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低频振动控制领域,还涉及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
技术介绍
[0002]在振动控制领域中隔振技术是被广泛关注、研究较多、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随着生产力的日益发展,在实际的工程作业中,对于设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些精密仪器来说,当应对高动态作业环境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界的扰动,当这些扰动传递到精密仪器上时就会影响该精密仪器的使用,甚至对整个设备产生负面作用。因此,为了防止此种情况的产生,隔振技术就变得不可或缺。
[0003]隔振技术是指用专门装置将被隔振物体与振源隔离,以减少振动影响的措施。目前的隔振器主要有三种,分别为主动隔振器、被动隔振器、混合隔振器。
[0004]主动隔振器大多为一个制动器,提供位移或者力,试图将振动源与平台分离。并且配备传感器用于检测振动源信号和误差残差,控制系统使用该传感器信号来确定最佳驱动信号以传递给控制执行器,以此来准确有效的控制不同环境的下被隔振物体的振动。但是单纯的主动隔振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其特征是:包括支座本体和控制系统,所述支座本体包括压电作动器和阻尼缓冲器,所述压电作动器与阻尼缓冲器通过套筒互相嵌套连接构成一个整体,所述阻尼缓冲器为层状周期性排列的阻尼缓冲主体,所述控制系统控制压电作动器产生对应形变实现隔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其特征是:所述阻尼缓冲主体上均匀排列若干六边形孔洞,所述上下相邻层六边形孔洞之间区域形成三角形排布层状周期性结构或方形排布层状周期性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其特征是:所述阻尼缓冲器两端部分别具有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连接于套筒上,所述下连接件底部对称设置至少两个安装孔,用于与外部基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六边形孔洞内设有压电分流阻尼,所述压电分流阻尼包括压电纤维片、电阻(R)和电容(L)。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所述的一种基于层状周期性结构的主被动混合压电隔振支座,其特征是:所述压电作动器包括壳体、上套筒、压电堆、和力输出杆,上套筒安装于壳体上端开口处,所述套筒位于壳体下方,套筒的开口处朝向阻尼缓冲器,阻尼缓冲器连接在套筒上,所述压电堆的上下两端分别套接有压电堆上保护壳和压电堆下保护壳,所述压电堆、压电堆上保护壳和压电堆下保护壳均置于壳体内,所述压电堆通过同轴电缆与壳体外部的控制器连接,所述力输出杆底端穿过上套筒在壳体内与压电堆上保护壳相抵,力输出杆上端置于上套筒外部,所述压电堆上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王军,刘柠玮,丁光亚,杨绍翔,泮家耀,樊利峰,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