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106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包括小屋主体、可展平台和能源供给装置;能源供给装置根据太阳方位,水冷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折叠装置实现上下的翻转、通过太阳能追光装置实现绕自身的翻转,来追踪太阳方位,以此来收集清洁能源,供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使用。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能源供给装置展开完成后,进行可展平台的展开,首先支撑臂推杆推动支撑臂展开,支撑腿推杆推动支撑腿张开,以此来完成可展平台的稳定性支撑。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在合拢时,水冷太阳能板通过太阳能追光装置绕自身旋转到还原到初始状态,通过太阳能折叠装置还原到折叠状态,使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到达未展开状态。态。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具体来说,是一种可移动的、空间可折,可展的,使用清洁能源的零碳小屋,是一种结合休闲、应急与环保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购买房车进行自驾旅游,房车机动性强,可以随行随停,家随景动,景随家变。房车的便捷性和舒适度高,大部分房车就是一个可移动的小屋,它拥有家庭生活的一切要素,做饭,洗衣服,卫生间,淋浴等,完全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房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空间有限,不能满足五口之家的出行,并且大多忽略了车外空间的利用。另外,目前房车的能源供给大多依靠燃油,容易造成过多的碳排放,并且能源有限。
[0004]针对上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实现了房车的空间可展性,同时使用太阳能供给能源,实现了零碳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包括小屋主体(1)、可展平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间可展的可移动零碳小屋,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屋主体(1)、可展平台(2)和能源供给装置(3);小屋主体(1)包括骨架(1

1)、骨架蒙皮(1

2)、侧墙(1

3)、步梯(1

4)、侧门(1

5)、阶梯方形钢(1
‑1‑
1)、短立柱1(1
‑1‑
2)、短立柱2(1
‑1‑
3)、短立柱3(1
‑2‑
4)、短立柱4(1
‑2‑
5)、方形钢(1
‑1‑
6)、横梁(1
‑1‑
7)、长立柱1(1
‑1‑
8)、长立柱2(1
‑1‑
9)、长立柱3(1
‑1‑
10)、长立柱4(1
‑1‑
11);骨架(1

1)是由阶梯方形钢(1
‑1‑
1)、短立柱1(1
‑1‑
2)、短立柱2(1
‑1‑
3)、短立柱3(1
‑2‑
4)、短立柱5(1
‑2‑
5)、方形钢(1
‑1‑
6)、横梁(1
‑1‑
7)、长立柱1(1
‑1‑
8)、长立柱2(1
‑1‑
9)、长立柱3(1
‑1‑
10)、长立柱(1
‑1‑
11)组合焊接而成;骨架蒙皮(1

2)通过柳钉固连到骨架(1

1)上;侧墙(1

3)固连到立柱(1

8)上;步梯(1

4)通过转动副与骨架蒙皮(1

2)连接的槽内;侧门(1

5)放置在骨架蒙皮(1

2)上的槽内;能源供给装置(2)包括水冷太阳能板(2

1)、太阳能折叠装置(2

2)、太阳能追光装置(2

3);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水冷太阳能板(2

1)固连到太阳能追光装置(2

3)上;太阳能折叠装置(2

2)与骨架蒙皮(1

2)通过转动副连接;太阳能追光装置(2

3)通过转动副与太阳能折叠装置(2

2)连接;可展平台(3)包括正面挡板(3

1)、侧面挡板(3

2)、折展机构(3

3)、平台底板(3

4)、侧面扶手(3

5)、正面扶手(3

6)、可折叠步梯(3

7)、支撑臂(3

8)、支撑臂推杆(3

9)、支撑腿(3

10)、支撑腿推杆(3

11);折展机构包括连杆1(3
‑3‑
1)、连杆2(3
‑3‑
2)、折展机构推杆(3
‑3‑
3)、齿轮1(3
‑3‑
4)、连接件(3
‑3‑
5)、齿轮2(3
‑3‑
6)、平台底板(3

4);各个构件的连接关系为:正面挡板(3

1)和侧面挡板(3

2)通过转动副连接到平台底板(3

4)上;折展机构推杆(3
‑3‑
3)上端通过转动副与小屋主体(1)连接;平台底板(3

4)通过转动副与折展机构推杆(3
‑3‑
3)下端连接;侧面扶手(3

5)通过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4)连接;正面扶手(3

6)通过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4)连接;可折叠步梯(3

7)通过电动推杆和转动副与平台底板(3

4)连接;支撑臂(3

8)通过转动副与骨架蒙皮(1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君张自强李德保康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