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客船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71257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船舶,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包括,设于风机房内的机舱燃烧风机,通过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与设于机舱棚的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连通,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设于风机房内的机舱送风机,通过机舱送风管与设于机舱棚的机舱送风管连通,机舱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机舱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部分的伸出机舱的机舱排风管,并在伸出机舱的部分上设有风闸,且在伸出机舱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用以排出机舱内气体的机舱排风机;设于烟囱与机舱棚的连接处的机舱排风管,用以连通烟囱与机舱棚,机舱排风管在处于烟囱的部分上设有风闸。的部分上设有风闸。的部分上设有风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客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客船建造
,特别是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客船。

技术介绍

[0002]船舶机舱通风是为了保证机舱机械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机械故障,维持机舱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船员工作环境的舒适性,提供足量的工作处所的通风量,带走设备的散热量,以维持机舱的温度要求。同时,还需要提供燃烧设备所必须的燃烧用空气量。
[0003]大型客船机舱设备(如主机、发电机、锅炉及加热箱柜等)的散热量及燃烧空气量非常大,导致机舱送排风需求风量也非常大,机舱送排风风管尺寸也非常大。为了保证乘客区域空气质量,大型客船机舱排风需要通过机舱棚排到烟囱顶部,远离乘客活动区域。
[0004]如图1所示,其为某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改进前简化布置图,从图中可知,该机舱通风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机舱送风系统、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系统及机舱排风系统,其中,机舱送风系统由进风百叶窗、机舱送风机(图中为4台)、机舱送风管路及防火风闸组成;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系统由进风百叶窗、机舱燃烧空气送风机(图中为3台)、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路及防火风闸组成;机舱排风系统由防火风闸、机舱排风风机(图中为4台)、机舱排风管路及排风出口防鼠网组成。从图中,可以看出,机舱送风管路、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路及机舱排风管路都采用了黑铁管(壁厚为5mm),其中,机舱送风管路、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路经过了整个机舱棚(本案例中机舱棚高度约为30米),机舱排风管路经过了机舱棚和烟囱(本案例中机舱棚+烟囱高度约为40米),从而导致整个机舱通风系统的风管重量非常重,不仅仅增加了成本,还增加了全船的空船重量,同时也不利于风管的布置,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采用了上述通风系统布置结构的客船,其在满足设计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防火风闸降低机舱送风管及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壁厚,并且利用机舱棚及烟囱的特点,将机舱棚及烟囱作为机舱排风风管的一部分,取消机舱棚及烟囱内的机舱排风风管,从而达到减少风管重量,降低成本及重量控制的目的。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包括:
[0007]机舱燃烧风机,其设于风机房内,并通过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与设于机舱棚的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上设有第一风闸,所述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在伸出机舱的部分上设有第二风闸;
[0008]机舱送风机,其设于所述风机房内,并通过第一机舱送风管与设于所述机舱棚的第二机舱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机舱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第三机舱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机舱送风管上设有第三风闸,所述第三机舱送风管在伸出机舱的部
分上设有第四风闸;
[0009]第一机舱排风管,其部分的伸出所述机舱,并在伸出所述机舱的部分上设有第五风闸,且在伸出所述机舱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用以排出机舱内气体的机舱排风机;
[0010]第二机舱排风管,其设于烟囱与所述机舱棚的连接处,用以连通所述烟囱与所述机舱棚,所述第二机舱排风管在处于所述烟囱的部分上设有第六风闸,其中,由所述机舱排风机排出的气体经所述机舱棚后,通过所述第二机舱排风管由所述烟囱排出。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房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机舱棚的两侧,每个所述风机房内均设有所述机舱燃烧风机和所述机舱送风机。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一个所述风机房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机舱燃烧风机和至少两个所述机舱送风机,另一个所述风机房内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机舱燃烧风机和至少两个所述机舱送风机。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房上设有进风百叶窗。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和所述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均采用黑铁管材质,所述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采用白铁皮材质。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舱送风管和所述第三机舱送风管均采用黑铁管材质,所述第二机舱送风管采用白铁皮材质。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舱排风管和所述第二机舱排风管均采用黑铁管材质。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舱排风机至少配置4台。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烟囱内部设置的风闸的排风出口处设有防鼠网。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客船,所述船舶采用如上实施例所述的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及客船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在风机房内为机舱燃烧风机和机舱送风机分别配置风闸的方式,减少了风管的数量及风管的厚度,有利于机舱棚内的空间布置;同时,还降低了风管系统重量,有利于船舶重量控制,有利于船舶设计;此外,采用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所进行的改进,其方案容易实现。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技术中某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改进前简化布置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机舱燃烧风机;2、风机房;3、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4、机舱棚;5、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6、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7、第一风闸;8、第二风闸;9、机舱送风机;10、第一机舱送风管;11、第二机舱送风管;12、第三机舱送风管;13、第三风闸;14、第四风闸;15、第一机舱排风管;16、第五风闸;17、机舱排风机;18、第二机舱排风管;19、第六风闸;20、百叶窗;21、防鼠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6]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27]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28]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所述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29]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30]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舱燃烧风机,其设于风机房内,并通过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与设于机舱棚的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上设有第一风闸,所述第三机舱燃烧空气送风管在伸出机舱的部分上设有第二风闸;机舱送风机,其设于所述风机房内,并通过第一机舱送风管与设于所述机舱棚的第二机舱送风管连通,所述第二机舱送风管的另一端与部分伸出机舱的第三机舱送风管的伸出端连通,所述第一机舱送风管上设有第三风闸,所述第三机舱送风管在伸出机舱的部分上设有第四风闸;第一机舱排风管,其部分的伸出所述机舱,并在伸出所述机舱的部分上设有第五风闸,且在伸出所述机舱的一端的端部设有用以排出机舱内气体的机舱排风机;第二机舱排风管,其设于烟囱与所述机舱棚的连接处,用以连通所述烟囱与所述机舱棚,所述第二机舱排风管在处于所述烟囱的部分上设有第六风闸,其中,由所述机舱排风机排出的气体经所述机舱棚后,通过所述第二机舱排风管由所述烟囱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大型客船机舱通风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房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机舱棚的两侧,每个所述风机房内均设有所述机舱燃烧风机和所述机舱送风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桥陈聪顾晓鸥王仁杰方旻遐杨勇孙小亮胡思平王蓉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