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路桥连接结构,涉及路桥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桥台、桥梁和路基,还包括搭板,其搭设在路基和桥台上,所述桥台和搭板之间设有支撑补偿机构,所述支撑补偿机构预埋在路基中,连接构件,其设置在桥台和桥梁、搭板的伸缩缝之上,且连接构件和搭板相插接,当路基沉降时,在连接构件以及支撑补偿机构的作用下,搭板呈倾斜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构件以及支撑补偿机构,当路基和桥台之间发生差异化沉降后,让搭板搭在桥台的部分不会过度下沉,使搭板整体呈平缓的倾斜状态,防止路桥连接处的路面出现裂缝后,该裂缝两边的高差过大,避免车辆经过时产生大幅颠簸,降低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进一步减少车辆对搭板所产生的冲击。生的冲击。生的冲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桥连接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路桥工程
,具体为一种路桥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路桥连接处是刚性桥台与柔性路基的结合部位,由于路基和桥台之间沉降差异较大,容易出现桥头跳车的现象,而解决桥头跳车的方法很多,如超载预压法、台后回填轻质材料法、路堤加筋(土工格栅)法、设置搭板法、采用加筋柔性桥台、真空预压法、水泥搅拌法、渐变桩基法等,而设置搭板是最普遍的做法。
[0003]现有的专利申请的专利公开号为:CN213681549U,公开日为2021年07月13日,该专利的名称为“一种路桥过渡段连接结构”,该专利包括包括填筑基础,填筑基础设置在桥台与路基本体之间,搭板水平设置在填筑基础的上方,搭板的一端与桥台连接,另一端与填筑基础连接,填筑基础为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包括梯形注浆基础和倒梯形级配碎石基础,梯形注浆基础靠近桥台一侧设置,倒梯形级配碎石基础靠近路基本体一侧设置,本技术通过在桥台与路基本体之间填筑注浆基础,有效减少了夯击对桥台背面路基的能量波动,减少了夯机对桥台的破坏,注浆基础刚度较高,能够有效减小沉降,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通过在注浆基础与路基本体之间设置倒梯形级配碎石基础,有助于提高路基刚度,减小路基变形,确保了填筑基础的密实性,便于排水。
[0004]上述申请具有不足之处,虽然通过桥头搭板能减缓差异沉降对路面的影响,但是不能阻止路基沉降,混凝土搭板置于沥青面层下面,当路基沉降后,由于搭板还搭在桥台,导致其一部分缺少路基的支撑,在车辆长时间荷载作用下搭板上方路面容易产生裂缝,并且该裂缝两边的高差普遍过大,使得路面上还是会有直角棱面裸露的问题存在,不利于行车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包括桥台、桥梁和路基,还包括搭板,其搭设在路基和桥台上,所述桥台和搭板之间设有支撑补偿机构,所述支撑补偿机构预埋在路基中,连接构件,其设置在桥台和桥梁、搭板的伸缩缝之上,且连接构件和搭板相插接,当路基沉降时,在连接构件以及支撑补偿机构的作用下,搭板呈倾斜状态。
[0008]优选的,所述路基顶面铺设有延伸至桥梁的路面结构层,所述连接构件的顶面与路面结构层处在同一水平面上。
[0009]优选的,所述桥台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搭板的承托件,且承托件和搭板之间铺设有缓冲层。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补偿机构包括固定在搭板底部的斜撑板以及预埋在路基中的异形筋板,所述斜撑板的一面与承托件之间形成作用于缓冲层的防沉单元,所述斜撑板的另
一面搭接在异形筋板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斜撑板位于承托件和异形筋板之间,当搭板承受车辆荷载时,迫使斜撑板抵着异形筋板进行偏移沉降。
[0012]优选的,所述承托件和异形筋板之间安装有用于防止斜撑板弯折的过载松脱机构,所述桥台上预留有供斜撑板进入的定位槽,当所述搭板带着斜撑板下沉到相应阈值,所述过载松脱机构松脱,使斜撑板卡入定位槽。
[0013]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顶面嵌设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位于桥台和桥梁之间的伸缩缝上方,且缓冲带中贯穿插设有若干凸起,所述桥台和桥梁之间设置有和若干凸起相连接的顶升组件,当桥台和桥梁之间的伸缩缝变宽,所述顶升组件将凸起顶出缓冲带,并让雨水从缓冲带下排。
[0014]优选的,所述桥台内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槽顶部槽口处弹性连接有封堵件,所述顶升组件底部与封堵件相抵接,当桥台和桥梁之间的伸缩缝变宽,所述顶升组件松开封堵件,以使得雨水从排水槽排出。
