中的内导体、所述嵌入栓和所述第一连接管压接;所述第二耐张金具包括第二拉环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二拉环与所述U型挂环连接,所述外导体压接股能够插设所述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外导体压接股压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塔身包括一号角、二号角、三号角和四号角,其中,所述一号角、所述四号角挂一组所述双导体地线,所述二号角,所述三号角挂一组双导体地线,从所述二号角顶端引出,沿着所述二号角,所述二号角第一根横梁;沿着所述二号角第一根横梁横向到所述一号角,再沿着所述一号角下到第二根横梁;沿着第二根横梁横向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三号角,沿着所述三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一号角;再沿着所述一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二号角,再沿着横梁到所述三号角,再沿着所述三号角往下到下一根横梁;
在所述一号角所到的横梁为最下边的横梁,或者从下到上的第二根横梁,以能够将所述绕接段能够接入所述塔顶的第一耐张金具和第二耐张金具;所述连接机构还包括多个塔用引下夹具,所述绕接段通过所述各所述塔用引下夹具与所述塔身固定,以能够融解所述塔身上的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绕接段在所述塔身上的绕设形状为蛇形。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塔还包括耐张塔,所述安装结构还包括光纤接续机构,所述光纤接续机构安装于耐张塔塔身的底部接续处,并用于在所述绝缘层中穿设有光纤线股时将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仿荣潘浩马仪钱国超马御棠耿浩文刚曹俊张辉徐真高振宇胡广富钟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