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460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5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系统包括:第一送风管道,其上设有向机舱内提供的送风机,通过送风布风器对主机散热;第一排风管道,用于连接排风器与排风机并将完成散热后升温的空气排至室外,第一排风管道在第一排风机排风方向的下游设有排风旁路,以将部分完成设备散热后升温的排风经由送风布风器送入至主机的涡轮增压器;第二送风管道,其上设有向焚烧炉室内提供舒适空气的送风机,通过送风布风器将空气对焚烧炉散热;第二排风管道,用于连接排风器与排风机并将完成散热后升温的空气排至室外,第二排风管道在第二排风机沿排风方向下游设有排风旁路,以将部分散热升温后的排风经由送风布风器送入至焚烧炉。入至焚烧炉。入至焚烧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机舱通风
,特别是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

技术介绍

[0002]机舱是船舶的心脏,为保证机舱内设备正常工作与高效运行,保证船舶正常航行,需向机舱提供舒适的工作条件,向主机和锅炉提供必要的燃烧空气,并引入室外空气维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保证机舱内动力及辅助设备的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舒适度;为满足这些要求,应将空气分配到机舱的所有部分,以免产生积滞的热空气。应考虑动力设备散热和工作区域的舒适度,在机械区域中,可通过进气装置和动力装置提供新鲜清洁的室外空气,完成供供燃烧的空气和设备散热后再通过风机排出船外,就需要船舶配备机械通风系统;一般的船舶机舱内机械通风系统用于设备散热与提供设备燃烧空气是分别配备送风机并配备相应空间排风机的,但由于机舱空间有限,风机与结构风道占地空间较大,该类机械通风方法对设备数量/机械布置空间以及配电需求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其通过在排风管道上设置排风旁路,使得散热和降温的排风能够作为燃烧空气提供给主机或焚烧炉,不仅能够满足机舱舒适通风的需求风量以实现设备散热和舒适环境的营造,还能满足设备燃烧空气风量的需求,降低机舱机械送风总风量,减小结构风道尺寸,还能够减小机械排风机规格以及减少机械送风机数量。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包括:
[0005]第一送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一舒适空气送风机,用以将舒适室外空气经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由机舱外吸入至机舱内,并通过第一送风布风器送至主机附件对主机进行散热,以维持正常的设备运行环境和舒适的人员工作环境;
[0006]第一排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一排风机,用以将完成设备散热后并升温的空气经第一排风器吸入,并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道排出至机舱外,其中,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在所述第一排风机沿排风方向的下游设有第一排风旁路,所述第一排风旁路用以将部分完成设备散热后并升温的排风经由第一燃烧空气送风布风器送入至所述主机的涡轮增压器进气口;
[0007]第二送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二舒适空气送风机,用以将舒适空气经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由机舱外吸入至焚烧炉室内,并通过第二送风布风器送至焚烧炉附近对焚烧炉进行散热,以维持正常的设备运行环境和舒适的人员工作环境;
[0008]第二排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二排风机,用以将完成散热升温后的空气经第二排风器吸入,并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道排出至机舱外,其中,所述第二排风管道在所述第二排风机沿排风方向的下游设有第二排风旁路,所述第二排风旁路用以将部分散热升温后的空气经由第二燃烧空气送风布风器送入至所述焚烧炉进气口。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风管道在进气口处设有第一格栅和第一除水器,并在靠近进气口的位置上设有第一关闭风闸。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一排风格栅。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送风管道在进气口处设有第二格栅和第二除水器,并在靠近进气口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关闭风闸。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风管道在出风口处设有第二排风格栅。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船舶,所述船舶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及船舶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在第一排风管道上设置第一排风旁路,使得第一排风旁路的散热排风能够作为燃烧空气提供给主机,通过在第二排风管道上设置第二排风旁路,使得第二排风旁路的散热排风能够作为燃烧空气提供给焚烧炉,实现相对于分别配置燃烧空气风机与舒适通风风机的机械送风,仅通过配置一台送风机就能同时满足设备对燃烧和散热的双重需求,加之,实现散热后升温的排风通过旁通至设备燃烧进气口进行重复利用,一定程度上减少机械送风为机舱提供的空气量,还能够减小送风设备规格和数量,具体地,总送风量减少,在机械送风各环节允许的风速范围内可以减小如,进风格栅和排风格栅、除水器、送风风管、排风风管以及结构风道的规格尺寸,同时,还能够减少送风机的数量,主要是通过设置第一排风旁通管道和第二排风旁通管道的方式,省去了特别布置燃烧空气送风机;除此之外,与直接引入室外空气作为燃烧空气的机械通风方式相比,实现散热后的排风作为设备的燃烧空气,其温度更高,更容易达到燃料燃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够节省燃烧燃料。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第一送风管道;2、第一舒适空气送风机;3、机舱;4、第一送风布风器;5、主机;6、第一排风管道;7、第一排风机;8、第一排风器;9、第一排风旁路;10、第一燃烧空气送风布风器;11、涡轮增压器;12、第二送风管道;13、第二舒适空气送风机;14、焚烧炉室;15、第二送风布风器;16、焚烧炉;17、第二排风管道;18、第二排风机;19、第二排风器;20、第二排风旁路;21、第二燃烧空气送风布风器;22、焚烧炉进气口;23、第一格栅;24、第一除水器;25、第一关闭风闸;26、第一排风格栅;27、第二格栅;28、第二除水器;29、第二关闭风闸;30、第二排风格栅;31、烟囱;32、第一风机室;33、第二风机室;34、甲板;35、第一二氧化碳排风器;36、第二二氧化碳排风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
[0019]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0020]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0021]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申请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0022]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0023]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根据用户的历史的操作,判明真实的意图,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申请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申请。
[0024]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它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申请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0025]本专利技术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循环利用的机舱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送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一舒适空气送风机,用以将舒适室外空气经所述第一送风管道由机舱外吸入至机舱内,并通过第一送风布风器送至主机附件对主机进行散热;第一排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一排风机,用以将完成设备散热后并升温的空气经第一排风器吸入,并通过所述第一排风管道排出至机舱外,其中,所述第一排风管道在所述第一排风机沿排风方向的下游设有第一排风旁路,所述第一排风旁路用以将部分完成设备散热后并升温的排风经由第一燃烧空气送风布风器送入至所述主机的涡轮增压器进气口;第二送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二舒适空气送风机,用以将舒适空气经所述第二送风管道由机舱外吸入至焚烧炉室内,并通过第二送风布风器送至焚烧炉附近对焚烧炉进行散热;第二排风管道,其上设有第二排风机,用以将完成散热升温后的空气经第二排风器吸入,并通过所述第二排风管道排出至机舱外,其中,所述第二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蓉杨勇胡思平孙小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邮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