[0015]优选的,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铺设于路面结构层上的垫板,所述垫板底部一侧设有与桥台和桥梁之间伸缩缝相连接的槽钢,所述垫板底部另一侧设有定位柱,所述桥台上开设有供定位柱固定的限位孔。
[0016]优选的,所述搭板一侧嵌套有倒锥形胶套,所述定位柱底部贯穿该倒锥形胶套并插设于限位孔中。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连接构件以及支撑补偿机构,当路基和桥台之间发生差异化沉降后,让搭板搭在桥台的部分不会过度下沉,使搭板整体呈平缓的倾斜状态,防止路桥连接处的路面出现裂缝后,该裂缝两边的高差过大,避免车辆经过时产生大幅颠簸,降低行车时的安全隐患,同时也进一步减小车辆对搭板产生的冲击。
[0018]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都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本公开。
[0019]本申请文件提供本公开中描述的技术的各种实现或示例的概述,并不是所公开技术的全部范围或所有特征的全面公开。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的A处放大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桥台和桥梁、搭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桥台和桥梁、搭板的连接示意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连接构件的仰视图;
[0027]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缓冲带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路桥连接结构中顶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桥台;101、定位槽;102、排水槽;103、限位孔;104、卡槽;105、垫片;106、中空套筒;2、桥梁;3、路基;301、缓冲层;302、土方格栅;303、连接钢筋;304、引水梁板;305、疏水层;306、梁板桩基;4、搭板;401、倒锥形胶套;5、支撑补偿机构;501、斜撑板;502、异形筋板;6、连接构件;601、垫板;602、槽钢;603、定位柱;7、路面结构层;701、预留槽;702、挡水条;8、承托件;801、插接槽;9、过载松脱机构;901、第一挡板;902、第二挡板;10、缓冲带;1001、凸起;1002、引水槽;1003、通孔;11、顶升组件;1101、V形铰接架;1102、连接杆;1103、压板;12、封堵件;1201、密封盖;1202、弹簧;13、伸缩缝;1301、钢梁;1302、承托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包括桥台(1)、桥梁(2)和路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搭板(4),其搭设在路基(3)和桥台(1)上,所述桥台(1)和搭板(4)之间设有支撑补偿机构(5),所述支撑补偿机构(5)预埋在路基(3)中;连接构件(6),其设置在桥台(1)和桥梁(2)、搭板(4)的伸缩缝(13)之上,且连接构件(6)和搭板(4)相插接;当路基(3)沉降时,在连接构件(6)以及支撑补偿机构(5)的作用下,搭板(4)呈倾斜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路基(3)顶面铺设有延伸至桥梁(2)的路面结构层(7),所述连接构件(6)的顶面与路面结构层(7)处在同一水平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台(1)一侧设有用于支撑搭板(4)的承托件(8),且承托件(8)和搭板(4)之间铺设有缓冲层(3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补偿机构(5)包括固定在搭板(4)底部的斜撑板(501)以及预埋在路基(3)中的异形筋板(502),所述斜撑板(501)的一面与承托件(8)之间形成作用于缓冲层(301)的防沉单元,所述斜撑板(501)的另一面搭接在异形筋板(502)的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撑板(501)位于承托件(8)和异形筋板(502)之间,当搭板(4)承受车辆荷载时,迫使斜撑板(501)抵着异形筋板(502)进行偏移沉降。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路桥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件(8)和异形筋板(502)之间安装有用于防止斜撑板(501)弯折的过载松脱机构(9),所述桥台(1)上预留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耘,刘超,徐增力,岳作文,陆永,杨大春,胡旭,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开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