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具体来说,是一种可移动的、空间可折,可展的,使用清洁能源的零碳小屋,是一种结合休闲、应急与环保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房车进行自驾旅游,房车机动性强,可以随行随停,家随景动,景随家变。房车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高,大部分房车就是一个可移动的小屋,它拥有家庭生活的一切要素,做饭,洗衣服,卫生间,淋浴等,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房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空间有限,不能满足五口之家的出行,并且大多忽略了车外空间的利用。另外,目前房车的能源供给大多依靠燃油,容易造成过多的碳排放,并且能源有限。
[0004]针对上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实现了房车的空间可展性,同时使用太阳能供给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包括小屋主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屋主体(1)、可展平台(2)和能源供给装置(3);小屋主体(1)包括骨架(1
‑
1)、骨架蒙皮(1
‑
2)、侧墙(1
‑
3)、步梯(1
‑
4)、侧门(1
‑
5)、阶梯方形钢(1
‑1‑
1)、短立柱1(1
‑1‑
2)、短立柱2(1
‑1‑
3)、短立柱3(1
‑2‑
4)、短立柱4(1
‑2‑
5)、方形钢(1
‑1‑
6)、横梁(1
‑1‑
7)、长立柱1(1
‑1‑
8)、长立柱2(1
‑1‑
9)、长立柱3(1
‑1‑
10)、长立柱4(1
‑1‑
11);骨架(1
‑
1)是由阶梯方形钢(1
‑1‑
1)、短立柱1(1
‑1‑
2)、短立柱2(1
‑1‑
3)、短立柱3(1
‑2‑
4)、短立柱5(1
‑2‑
5)、方形钢(1
‑1‑
6)、横梁(1
‑1‑
7)、长立柱1(1
‑1‑
8)、长立柱2(1
‑1‑
9)、长立柱3(1
‑1‑
10)、长立柱(1
‑1‑
11)组合焊接而成;骨架蒙皮(1
‑
2)通过柳钉固连到骨架(1
‑
1)上;侧墙(1
‑
3)固连到立柱(1
‑
8)上;步梯(1
‑
4)通过转动副与骨架蒙皮(1
‑
2)连接的槽内;侧门(1
‑
5)放置在骨架蒙皮(1
‑
2)上的槽内;能源供给装置(2)包括水冷太阳能板(2
‑
1)、太阳能折叠装置(2
‑
2)、太阳能追光装置(2
‑
3);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水冷太阳能板(2
‑
1)固连到太阳能追光装置(2
‑
3)上;太阳能折叠装置(2
‑
2)与骨架蒙皮(1
‑
2)通过转动副连接;太阳能追光装置(2
‑
3)通过转动副与太阳能折叠装置(2
‑
2)连接;可展平台(3)包括正面挡板(3
‑
1)、侧面挡板(3
‑
2)、折展机构(3
‑
3)、平台底板(3
‑
4)、侧面扶手(3
‑
5)、正面扶手(3
‑
6)、可折叠步梯(3
‑
7)、支撑臂(3
‑
8)、支撑臂推杆(3
‑
9)、支撑腿(3
‑
10)、支撑腿推杆(3
‑
11);折展机构包括连杆1(3
‑3‑
1)、连杆2(3
‑3‑
2)、折展机构推杆(3
‑3‑
3)、齿轮1(3
‑3‑
4)、连接件(3
‑3‑
5)、齿轮2(3
‑3‑
6)、平台底板(3
‑
4);各个构件的连接关系为:正面挡板(3
‑
1)和侧面挡板(3
‑
2)通过转动副连接到平台底板(3
‑
4)上;折展机构推杆(3
‑3‑
3)上端通过转动副与小屋主体(1)连接;平台底板(3
‑
4)通过转动副与折展机构推杆(3
‑3‑
3)下端连接;侧面扶手(3
‑
5)通过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
4)连接;正面扶手(3
‑
6)通过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
4)连接;可折叠步梯(3
‑
7)通过电动推杆和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
4)连接;支撑臂(3
‑
8)通过转动副与骨架蒙皮(1
‑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君,张自强,李德保,康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