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77101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2 0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配制含钛盐、锡盐、钼盐和锆盐至少之一的锑酸溶液,将多孔聚合物加入到锑酸溶液中,采用浸渍法将活性组分前驱体浸渍到多孔聚合物的孔道内,再用沉淀剂将其沉积到多孔聚合物的孔道内;最后经陈化等操作,即得高均一性提锂吸附剂,其活性组分是SbO3与TiO2、SnO2、MoO3或ZrO2组成的纳米复合氧化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金属离子掺杂锑酸为锂离子交换剂,并将其杂化到多孔聚合物的孔道内,利用多孔聚合物的孔道“缠绕效应”,锚定锂离子交换剂,有效提高了其稳定性,降低其溶损率,该吸附剂对锂离子的吸附容量高、吸附速率快、吸附选择性高、吸附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吸附提锂
,具体涉及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锂及锂化合物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广泛应用于能源、航天航空、合金材料、陶瓷、建筑、化学工业等行业。在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存在于锂矿石、盐湖卤水和海水等液体资源中,其中,锂矿石的锂资源总储量仅为1.7
×
10t,远远无法满足人类对锂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而液体锂资源的总储量是锂矿石的锂资源总储量的15000倍左右。因此,开发从液体锂资源提锂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应用价值。
[0003]我国近八成液体锂资源,分布在青海和西藏的盐湖中。但是由于我国盐湖具有高镁锂比的天然劣势,国内商业化应用的锂矿石提锂技术应用于盐湖提锂,仍存在锂含量和纯度低等问题。目前,盐湖提锂的主要方法:沉淀法、溶剂萃取法、蒸发结晶法、煅烧浸取法、盐析法、碳化法、电渗析法、熔盐电解法、吸附法等。其中,吸附法具有工艺简单、回收率高、选择性好、环境友好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配制含钛盐、锡盐、钼盐和锆盐至少之一的锑酸溶液,其中,钛盐质量含量为0

10%,锡盐质量含量为0

5%,钼盐质量含量为0

8%,锆盐质量含量为0

15%,锑酸根浓度为0.5

3.0mol/L;S2、将作为载体的多孔聚合物加入到S1步骤中的锑酸溶液中,搅拌5

12h,滤出多余的溶液;S3、将S2步骤所得产物加入到沉淀剂中,陈化8

16h,再经过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到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1、水相中加入分散剂和NaCl,在室温下,搅拌至溶解,其中,分散剂和NaCl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5

2.0%和5

22%;S22、油相由反应物与致孔剂组成,反应物与致孔剂的质量比为2:1

1:2,其中,反应物包括单体与交联剂,单体与交联剂的质量比为1:3

3:1;S23、在S22步骤形成的油相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0.1

2%的引发剂,室温下搅拌至完全溶解;S24、将S21步骤形成的水相加入到带有搅拌和控温装置的反应器中,再加入S23步骤形成的油相,搅拌,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成粒径为0.8

1.0mm的油珠;然后,进行升温反应,升温反应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反应温度为70

75℃,反应时间为4

6h,第二阶段的反应温度85

90℃,反应时间为8

24h,待反应结束后,冷却、过滤、洗涤和干燥,得到多孔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吸附速率的提锂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1步骤中的所述分散剂为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和甲基羟丙基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国石洪雁胡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普功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